APP下载

对东岔-宽平一带金(银)矿矿床成因的分析

2016-10-10周少君米长征陈欣昕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细脉方铅矿闪锌矿

■周少君 米长征 陈欣昕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

对东岔-宽平一带金(银)矿矿床成因的分析

■周少君 米长征 陈欣昕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

东岔-宽平矿区位于崤山金多金属矿成矿区的北东段,成矿条件良好,以该矿区地质情况为切入点,笔者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浅析了该区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特征,从而得出该区矿床成因,为崤山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成矿地质 矿体特征 矿床成因

1 成矿地质背景

东岔—宽平矿区位于崤山地区北东段,隶属于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地体崤山断隆内,区内Ⅳ级构造单元主要为崤山断隆和卢氏—洛宁断陷。断隆区为变质核杂岩构造,具典型的双层结构,核部结晶基底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古老变质岩系,东、西两测及南部盖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下段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和中性火山岩建造。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强烈,断裂构造发育。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点)较多,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清晰,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2 矿体特征

该区已发现的矿体形状以脉状、细脉状、透镜状为主。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均变化较大,局部有分枝复合、膨大缩小现象,其形态产状与破碎带密切相关。金属矿化主要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银黝铜矿、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矿体一般富集规律:矿体较薄时,银品位相对较富,矿体较厚时,相对银品位就贫,而铅锌矿相对变富,在矿体产状变化大且弯曲复杂地段,矿石品位高,相对富集;在破碎带膨大或分枝复合部位往往有富矿段出现;在蚀变带变宽,条带状构造发育且伴有细脉状构造时,会出现相对厚大的透境状富矿体。

3 矿石结构与类型

3.1 矿石结构

(1)按矿物的结晶程度有自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镶嵌结构、它形胶状结构。自形矿物有方铅矿、黄铁矿和方解石(图1)。大部分矿物为半自形和它形。胶结矿物有硅质、钙质和泥质等。

(2)按矿物的粒度大小有粗中粒、细粒和微粒结构。粗粒者有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大部分矿物以细粒结构为主,粒度<2mm,细粒者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微粒矿物一般呈胶状。

(3)碎裂结构:早期矿物黄铁矿、方解石和石英等(图2),受构造作用出现裂纹,后期矿脉或石英、方解石细脉充填其中。

图1 细脉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的黄铁矿(光片)

图2 碎裂的闪锌矿(光片)

(4)填隙结构: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于早期破碎岩石裂隙之中。

(5)交代残余结构:最明显的是长石被鳞片状绢云母交代,方铅矿沿着闪锌矿的边缘发生交代(图3)。

(6)包含结构:黄铁矿包裹黄铜矿,方铅矿包裹闪锌矿构成包含结构(图4)。

图3 闪锌矿交代方铅矿(光片)

图4 方铅矿包裹细粒的闪锌矿(光片)

⑦乳滴状结构:黄铜矿呈细粒乳滴状出溶物被闪锌矿包裹(照片3-5)。

图5 呈乳滴状的黄铜矿分布在闪锌矿中(光片)

3.2 矿石构造

矿石构造以脉状—网脉状为主,其次为角砾状、块状、团块状、条带状、浸染状等构造。

(1)细脉状—网脉状:早期岩石发生破碎断裂,含矿热液沿裂隙贯入生成细脉状—网脉状(图6)。

(2)条带状构造:在含锌较高的矿石中,铁闪锌矿呈多条细脉与石英等相间排列,呈黑色条带,由含矿热液沿断裂带多次充填而形成(图7)。

方铅矿及闪锌矿呈细脉-网脉状充填在矿石的裂隙中,黄铁矿呈稠密浸染状。

图6 细脉-网脉、浸染状构造矿石

图7 条带状构造矿石

(3)角砾状构造:早期形成的矿脉及岩石破碎后被后期石英、方解石等物质胶结在一起(图8)。

(4)团块状构造:主要出现在构造裂隙交汇处及矿体相对厚大部位、主要是金属硫化物呈团块状状分布在石英脉中(图9)。

图8 角砾状构造矿石照片

图9 团块状构造矿石

(5)浸染状构造: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呈星点状分布在矿石中。

3.3 矿石类型

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特点分类可将矿石自然类型划分为:强硅化蚀变岩型银铅锌矿石(多为富铅锌银矿石);致密块状铅锌银矿石(多为富铅锌矿石);绢云硅化蚀变岩型铅锌银矿石(多为富铅和中等品位铅锌银矿石);细脉条带状矿石(中等品位铅锌银矿石或富锌矿石);细脉网脉状矿石(中低品位银铅矿石);角砾状矿石(中等品位铅锌银矿石)及浸染状矿石(贫铅锌银矿石)和石英硫化特型块状金矿石。

本区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分为四类,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银铅锌矿石、石英—方解石—多金属硫化物型银铅锌矿石、绢云绿泥—少量硫化物型银铅锌矿石和石英块状硫化物型金矿石。

4 矿床成因分析

根据对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的分析研究,对矿床成因有如下认识:

矿床严格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热液具有活动的多期性,成矿物质来源除岩浆热液外,还有部分来自变质围岩。

在早期太华岩群地层(古老结晶基底)中,成矿元素金等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发生活化,向有利的部位迁移形成初步富集;中元古代火山活动及其伴随的构造作用一方面使断裂带活化,同时有新的成矿元素加入,和早期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一起再次迁移集中。

综上所述,本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其成矿作用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重熔花岗岩侵入—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

[1]陈衍景,富士谷.豫西金矿成矿规律 [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刘祥龙.豫西崤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 [J].黄金,2011.

[3]徐毅.豫西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分析与成矿预测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P618[文献码]B

1000-405X(2016)-5-2-2

猜你喜欢

细脉方铅矿闪锌矿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闪锌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妇科弦细脉患者职业与临床特点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Cu-X(X=C,Si,Ge,Sn,Pb)掺杂对闪锌矿ZnS 可见光吸收的影响研究
亚硫酸钠在乙硫氮-方铅矿浮选体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氧化剂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及机理
石英线细脉带型矿体地质探讨
贵州五指山特大型铅锌矿床闪锌矿的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浮选方铅矿精矿中铊的脱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