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关帝庙铁旗杆基座“三鱼同头”图探微
2016-10-09王国民
王国民
摘 要:“三鱼同头”图最早出现于汉画像石,魏代的石壁雕刻和现代的民间剪纸等处也多有发现。清代中期修建的周口关帝庙铁旗杆基座上铸有一“三鱼同头”图,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此图体现了清代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既是民间吉祥有余、年年有余的祥瑞寓意,也描绘了周口三川交汇的自然地理,又内含和谐包容、求同存异的周口城市人文精神。
关键词:周口关帝庙;“三鱼同头”图;民俗文化;三川交汇
中图分类号: S162.57 文献标识码:A
鱼类吉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赏鱼、咏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三鱼图”最早出现在半坡氏族时期的陶器上。1981年,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武堌堆出土了一汉代“红陶灶”,灶上有一“三鱼图”,三条鱼围着中心圆点排列,鱼体朝外,大小一致。目前所见,较多的“三鱼同头”图 出现在汉画像石中。学者们根据图像与周围人物、环境的关系,对汉画像石中的“三鱼同头”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与生殖崇拜有关 ,有人认为鱼为道 ,有人认为象征吉祥富贵 。陶思炎说:“一头三尾的连体鱼图,见于魏代的石壁雕刻、侗族村寨的建筑与路隘的石标,以及民间剪纸的图案等处。”目前学界还没有人对周口关帝庙“三鱼同头”图的内涵进行专门研究,对该图的寓意尚不清楚。文章通过对清代周口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的分析,探究“三鱼同头”图的内涵。
一、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吉祥有余”
“三鱼同头”图见于今河南省周口关帝庙。周口关帝庙于清康熙年间由山西、陕西商人集资捐建,清嘉庆二年(1797年),周口关帝庙再次修建时,陕西同州府天平会商人敬献铁旗杆一对,耸立在香亭前月台下的东西两角。铁旗杆下部的须弥基座上,铸有吉祥如意的花鸟图案和铭文。“三鱼同头”图,位于西旗杆的须弥基座上层的东南方向,宽40厘米,高18厘米。根据基座上的铭文可知,整个旗杆包括“三鱼同头”图是“陕西同州府大荔县、朝邑县、澄城县天平会众商敬献”,由陕西同州府华阴县金火匠人徐福長、徐忠孝、徐秉德和李世貞等人铸造。
“三鱼同头”图以鱼头为构图中心,三尾外张,互呈120°夹角,对称排列,给人以强烈的立体美;线条简洁流畅,光滑圆美,眼睛大大,嘴儿圆圆,鱼鳞清晰,构图饱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动作灵活,尾鳍宽阔,弹跳有力,给人以强烈的活泼美;三鱼同头连体,在三鱼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平衡点、结合点,给人以强烈的和谐美。(见图1)
“三鱼同头”图作为一个简单的图像,首先展示的是鲤鱼本身的美,具有直观的艺术的震撼力。但如果我们把“三鱼同头”图同铁旗杆基座上的其它图像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一幅“吉祥有余”的民俗文化图景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古人喜用汉字的谐音来类比事物,如羊通祥、鹿通禄、戟通级、鱼通余等来表达吉祥富贵;或借助可视的有寓意或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吉利祥瑞。“三鱼同头”图正是应用了谐音和借喻两种修辞方法,把儒教、道教、佛教的内容和多元地方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传承了历史上的避凶趋利的祥瑞文化。
西旗杆须弥基座的东北方向,上层是“平安富贵”图案。(如图2)
“万”字创于武则天,寓意吉祥云集。该图左边是一个“万”字不断头,寓意吉祥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通俗编·数目》引《华严音义》:“卍本非字。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主上权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右边安放一本书,书上有字,仔细辨认是“春秋”二字。中间是一宝瓶,寓意平平安安;瓶中插有毛笔二杆和两束孔雀翎。孔雀体态优美,细劲隆胸,有文禽之美誉,象征文明、富贵。明清时期,二品、三品文官的官服上,绣有孔雀图案,表示官阶。瓶中插着孔雀花翎的图案,寓意官运亨通,加官晋爵。整个图案合起来有读书做官,吉祥云集,平安富贵的寓意。牡丹被誉为“富贵花”,是富贵与荣誉的代名词,又象征吉祥太平。
