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处置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进化博弈分析
2016-10-10刘世东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
冯 珣,刘世东(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46)
预防与处置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进化博弈分析
冯 珣,刘世东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土地不断被征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随之进入高发期。为探究事件中政府和失地农民的博弈策略,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双方的博弈关系,得出三个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与处置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建议。
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进化博弈
一、导言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损害,以失地农民为参与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首要因素。所谓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是指因土地被征收而引发,失地农民作为参与主体,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诉求,并形成一定组织和规模的集体上访、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二、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进化博弈分析
(一)进化博弈模型的建立及假设
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能否有效化解,可以看作是政府和失地农民博弈的结果。本文认为,由于双方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政府和失地农民在做出各自决策的时候,很难确定是否达到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因此,失地农民可能选择合法诉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如与基层政府协商、利用信访渠道平和表达等;也可能采用暴力抗争的激烈方式,如围堵政府机关等。面对失地农民的不同选择,政府也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面对群体事件无所作为,回避、搪塞的方式应对,视为政府采取“退让”策略;采取高压手段,动用警力应对,视为政府采取“强硬”策略。博弈的策略组合如表1所示
表1 政府—失地农民博弈策略组合
对于不同策略下政府和失地农民的成本、收益做出如下假设:
失地农民采取“合法”诉求的策略产生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所需要付出成本为CF,主要包括合法诉求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支出和问题无法解决造成的各种损失。与此同时,当失地农民采取“合法”诉求的策略,若问题得以解决,会增加收益(如:提高征地补偿)RF。
政府采用“强制”策略同样存在成本支出CG,其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处置中所发生的人、财、物等支出。此时,失地农民若采取“合法”诉求,政府为“合法”诉求的失地农民提供一定补偿,这种补偿可以看做政府应对事件的成本支出AFG;若采取“暴力”诉求,政府则给予处罚PFG,比如减少“暴力”诉求群体的征地补偿。
当失地农民采取“暴力”诉求的策略,同时,政府选择“退让”策略,所产生的处置成本和社会影响UG。设定的主要参数与指标如表2所示,双方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3所示。
表2 主要的指标及参数的含义
表3 政府—失地农民博弈的收益矩阵
(二)进化模型的均衡分析
在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政府选择“强硬”的比例为x(t),则选择“退让”的比例为1-x(t);失地农民采取“合法”诉求的比例为y(t),选择“暴力”诉求的比例为1-y(t)。为简便起见,把x(t)和y(t)分别写成x和y,政府选择“强硬”与“退让”策略的期望收益及平均收益分别为:U11,U12和E(U1)。则,
失地农民选择“合法”诉求和“暴力”诉求策略的期望收益及平均收益分别为U21,U22和E(U2)。
构造政府选择“强硬”比例的复制动态方程[1]
政府在三种情况下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如图1所示
图1 政府群体复制动态相位图
构造失地农民“合法”诉求的复制动态方程
对CF-RF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图2 失地农民群体复制动态相位图
(三)模型结论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比较不同的均衡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此博弈过程存在三个进化稳定策略:
若PFG-CG<0,则x=0是进化稳定策略,即政府部门采取“强硬”策略的成本大于“暴力”诉求而使群体的处罚,政府都会选择“退让”策略。
若CF-RF<0,则y=0是进化稳定策略,失地农民采用“合法”诉求的成本小于所增加的收益,最终失地农民都会选择“合法”诉求的策略。
若CF-RF>AF+PFG,即CF>AF+RF+PFG,则y=0是进化稳定策略。即失地农民选择“合法”诉求的策略时所产生的成本大于政府部门的补贴、增加的收益、以及“暴力”诉求策略中失地农民受到的处罚三者之和时,可以推断失地农民会选择“暴力”策略。
2.根据三个进化稳定策略得到的启示如下:
如果政府部门对“暴力”策略的失地农民所给予的处罚PFG较少,而政府部门采取“强硬”策略的成本CG偏高,则政府最终选择“退让”策略,这显然不利于此类事件的长期解决。
如果失地农民“合法”诉求策略所获得的收益RF大于其由此所付出的成本CF,则失地农民将最终选择“合法”诉求策略。
如果失地农民选择“合法”策略所获得的收益RF过小,而成本CF过大,政府部门采取“强硬”策略时对“合法”诉求策略的失地农民的补偿过小,同时对选择“暴力”策略的失地农民的处罚较小,最终所有的失地农民都会选择“暴力”诉求策略。
三、预防与处置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建议
(一)畅通渠道,着眼预防,降低“合法”诉求失地农民的维权成本
基层政府信访部门是群众利益诉求的主渠道,更是防范群体性事件升级的防火墙。绝大部分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意表达机制不畅通,部分失地农民认为通过信访解决矛盾太过繁琐,效率太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支出让他们对走正常的渠道解决问题望而却步,变信访为上访,使得原本可以在基层化解的矛盾没能化解,反而引起上访不断,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切实降低通过“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失地农民的维权成本,最大限度的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成为预防此类群体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征地补偿,健全社保体系,增加“合法”诉求失地农民的收益
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能够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地方。相对于土地资源巨大的收益潜力,提高偏低的征地补偿往往成为失地农民最主要的利益诉求。此外,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失去了土地意味着不仅失去了收入来源,也失去了未来保障。“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因此,通过提高征地补偿和健全社保体系来增加“合法”诉求失地农民的收益,对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三)部门联动,科学处置,降低政府“强硬”策略的成本
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基本上都是农民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而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反应性行为“,由于自己认为没有得到公平待遇后的不满,与积怨的相互结合,当某一群体普遍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时,他们就可能采取集体行动来强制性地纠正这种剥夺”[4]合理的诉求伴随着过激的行为,处置如有不慎,极易激化矛盾,引起事态扩大,导致事件失控,处置成本极其高昂。因此,事件处置中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慎用警力,同时,建立健全事件处置中的部门联动机制,村委会、信访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发挥合力,劝导参与者、警示组织者、打击犯罪者,最大化地把事件解决在基层,降低政府“强硬”策略的成本。
(四)适当使用强制手段,严惩非法“暴力”诉求者
纵观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事件的起因十分简单,但是由于在事件的处置中简单粗暴,导致事态不断升级。因此,能否科学处置成为事件是否恶化的关键。面对失地农民通过非正常渠道表达利益诉求时,一方面对于合理的利益诉求,尽可能的给出合理解决方案。同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说服教育,避免事态扩大、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应坚持原则,予以拒绝。只要补偿的标准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事态的发展而随意更改,避免助长“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当说服教育无效,事态发展成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公安机关应该依照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规定》,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对参与者依法严惩。
[1]TaylorPD,JonkerLB.Evolutionarilystable strategiesand game dynamics[J].MathematicalBioscience,1978,(40).
[2]敬嵩,雷良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管理的进化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
[3]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mlr.gov.cn/pub/gtzyb/tuditiaokong/index/index.htm.
[4]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141.
(编辑:魏翔)
F224.32
A
1673-9019(2016)20-0009-03
2016-07-28
2013年兰州市第三批(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394)
冯 珣(1964-),男,甘肃会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研究;刘世东(1983-),男,河南荥阳人,助教,主要从事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