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2016-10-09于健

科技传播 2016年17期
关键词:应变能力电视新闻

于健

摘 要 电视新闻节目现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电视新闻工作也不断完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应变能力与采编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应变能力;采编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012-02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页页光辉历史。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要求也日益增加。在电视文化成为主导的今天,如何提高电视新闻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主导性,是相关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于电视新闻制作方面,应变能力与采编技巧进行探讨,因为这是一个新闻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1 电视新闻采编前的准备安排

记者在新闻现场当中采访的前期准备十分重要,采访中要始终树立“想受众所想,问受众所需”的采访理念。比如在策划采访提纲的时候,要从侧重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还有受众最想了解的问题,任何谈话和提出的问题都要有侧重点,目的都是为采访主题而服务。因此说,临访前的准备工作极为关键。应做好当下几个方面:

1)分析背景的资料并拟好提问提纲和制定拍摄方案。分析新闻背景资料有助于新闻记者对当下社会事实进行有目地的深入报道,有助于帮助记者提高认识水平。

2)在采坊前要对采访内容拟定好提问提纲,到时可以对采访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更准确地把握。

3)制定的拍摄方案包含拍摄现场的选择、报道的表现形式、摄像机位设计以及突出主题的画面等内容。

2 电视新闻采编当中的运用技巧

1)在现场采访中选定提问的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对话可以有多种方式,每一种对话形式都可以采取不同的交谈和提问的技巧。采访技巧一般包括追问法、侧问法、正问法、反问法和设问法。

对话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众多提问方式中,笔者以为,“正问法”是同行们在采访运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因为大多数被采访者或许是第一次接受采访,自然对记者和采访本身很感兴趣而极为重视,一般都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可以说是有问必答,只要记者问得巧妙、问得到位,相信采访对象也会答得好。实践证明,“正问法”提问是最简捷、最容易掌握的现场采访方式之一。

2)善于倾听、尊重对方。现场的采访工作是一门艺术,采访的过程就是一种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一定要聚精会神,要及时给对方暗示,这样对于对方的表达可起到了很好的肯定。与此同时,一定要盯着对方的眼睛,这也是一种采访的策略。采访过程中任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很好地带动整个环境气氛,对于最终的采访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3)言简意赅、表达准确。现场采访中记者要用最精练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所要问的观点,要达到这一要求。对记者而言,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得充分,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很好的调查,这样对于整个的采访过程就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避免跑题等现象的发生。一些名人以及政要的时间非常宝贵,采访的时间非常有限,一旦这次没有完成任务,那么下次预约就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3 新闻后期制作应注意的策略

1)后期制作时要从新闻素材当中挑选信息量较大的细节。画面、声音还有文字都是电视新闻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素材在电视新闻当中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部优秀的电视新闻。这样就提醒我们,对于编排的过程一定要对相关的新闻资料,像文字、语音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对于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以及信息量大的进行整理,对于一些画面与之相关的语言进行有效的穿插,这样能够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这样的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真的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必须要克服困难。

2)制作最佳搭配各种符号元素细节。当对画面、声音以及文字这些符号元素有了较清楚的认知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有效的搭配,搭配的合理就会大大增强栏目的表达效果。新闻要素的表达并不困难,是通过很多的元素符号进行综合的表达,表达的过程一定要做好主次之分,这样更能突出主题。精品新闻栏目就是这样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不好的地方进行改进,这样就更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的电视台都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比较专业的专业组对于这项工作进行专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新闻编辑注意事项及技巧。编辑要面对较大数量的画面素材,选取素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第一,画面选择合理。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符合人们的视觉特点的内容,这方面就需要相关人员要有专业的摄影技术,这样才能够表达得更好。第二,素材的选择。素材在整个栏目中非常重要,对于整个的结构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第三,画面要与新闻节目吻合。新闻采访等方面的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停留在某一个镜头下,这样就要求这些镜头应该非常符合节目的特色,对于观众的感官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4 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我们当前遇到的最大的麻烦。组织结构年龄老龄化,对于改革比较有抵触的情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般比较稳定,这样就会带来中生代比较缺乏,年龄结构比较大,对于新鲜事物过于排斥,很多时候以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员的年龄过于年轻,对于新鲜事物乐于接触,但是表现为经验不足,工作没有后劲。这样导致工作开展的过程比较困难。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企业进行高薪纳才,但是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引进的人才对于企业不够了解,很难站稳脚跟发挥价值。此外,一旦出现高薪挖墙脚,人才很不稳定,非常容易出走,这样就导致了组织结构空缺,不利于行业向前发展。

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案,就是内部的人才培养,通过聘请专业的讲师进行专业授课,授课的过程更多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够加深大家对于实际工作的理解。长期以来,对于培训的课程都有一个误区,总会认为培训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意义,在听课的过程都不是很认真,这样就导致培训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应该加强相关的考试管理,将培训的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当中来,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家的学习热情。对于成绩优异的学员进一步培养,作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怎样留住人才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只有留住了人才,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才会更好,更占有主动权。

5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提高。媒体虽然能够更好地传达相关的信息,但在很多方面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当今的需求。其中电视新闻节目最为严重,新闻应及时准确反映各界消息,但现在却存在很多的表达不到位、细节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上文对于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施与完善,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应变能力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