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思念就有传承

2016-10-10黄永松

中华手工 2016年7期
关键词:手工艺燕子风筝

黄永松

《汉声》杂志一路走来,今年已经45年了。我和编辑们到各处去做调研,公益的、非遗的、民间文化的……其实《汉声》的采访和编辑方式也算一种手工艺,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有一个考工法则——四法十六则,来面对我们丰厚的手工艺。四个手指头对应四法,体、用、造、化。体就是本体,用是功用,造是制造,化就是文化背景。而屈指算来正对应十六则。体,指形(外形)、质(质量、质感)、色(颜色)、饰(装饰);用,指人(什么人用)、地(什么地区适用)、事(什么事用)、用(有什么特殊用处);造,指材(材料)、具(工具)、序(工序)、诀(要诀);化,指天(时间)、地(地理)、人(人文)、变(演变)。我们今天讲手工艺创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讲自在,只有自在才有一个本我。这12张图是我行走民间所见的一角,让我加深了对文化的“自知之明”,这些文化自信,希望与大家分享。

在长江流域还常能见到这样的大缸,可以装水,可以储藏过冬的食物。尤其是宁波年糕做出来以后,储存几缸冬水,把年糕一层层放在水里面,一直吃到第二年的夏天也不会坏,这应该算早期的冰箱了。

这个缸的水面有些裂纹,因为结冰了。当液体变成固体后,膨胀系数会增加,缸就容易裂。可缸里放着三根竹节,水变成冰后往外膨胀,竹节就可以从内吸收膨胀系数,所以这个缸就不会坏。这就是民间的智慧。

这是河北的年画,上面写有吉庆有余,过年的时候贴在厨房里。可是贴厨房哪里呢?一般都是贴大水缸上。如此一来,大缸里不就映出一条红鲤鱼吗?如果早上起来烧水,拿勺子在水面上一舀,这条鱼就游动起来。这既是观念艺术,又是装置艺术,更是行为艺术啊!

这是老友李玉祥拍摄的一面漂亮的墙,叫瓦爿墙。宁波老居民废物利用,把拆房子剩下的碎瓦、碎砖留着,一块块凑在一起做的防风、防雨的立体墙。这样的墙不能太高,一层楼高最好。为了让墙稳固,所以做工特别细。不规则的瓦片拼在一起,被理得很顺,有物质的节理,又有历史的记忆,摸的时候会让人感动。

这些是蓝印花布,第一幅是蜡染。用蜡刀像钢笔一样画出图案,表现线条的艺术。蜡液需要加热,而蜡刀是铜做的,铜刀片可以让蜡液保温,以此可以拉长图案的线条。第二幅也是蓝印花布,却是点状的,集点成线形成两条鲤鱼,是鱼跃龙门。这是刮浆染,需要制版。因为宋末明初棉布传到中国,有了版就能像印刷一样让一笔笔画出的蓝印花布量产,物美又价廉。但制版不能一刀切,否则版会断,所以只能断线成点,连点成线。

从线条的艺术,到点的艺术,其实是克服困难而产生的技艺。我们的工艺里有很多这样动手解决问题的案例给人以启示:过去祖先在条件不足的时候,也能创造出追求美好而又了不起的东西。

它叫鹅兜,温州地区楠溪江的妇女们常常挽着它。鹅兜的桶身能靠在腰上放置很多物品,走起路来非常贴身。妇女们在溪边洗衣服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只鹅陪伴在旁,很是有趣。王羲之当年在这里做太守时,当地人就从他喜欢的鹅设计在用具,如今成为了当地人思念王羲之的文化。

这种长尾巴的风筝,主体菱形造型,北京人叫屁帘,因为像小孩子开裆裤上贴的一块方布片。这种风筝的结构很简单,但很结实,顶风很快能升高,长长的尾巴能保持它飞行时的稳定。后来有人改良了风筝,就是文学家曹雪芹,屁帘变成了燕子。因为北京燕子多,过去叫燕京,用来造物名符其实,燕子风筝造型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燕子风筝有三停三泻。顶风就是三停,头、胸、腹。翅膀的上下有两条竹篾,两端都会被削尖绑起来,减弱了力量就能泻风,风一吹,开叉的尾巴可以泻风,便与两只翅膀形成了左泻风、右泻风和下泻风。曹雪芹把风筝送到天上的时候有个想法,蓝天为画纸,风筝作丹青来画全家福。所以每只风筝都有不同的形制与名字,肥燕代表父亲、瘦燕代表母亲、半瘦燕代表哥哥、雏燕代表弟弟、比翼燕则代表结婚的大哥大姐等。满天全家福,这是了不起的文创设计。

这么多年过去,天空上飞着无数的燕子风筝,但形态并没有太多变化。西安有位张先生,利用泻风的风力吹动风车般的大小齿轮,让其转动产生动能飞起来,还能让风筝在高空中表演动作。这些齿轮是他把易拉罐皮切成细条后,折成锯齿绑在用竹篾弯曲的圆环上形成的。如此一来,在飞行过程中,丹顶鹤风筝的头可以左右转动,螃蟹的钳子可以夹起来又打开,这个猪八戒还可以张嘴吃西瓜。我觉得曹雪芹、意大利的达芬奇,还有这位张先生,都是航天飞行的专家。

再来看看我们的文字,这是铸字的铜钱,孔方兄造形,利用里面的“口”字,和右成“唯”,和上成“吾”,和左成“知”,和下成“足”,组合在一起就是“唯吾知足”。如此一来,赚钱的时候做到唯我知足就好,好好做事业,好好发展文化,好好对自己的民族,设计对老百姓有用的东西,一定要记得日用即道。

泰山有两块碑,一个是?二,一个是很奇怪的年华,让你猜谜。这是繁体字的“風”和“月”,两个字都没有盖头,表示风月无边。而左边是被框起来的年华,意为年华有限。所以大家要好好把握有限年华,让手工艺的无边风月好好发扬。

到冬天了,民间就有“九九消寒图”的木刻年画出售,这是需要动手参与记录书写的民间行为艺术画,意为过了冬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第二年的立春就来了。这张“管城春满”图,有“春前庭柏風(风)送香盈室”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画,每一笔画中把气候写进来了。比如“春”字,按着笔顺走,代表第一天是晴冷日,第二天是云开见日,第三天是飒飒寒风一日,一撇是终日凉风侵入皮肤如刀割,右边一捺是天晴有风日也。如此巧妙地把当天的气候都记录上去,而不只是一天天地过日子。

看得出这是剪纸,左边是鹿,右边是鹤,组成一个福字。我们中国有一个六合同福,来自谐音鹿鹤同福。何来六合呢?前后左右四方,还有天地上下,这就是空间,其实是指宇宙,在宇宙里面共同幸福。所以我们的老东西并不是老朽的,它是很有生命力的,只不过我们认识得太少。所以对老的东西就像对长辈,要有一点思念。只要有思念,我们就会有传承。

猜你喜欢

手工艺燕子风筝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燕子
燕子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燕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