西铁旗杆须弥基座的下层,东南和东北方向是“龙凤呈祥”图案。龙凤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代最受崇尚的吉祥图饰。“龙凤呈祥”出自汉孔鲋的《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古人认为,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龙凤呈祥是和谐美好的景象,寓意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须弥基座的西北面上层铸有“万”字,下面是“鹿回首”图案,西南面、南面铸有“喜上眉梢”和“祥云”、“芭蕉扇”。古人传说祥云为神仙所驾的彩云,察吉凶,“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芭蕉扇”传说是道教神仙八仙汉钟离的宝物,可避大风大雨。
须弥基座的下面是石座,也雕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惜由于风吹雨打,现在已不能辨清其内容。东旗杆铭文记载了旗杆铸造目的、铸造时间、捐资人、还有旗杆重量,在其基座的上下两层还铸有卧羊、祥云、牡丹、兰花等吉祥图案。总之,“三鱼同首”图是整个吉祥如意画卷中的一部分,它一点都不孤单,铁旗杆基座上的多个图案融为一体,呈现为一幅国泰民安、吉祥如意、平安富贵、欢乐悠闲的画卷,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表达的正是“吉祥有余”的整体意境和寓意。
二、历史地理视域下的“三川交汇”
《说文解字》:“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三鱼同头”图的下面是翻滚的水浪,还有水生的藻类植物。鱼以水为家,鱼水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三条鱼分别代表着沙河、颍河、贾鲁河,“三鱼同头”喻指周口三河交汇的自然地理。
三川交汇,故名川汇区。沙河、颍河在周口孙家嘴汇流。沙河发源于鲁山县伏牛山木达岭,流经宝丰、平顶山、叶县、襄城、舞阳、郾城、漯河、商水、西华等市县。沙河在郾城县汇入汝水,至周口孙家嘴与颍河合流,自周口以下沙河又称颍河。颍河发源于登封县嵩山山脉的颍谷,流经禹县、襄城、许昌、临颍、郾城、西华县,由刘园入周口,穿过市区东流入商水境,经项城、沈丘、安徽省颍上县正阳关入淮河。
周口旧名颍岐口,源于沙河、颍河交汇。《明史·地理志》“陈州府”记载:“洪武初,以州治宛丘县省入。南有颍水。又西有沙水,亦曰小黄河,至颍岐口,与颍水合,下流为二。”民国二十二年《淮阳县志》记载:“沙河,即汝水,俗呼为大沙河。……又经小窑(逍遥,今河南省西华县)镇,南经商水县邓城镇,又东南至孙家嘴,左有颍水入焉。又东至周家口(原注:即《明史·地理志》所谓颍歧口也)。”
贾鲁河,又名小黄河,惠民河,发源于荥阳县境,流经郑州、中牟,“由开封南流,经通许西、尉氏东,经白潭下入扶沟县境,又经岳家桥、董家桥、吕家潭”,“初惠民河至吕家潭入蔡河故道东南,直达西华,系元贾鲁奏准浚筑,故名贾鲁河。后蔡河湮淤汜滥为患,明成化中,知县李增自吕家潭南张单口另疏新河,迤逦西南至县东北五里张会桥与双洎河合流,又南经韩家桥右会双洎河水”,“经陆桥、宋桥、焦桥、周桥,至县南35里的晋桥入西华县,下经周家口汇沙河。吕家潭以下的故道仍存,起分泄洪水的作用。”“又东南过西华县,环城三面,又东南经华家口入县镜,又东南至赵牛口,又东南经李方口,又南至周家口入大沙河合颍”
贾鲁河直通周口后,沙河、颍河、贾鲁河在周口交汇,城区自然分成河南、河北、河西三个区域,形成鼎足之势。“周家口,在汴省南稍东三百里,长河中流,穿岸成口,缘口立寨,其地属陈州淮宁(今淮阳)、商水二县……其寨在北岸者二、曰西老寨、曰北老寨。南岸一、曰南寨。夹河而峙,如三城然。”
清代周口“八景”中,有“四景”与三川交汇有关。颍岐春晓:在颍水汇入沙河处有一座石基木结构桥梁。桥的东西两端酒店、茶馆鳞次栉比,三岸巨柳成行,间植桃李,每逢阳春三月,莺飞燕舞,晓雾濛濛,绿柳垂丝,桃李吐艳,为当时群众浏览圣地和饯别之处。埠口喧渡:清代周口有17处渡口,渡河人多而船少,昼夜人声鼎沸,喧闹异常。滨河渔唱:贾鲁河、颍河汇流处,正是鱼群的汇合处。每天东方熹微,渔人驾着扁舟,在风波烟雾里穿梭,撒网得鱼,收获喜悦。浪里桃花:贾鲁河俗称“小黄河”。在贾鲁河汇入沙河处,由于贾鲁河水浑,颍河水清,两水相交,清水浑水久久不能融合,随着漩涡的滚动,在日光的照耀下,宛如朵朵桃花。
