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带息肉术后嗓音训练配合中医针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6-10-09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林玲玲 林少雄 程耿斌 蔡晓敏

[摘要]目的 观察声带息肉术后嗓音训练配合中医针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声带息肉术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取中医针药治疗,观察组在中医针药基础上,配合进行嗓音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嗓音训练联合中医针药对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十分有效,在术后可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发声功能,较单独中医针药疗效更好,是一种优秀的辅助治疗方式。

[关键词]声带息肉术;嗓音训练;中医药针

[中图分类号]R76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12—04

声带息肉是一种以声嘶为主要症状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交流,因此大部分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切除病灶后,由于咽部发声器官受到一定程度损害以及术后用声不当等原因,仍然可能出现功能性发声障碍。为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对于发声障碍需要适宜的治疗。在国内,中医针药治疗是较为流行的方法,较为安全有效,但单独采用中医针药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到显著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嗓音训练与中医针药进行联合,旨在提高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使患者发声功能尽快恢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声带息肉术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37.2±5.7)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2±0.2)年:对照组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19~55岁,平均(36.9±5.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0.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符合耳鼻喉科病证中的慢喉喑诊断标准。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9~55岁,有声带息肉者;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心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者。

1.4方法

对照组采取中医针药治疗,给予口服金喉片(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B20020993)4粒,3次/d;给予丹参针(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梅峰制药厂,Z35020223)4mL,混入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S10870001)20mL,进行丹参针电离子倒入治疗,每天2次;给予竹黄、诃子肉、赤芍、浙贝、猫抓草、黄芩、玄参各15g,桔梗、法夏各10g,蝉衣、甘草各5g,成竹峰3只,每天1剂,清水煎服。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嗓音训练,包括7种训练,术后第1天进行无声训练,术后2周以无声训练作为基础,进行有声训练。无声训练:(1)膈肌呼吸训练:自然站立,双手放置在肋骨下方腹直肌,用鼻子缓慢深呼吸,将腹壁膨起,且保证横隔下降,控制的进行呼气,将腹壁下陷,且保证横隔上升,每分钟呼气、吸气各16次,每天15min。(2)运动及姿势训练:自然站立,保持全身肌肉的力量协调,挺胸抬头、收腹,下颌保持放松,颈部自然挺立,喉部放松,做圆唇、张口、唇齿轻咬、上下水平伸舌、卷舌、舌尖口腔内打转等运动,每次5min,每天15min。(3)打哈欠训练:上口盖打开,保证下巴不动,深吸气,自然的打哈欠,并发出声音,感受口、咽、喉的打开及下降,且咽部有冰凉感,每次7~8下,每天15min。有声训练:(1)嗓音教育:理论形式进行嗓音教育,为患者介绍发声器官解剖、用声卫生及发声生理知识,术后进行小声、耳语、低调的发生均是错误的,介绍嗓音训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2)水泡音训练:喉部出现微弱均匀不断的声音,像水泡一般,口腔、喉部及下颌要保持放松,上唇及下颚抬高放松,平稳发出原因a音,每次5min,每天15min。(3)嚼音训练:练习闭口舌,下颌进行上下大幅度咀嚼,张口让唇舌及下颌进行更大幅度的活动,咀嚼时进行a、i、u发音,休息30s,再次训练,每次5min,每天15min。(4)嗓音声学训练:在喉部不紧张的时候,进行韵母四声练习,数数发声练习,逐渐的提高音量,每次5min,每天15min。

1.5观察指标

在术后第1、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喉发生能力自主评分进行评定,让患者在10cm平均分成10格的尺子上标出喉部发生能力的评分,0~10分,0分为说话轻松,喉部无劳感,可以轻松的进行日常对话发声,10分为说话极度困难,喉部有极度的疲劳感,对于日常对话发声很困难。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评定标准,在术后3个月进行评定,痊愈:发声完全正常,喉部的症状完全消失,喉部检查结果正常,3个月内随访无复发;显效:声音嘶哑有明显改善,喉部的症状基本消失,喉部检查结果有明显好转;有效:声音嘶哑有改善,但并不明显,喉部的症状明显减轻,喉部检查结果有好转,但并不明显;无效:不符合上述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

两组术后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喉部发生能力VAS的自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声带息肉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可以采用息肉手术进行治疗,但虽然去除了病灶,但术后患者发声仍然难以恢复正常,因此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国内一般采用中医针药进行治疗,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药物包括雾化喷剂,丹参针电离子导入以及中药治疗。其中金喉雾化液主要由冰片、僵蚕、薄荷、毛冬青等组成,可用于止咳化痰、清热解毒,并且直接喷喉使得药效直达患处,可以促进炎症吸收。而丹参针喉电离子导入治疗也可行气化痰、帮助患者嗓音恢复。同时配合适宜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本研究中所采用方剂主要成分桔梗利咽、止咳,甘草清热祛痰,止痛利咽,并且配合含有竹红菌甲素的竹黄使用,可抗炎镇痛,蝉衣可散风热,并且宣肺、浙贝清热化痰、散结开淤,咸竹峰具有利咽的功效,而黄苓则是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的良药,在现代研究中也具有致病菌抑制作用;玄参可滋阴解毒,清热凉血,诸药合用,有化痰散结、行气活血、开音利咽的功效,将上述中医治疗用于声带息肉术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嗓音恢复,但中医针药虽然疗效显著,但见效仍然十分缓慢,也并非对所有患者生效,研究对患者更加有利的治疗方法仍然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嗓音训练是为了重新建立患者发声器官间生理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声带息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声带错误条件反射,单独采用中医针药,或者西医药物治疗手段很难再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依从性也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术后嗓音训练中,患者可通过膈肌呼吸训练未出平衡,通过对呼气流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声带以及声门下压张力的作用,以增强发声强度。同时配合运动以及正确发声姿势训练,全面调节发声器官平衡性,通过叹气等训练,形成深呼吸,充分张开患者气道,放松咽肌肉,使呼吸肌得到校正。而水泡音训练队患者声带振动平衡有协调作用,加强患者声带肌肉张力,改变血管通透性。最后通过嚼音训练,增强咽部共振效果,借助咀嚼功能,调节气音平衡,纠正错误的发音。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联合嗓音训练以及中医针药的观察组喉发声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了嗓音训练可以起到确切的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的发声训练对患者很有帮助,而客观疗效评价标准也显示了观察组疗效更加优秀,可以巩固手术的疗效,利用中医针药治疗患者的同时,嗓音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发声能力,经过专业指导下的训练可以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发声功能,使其可更早的进入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声带息肉虽然属于良性增生,但会影响患者发声功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后长时间内,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发声功能仍然难以恢复正常,采用中医针药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见效慢,总有效率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而配合嗓音训练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发声功能,对患者确切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