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例孕产妇合并梅毒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2016-10-09李云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李云霞

[摘要]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阻断传染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所有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将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梅毒筛查率和确诊率,确诊的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患者98例,根据治疗与否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人数分别为27例和71例、分娩时的TRUST滴度(是否<1:4)人数为76例和22例、初次筛查时的孕周(是否大于24周)人数为65例和22例,分析梅毒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并对不良妊娠结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月~2015年5月梅毒感染孕产妇为98例,规范治疗率9.18%(9/98),先天梅毒儿8例,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14%(2/28),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3.6%(1/28);初检孕周<24周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4.61%(29/65),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4.61%(3/65),≥24周不良妊娠结局为52.17%(12/23),先天梅毒21.73%(5/2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97%(39/76),先天梅毒儿1.31%(1/76)TRUST滴度≥1:4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54.17%(12/22),先天梅毒儿31.81(7/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开展孕早期梅毒筛查工作,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先天梅毒儿的发病率。孕妇血清TRUST滴度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先天梅毒儿;规范治疗;不良妊娠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99—04

2010年国家将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前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已在洛阳市全面展开,要求对孕产妇首次到医院进行围产期检查时,医院需主动提醒孕产妇梅毒可免费检测。孕产妇同意后进行筛查、干预。因为妊娠期梅毒大多是隐形梅毒,无临床症状,如不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容易漏查漏治,导致先天梅毒儿的出生。卫生部门也呼吁广大孕产妇,要及早到医院进行围产期的检查保健,做到早建册,早筛查,早干预,以降低出生儿感染率,达到母婴阻断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洛阳市生育妇女孕期筛查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血清标本。调查对象的来源包括洛阳市九县六区,通过洛阳市三级保健信息网络,最后将信息上传至洛阳市妇幼保健所。将孕期完成规范的驱梅治疗梅毒孕产妇为治疗组27例,将孕期未接受过任何抗梅毒治疗者或青霉素治疗方案治疗不规范为对照组为71例;将首诊孕周<24周的孕妇分为治疗组为65例,首诊≥24周的孕妇为对照组23例:分娩时孕母的血清TRUST滴度<1:4组为治疗组76例,TRUST滴度≥1:4为对照组22例。各组孕妇在年龄20~40岁、体重55~75kg等一般资料上对照通过SPSS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梅毒检测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首次产检建卡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免费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筛查,试验结果呈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

1.3评定指标

妊娠期梅毒、先天梅毒诊断标准梅毒从2013年1月执行国家标准,孕产妇以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加非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确诊标准。先天梅毒儿指若脐血或新生儿血中RPR滴度高于母血的4倍,可诊断新生儿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儿的出生情况

在98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孕期接受治疗27例,占27.55%(27/98),分娩正常新生儿24例,占接受规范治疗孕妇分娩中的88.89%(24/27),有不良妊娠结局的(早产和先天梅毒)3例,占规范治疗孕妇分娩中的7.40%(2/27),先天梅毒儿1例,占接受规范治疗孕妇分娩中的3.70%(1/27);在98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中孕期未接受治疗71例,占72.45%(71/98),分娩正常新生儿为15例,占未治疗组孕妇分娩中的21.13%(15/71),不良妊娠结局(早产、死胎、死产、先天梅毒)的56例,占未治疗组孕妇分娩中的69.01%(49/71),先天梅毒儿7例,占未治疗组孕妇分娩中9.85%(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7.74,P<0.05),未治疗组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治疗组。见表1。

2.2首诊孕周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娩先天梅毒儿的情况

98例梅毒孕产妇中有65例孕24周前筛查,经分娩正常新生儿为33例。先天梅毒儿3例,占24周前筛查孕妇分娩4.61%(3/65),不良妊娠结局(死胎死产早产)为29例,占24周前筛查孕妇分娩44.61%(29/65),孕24周后筛查的23例孕产妇分娩正常新生儿为6例,占24周后筛查孕妇分娩26.08%(6/23),不良妊娠结局为12例,占24周后筛查孕妇分娩52.17%(12/23),先天梅毒5例,占24周后筛查孕妇分娩21.73%(5/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02,P<0.05),首诊孕周≥24周发生先天梅毒儿高于首诊孕周<24周者。见表2。

2.3孕产妇分娩BCFRUST滴度与先天梅毒儿的关系

98例梅毒孕产妇76例TRUST滴度<1:4,分娩正常新生儿是36例,占<1:4滴度孕妇分娩的47.36%(36/76),不良妊娠结局39例,占<1:4滴度孕妇分娩的51.53%(39/76),先天梅毒儿1例,占<1:4滴度孕妇分娩的1.31%(1/76);98例梅毒孕产妇22例梅毒孕产妇分娩时滴度≥1:4,分娩正常新生儿3例,占>1:4滴度孕产妇分娩13.63%(3/22),不良妊娠结局1 2例,占>1:4滴度孕产妇分娩54.17%(12/22),先天梅毒儿7例,占>1:4滴度孕产妇分娩31.81%(7/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6,P<0.05),滴度≥1:4发生先天梅毒儿高于滴度1:4者。见表3。

3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河南2011~2014年梅毒感染率33.80/10万,隐性梅毒达58.84%,孕妇中潜伏期梅毒占绝大多数,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诊断,分布广,危害大。如果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可以明显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本次调查中,孕母分娩时的滴度、规范的全程的治疗、首诊发现梅毒的时间均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和孕母妊娠结局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早期诊断妊娠期梅毒,对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或第一次产检时常规行梅毒检测,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的意义。

梅毒为性传播疾病,性活跃人群为梅毒的易感人群,性传播占95%。年轻的无业流动人群是目前国内妊娠期梅毒的高危人群,婚前医学检查是有效的阻断梅毒传染病在母婴中传播的一个手段。男女双方或任何一方确诊为梅毒在未治愈前建议暂缓结婚,结婚后男女双方或任何一方确诊感染梅毒,必须经过正规的抗梅毒治疗,临床与血清均已治愈才可以生育。本组调查的98例孕产妇中丈夫或性伴未检测者48例,占48.98%,检测率低。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对指定传染病检测,提前预防传染病和性病,早期治疗,避免母婴传播。因为感染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也可经产道传染胎儿,梅毒螺旋体在各妊娠期均可进入胎儿区域,以一二期梅毒传染性最强,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产妇100%传染给胎儿,潜伏期梅毒80%垂直传播给胎儿发生自然流产、死产、宫内生长受限、早产、围产死亡,活产儿严重后遗症、增加对HIV的易感性。

本组调查中98例梅毒孕产妇中仅有9例全程足量的驱梅治疗,仅占9.18%。调查中了解影响梅毒孕前及孕期筛查后治疗率低原因是部分孕妇在临产时才到医院,未接受过产前保健,有的不接受产前检测咨询,对梅毒感染的危害知晓率低,有的在不同的医疗单位做孕期保健和服务,但没有带来相关记录,没有得到她们的检测结果,不了解感染状态的孕妇将会错失接受预防母婴传播干预的机会,未参加产前保健是梅毒孕产妇分娩先天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O(95%CI:1.3~93.1)。目前我市采取快速法进行检测,孕妇检测结果阳性即开始用药,规范的治疗将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大大降低。应加大宣传,使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认识到开展婚前体检、优生咨询、产前保健等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性传播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综合干预治疗、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