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融合背景下的教学计划改革研究
2016-10-09贺强吴雪颖
贺强 吴雪颖
[摘 要]高校成人学历内部融合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和依据。在分析学历继续教育现有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适应个性化需求、共享优质资源、保持差异化和以职业为导向的改革目标,从制度的选择、课程的构架、课程的类型上进行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计划;学年学分制;课程模块化;课程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54-03
一、引言
在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中,对网络教育试点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网络教学还要与卫星电视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活动等传统远程教育相结合,推动传统远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见网络教育在试点之初就承担着和传统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
《意见》中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68所高等学校里,绝大多数目前已完成了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院级行政合并工作,将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三种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纳入一体化管理。由于自学考试有一套国家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其与另两种教育的兼容性较小。而成人教育的夜大及函授因与网络教育存在共性和交集,促使他们可能率先走向学历继续教育内部融合之路。
两种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和依据,对两者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保证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探索融合背景下的教学计划改革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成人教育(夜大、函授)和网络教育现有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化和融合的要求,论述应遵从的设计理念和原则,探索改革的思路。
二、存在的问题
教学计划是依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性质对教学活动的框架进行设计,是课程的体系结构。这既包括了狭义上的课程学习的结构和任务,也涵盖了广义上的教学计划实施步骤和执行准则、教材选择的范围和编写等。因此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是教学计划定位的关键。
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的目标。两者的教育对象都是需要依靠接受“学历补偿教育”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成人求学者,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高等教育活动。
尽管目标和定位如此清晰,但实际情况却是,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现行的课程学习结构主要源自对全日制计划的简单复制或适当删减。而全日制的教学计划是以研究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以阶梯式课程为主,课程设置严谨,理论性强,并不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历继续教育,更不适应成人学习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次在教学计划的实施步骤和执行准则上,一直也存在着学分制之争和推行上的弊端。目前成人教育主要采取学年制度,网络教育则分化为弹性学制、学年制度、学分和学年相结合的混合制度。弹性学制由于过于放任,出现了选课逻辑混乱、选课过多或过少等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教学辅导、学习支持和考试安排等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学年制度则对每学年的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虽然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但统得过死,忽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学分和学年相结合的混合制度,理论上综合了完全学分制度和学年制度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失科学合理的设计,出现了专业课和选修课比例失调、选修课宽泛缺乏专业深度、学习者随意选课凑学分等一系列现象。
如何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以提高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准则,探索适合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教学计划模式,是教学计划改革的核心问题。
三、改革的目标
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教学计划改革应解放思想观念,兼顾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和职业需求,促进优质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适应个性化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教育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实施各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做到开放灵活。故教学计划改革时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做到开放,即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种类;二是要全面考虑学习者个性化特征差异,包括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教育背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从原有的标准化设计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因学习者的特征而施教。
(二)共享优质学习资源
教学计划改革的目的是为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提供依据和标准,即依据教学计划搭建“无缝对接”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教学计划为标准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考虑到网络教育历时十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批优秀课件资源可供成人教育的学习者使用,因此两者的教学计划中一致的课程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以保证成人教育的面授教学和利用网络教育课件资源进行网上教学的相互衔接。
(三)保持差异化
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收入,缺乏国家财政的支持,需要直接面向成人教育市场,以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现阶段只能是逐步融合,融合是为了促进发展而不是合并,加之每种教育产品有不同的市场需求,所以教学计划不能完全统一,应保证两者产品之间的差异化。
(四)以职业性为导向
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在教学上应该做到“有教无类”,但在课程的构架上应考虑“因人而异”。成人学习者是社会中的“人”,是职场中的“人”,“职业性”是成人学习者的最大特性。以往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注重的是完整性、系统性,却没有考虑学习者也是“职业人”,忽视了课程的针对性和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因此应把强调职业性贯穿于改革的理念中,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与行业或企业的耦合性。
四、改革的探索
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由于以往行政管理上的分离,即便是同专业同层次所执行的教学计划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宏观背景下,既要解决教学计划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特色,笔者认为应基于上述改革的理念和原则,可以从制度的选择、课程的构架、课程的类型上进行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一)学年学分制
受传统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的制约,成人教育大多按学年制执行教学计划,即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学年内修完各学年规定的科目。网络教育凭借多媒体资源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摆脱了束缚,可在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上灵活选择。
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习者选课自主权和自由度上。学年制对课程的管理过于刚性导致学习者完全没有选择权,这既不贴近个人发展需求,也不符合学历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特点。学分制满足了学习者的自主权,却因为自由度过高而不利于后续教学管理的开展。学年学分制给予学习者限制性的自主权,保障学习者选择权的同时,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经过网络教育界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业界在成人学习者的选课权必须要有所约束上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学年学分制最适合学历继续教育,也是“因材施教”教育观的体现,加之从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融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学年学分制更有利于教学和管理上的融合和统一。
(二)课程模块化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阶梯形的课程构架,因其组织结构就像搭建的阶梯而得名,这种模式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具有很强的逻辑顺序和学科系统性,以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为目标,其缺点是组织结构刻板,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有学者引入英国开放大学的“模块化课程设计”思想,提出将专业课程按难度和深度分成多个模块,通过对每个模块的学分分配来控制学生的选课。课程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在于,保证了课程的逻辑性,避免了课程设置的重叠,学习者可以从职业或行业的需求出发灵活的选择课程。
课程模块化虽然适用,但考虑到成人学习者在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工学矛盾和人生阅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到微观有很多情况,比如同一专业的专升本学习者,有的前置专科学历和本科相同,有的则跨了专业,有的学习者所学专业和工作基本吻合,有的希望毕业后凭新的专业文凭换份工作等。类似的情况大量存在于学历继续教育中,因此一份理想的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还要保证课程适量和难度适中。
(三)课程多样化
笔者认为可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加深课、选课修和实践课。其中公共基础课除了英语和计算机外,还应增加学习指导类的课程,例如学习导航、专业概论和专业写作等。专业加深课是贴近行业领域的针对性课程,高升专的专业加深课需体现课程的技能化,专升本的则应偏重实用性。选修课是针对职业方向或行业细分类的课程,供学习者根据职业和兴趣进行选择,比如会计专业的职业方向包括资产评估、保险精算等。
由于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高升专的教学计划可减少专业加深课,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专升本则可考虑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减少实践课。此外对于前置学历跨专业的,应要求学习者适当增补高升专层次的理论基础;对于能马上学以致用的学习者,应多提供专业选修课。
五、总结
教学计划的改革还牵扯到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理念,应注重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配套实施,特别要强化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单位也在开展非学历教育,因此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转换机制也需要通过教学计划的改革来实现,但本文没有给出说明,这也是本文研究者准备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 陈义勤.网络教育教学计划改革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2(2).
[2] 冯晓英,等.面向成人的网络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思路与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2).
[3] 齐坤等.远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英国开放大学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7(9).
[4] 王立慧等.搭建学历继续教育“立交桥”的思路设计——兼论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教育的融合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2(3).
[5] 徐皓.开放教育如何成为力量——教育部“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带来的思考之一[J].中国远程教育,2007(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