所以,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三鱼同头”描绘了周口的地理环境,如果从人鱼关系方面来思考,“三鱼同头”表达的是对“和谐有余”的祈盼。
三、商业文化文化背景下的“年年有余”
周口所在的中原地区是古代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商业发达,商人众多。司马迁说:“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明清时期,在全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河南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在物产丰富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业中心区。
1.清代周口商业的发达。周口的兴起主要得益于两个条件,一是优越的自然条件,三川交汇,水运发达;二是明朝定都北京后,中原地区漕运的开通。
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口颍河北岸、贾鲁河西岸随着周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形成双日集,名永宁集。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逐渐扩大到颍河南岸。《商水县志》记载,商水县在颍河南岸建子午街(今老街),设贸易市场,名子午集,设管理机构,置周家口地方。《周口市志》记载:“沙河南岸子午街,设贸易市场,亦称周家口。是时,周家口地方亦设乡里。”
明成化以后,由于蔡河故道淤淹,贾鲁河下游经扶沟、西华直通周口,舟楫沿贾鲁河可直通朱仙镇,航运事业大发展,码头工人增多,周围百里的商贩多迁入,沿河三岸形成鼎足之势。明万历年间,商务颇盛,市场繁荣,外省商贾竟来经营。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周口商务日盛,发展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商业市镇。清乾隆《商水县志》记载:“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丛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接连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南连楚越,北通燕赵,西连秦晋,东达淮阳,豫省一大都会也。”
2.清代周口商人的价值追求。在周口繁荣发展的明清时期,全国各地的商人来到周口求财致富。为了实现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的目的,商人们一方面把“招财进宝”的职能强加在关羽身上,大大推进了周口及其周边地区的关公信仰。为联络乡谊,互相携助,在周口的外地商贾纷纷捐资,先后在周口建立了10处商业会馆。山西、陕西商人实力最强、人数最多,先后修建了3座关帝庙。清乾隆年间泌阳县《重修关帝庙碑文》称:“秦晋商人贾于中州甚伙,凡通都大邑皆会建关帝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关羽是山西人,最受山西、陕西商人崇敬;其二随着关公信仰的深化,他们强烈地希望关公不但扮演“忠义神”,也能兼任“财神”,为商人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护。于是以前主要扮演忠义神的关羽,也就有了“招财进宝”的职能,关公逐渐具有了生财、护财的武财神角色。铁旗杆铭文记载:“关帝圣君宝杆一对,永保十方平安”。
另一方面,又通过文字、图像、语言等文学艺术形式表达内心对财、利的喜欢与追求。这可从铁旗杆的配饰和周口街道的命名上体现出来。
周口关帝庙铁旗杆从下往上铸焊有三个方形如意方斗,每斗皆上大下小。最下面的方斗最大,四边镂雕篆文的“寿”字和“卍”字。《说文解字》:“寿,久也”。寿象征人长寿、国永固,物久存。寿代表祈福平安,延年兴旺长久。寿寄托着人们的期盼、祝福和向往。上面的方斗最小,则镂雕作古钱形,寓意八方来财,日进斗金。这些都是明清崇商的凸显,表达的是财源广进的强烈愿望。(见图三)
周口街道命名,带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繁盛时期的周口,街道多达116条。街道中带“兴、隆、富”等字的很多,如前兴隆街、南永兴街、北永兴街、兴隆街、永兴街、万贯街等;街道中直接以经营的商品品种命名的有24条;周口经济以转运经济为主,城内有码头渡口17个,许多街道以渡口命名。
