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评估与发展对策
2016-10-10胡迟
◎胡迟
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评估与发展对策
◎胡迟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性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以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
“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自2010年超过美国之后,我国一直保持着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近1/4。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体量上的大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高速列车、机器人、隧道、桥梁、高速公路、化纤、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手机的生产国。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包括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国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和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评估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复合有机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横向看,首先是指自身的发展;从纵向看,则涉及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动态地看,既需要衡量转型升级的过程,也需要考察转型升级的效果。以结构指标衡量,“十二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体现在六个方面:
1.发展提质增速
一是工业单位劳动产出上升较快,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达117.4万元,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18.9%。二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个和10.2个百分点,体现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高技术产业比重连年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递增,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9.9%、10.6%和11.8%;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2015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31.8%;消费品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2013-2015年增加值比重依次为24.5%、25.1%和26.1%;高耗能行业及上游采矿业比重逐年下降,2013-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依次为28.9%、28.4%和27.8%,采矿业比重依次为12.4%、11%和8.6%,显示出工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3.智能制造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2015年,新型、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高端信息电子产品成为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的产量分别比2014年增长161.2%、21.7%、14.9%和11.3%,自动售货机、售票机产量成倍增长,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和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4.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11-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2.0%、3.6%、3.7%、4.8%和5.6%,降幅一年比一年扩大,累计降低18.2%,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16%的规划目标。
5.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服务业跃升为第一大产业
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45.5%,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3-2015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1%,比GDP年均增长高出0.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9%,服务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
6.创新驱动作用显著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0%,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二是创新资源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7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三是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为改善产品的市场结构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期,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优化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对策
1.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1)把握五大发展方向试点推进。根据智能制造特点,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等重点行动。一是针对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智能化。在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领域分别选取5个以上的试点示范项目。二是针对产品的智能化,体现在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示范,即把芯片、传感器、仪表和软件系统等智能化产品嵌入到智能装备中去,使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和可定位。三是针对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模式予以智能化,即工业互联网方向。在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中推进。如在家用电器、汽车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在钢铁、食品和稀土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四是针对管理的智能化。在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上推进智能化管理试点,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五是针对服务的智能化。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示范。服务的智能化,既体现为企业如何高效、准确和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实时响应,也体现为产品交付后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述五个方面,纵向来看,贯穿于制造业生产的全周期;横向来看,基本囊括了我国制造业中的传统和优势项目。
(2)从机器人智能装备开始突破。智能制造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服务,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发达国家制造升级的过程中,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作为抓手,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也不例外。机器人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业,实际上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帮助各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一方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继2013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后,国际机器人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左右,增长54%,远高于全球工业机器人27%的销量增速。在“十二五”期间,国家针对机器人产业出台多项政策,在智能制造的大势下,政策红利有望继续释放。另一方面,90%尚未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将是机器人应用的潜力市场,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和塑料橡胶等细分行业,但我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自动化升级所衍生的需求也应实现供给多元化。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小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对于用户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中小型企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能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服务流程进行再设计,根据市场灵活动态调整方向,贴近客户需求,从而实现智能化生产的目标。
2.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1)提升标准水平,建立先进标准体系。一方面,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使得大多数领域的标准最低要求达到国际“及格”线;另一方面,应当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涌现出大量高于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形成一个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标准群,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用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制造走出去,促进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2)加大标准化改革力度。一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办法,除在危害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和生命健康等方面设置强制性标准,需要强制执行、严格管住外,其他方面要让市场发挥更多作用。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加快实现标准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最终实现倒逼制造业提质升级。二是大力培育工业文化,使行业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认真严格、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个细节,快速提高装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提振作用
(1)深化分工和合作。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基本是走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我国既不能沿用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的老路,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要在分工与互动中选择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战略,特别要围绕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竞争力提升。
(2)加强产业融合。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与支撑。在现代产业体系之中,物质生产需要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其发展壮大亦将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先导,通过运用及研发、物流和营销等各环节的协调互动,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成品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同样的,服务方式的实现、服务行为的完成也离不开制造业、制成品这个物质载体。我国正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升级,最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3)推动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园区,以服务业集聚策动制造业升级。集聚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特点和趋势,纵观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经验,凡是生产性服务业发达、集群程度高的地区,其制造业也相对发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并无资源上的优势,但其制造业发达程度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就在于它有比较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生产性集聚区和功能区。正是这种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规模化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要素的嵌入,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
4.继续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1)不断提升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一是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首先,提升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水平,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制和干预,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其次,改革“总量控制”的产业政策思路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项目审批准入制度,最终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且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二是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对于不同性质的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对技术落后产能的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和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2)加大政策执法的力度和权威性。一是建立巡视检查制度,由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定期巡视检查。二是强调行政问责制的使用。从长期看,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两种工具的运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市场手段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育过程,现行的体制环境决定了行政手段还不可缺少。
3.加快配套政策的改革速度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地方官员的评价和升迁体系。伴随新预算法的实施,公众支出应该更加透明和更好地得到社会监督以避免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开展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的攀比。二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三是继续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鼓励创新基金品种,开拓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四是完善和规范价格政策,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按照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的原则,深化水、电、油、气和矿等资源价格改革。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能耗、电耗和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五是落实职工安置政策。各级政府要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落实各项自主创业、就业安置政策,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 画阁江城 樊甲山/摄
F407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09.009 ■ 编辑: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