3.“三鱼同头”寓意“年年有余”。让我们先从“三”的含义说起。“三”由最初的神灵符号演化为祥瑞符号,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何以生万物?《说文》:“三,天地人之道。”[4]9按阴阳观念,天为阳、为一,地为阴、为二,天和地的关系由人协调,所以,天地人称作“三才”。《广雅》:“参,三也。”参,即参与、参合、协调之意。“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由人协调天地(阴阳)的关系生成宇宙万物。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即表示“多”的意思,也代表着“繁荣”之义。这是“三”的第一个含义。同时,由“一”到“三”的生发关系表达出万事万物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静态到动态,不断繁衍发展的内涵,所以“三”的第二个含义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再说鱼。鱼在古代中国代表着物丰和富足。《诗经》中就通过丰饶、物阜等词语表达着丰收的意思。“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中描写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以见丰年多稼,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这首诗以“鱼”来写“年稔”、“物丰”,由物之多到物之美,由物之美到物之全,所以《尔雅·释地》云:“鱼丽,言太平、年丰、物多也。”
既然“鱼”表达富足、物丰,“三”也表示繁多,那么,在清代周口这个商业气息极其浓郁的城市,“三鱼同头”图自然是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的意思。加之“三”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那么,“三鱼同头”图的真正诉求,是八方来财,年年有余。所以,从人鱼关系来看,在一个商业气息浓郁的城市,“三鱼同头”图的真正寓意是“年年有余”。
4.“三鱼同头”寓意周口城市人文精神---和谐包容、求同存异。周口由水陆码头发展而来,真正的本地人为数很少。这些商人来自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湖广、福建等十余省,说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习俗,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会馆之立,所以联乡情,笃友谊也。朋友居五伦之一,四海之内,以义相投,皆为兄弟。然籍同里井考,其情尤洽。籍同里井,而与他乡遇之则尤洽。”“每当乡人在外发生重大疾病,会馆便倾力体恤,提供钱财、药物。对年老失去工作能力者予以救济,对穷儒寒士也提供方便。对突遭横祸者,同行相助,知单传到,即刻亲来,各怀公憤相救,虽冒危险不辞,始全行友解患扶危之谊。”
周口多义商,人多善举。乾隆四十八年《重修关帝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山陕商贾各捐囊资,慨然乐输。”[11]81道光十八年《重修关帝庙记》碑碑阴开列有164家坐贾捐银数目。安徽会馆也保留有一块道光年间重修会馆的捐资碑,该碑碑阴镌刻有捐资商人商号82家,共捐钱171千200文。《义商宁波元丰号纪念碑记》记载了宣统三年(1911年)宁波商人刘君国、顾君炳、陈君砺从汉口调进粮米,平价出售,救助灾民的事迹。“宣统三年春,淫雨为灾,民不聊生。”宁波商人刘君国、顾君炳、陈君砺从汉口调进粮米,平价出售,救助灾民。“运白米十数万石,平价出售。不数日而米粮抵周,四方来籴粮者,络绎不绝。”
总之, 周口关帝庙铁旗杆的“三鱼同头”图,既反映了清代周口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商业气息;它描绘了周口三川交汇的自然环境,体现了清代周口人对和谐周口的追求;它是周口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了解周口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2]颜春峰.通俗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傅亚庶.孔丛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明)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民国)郑康侯、朱撰卿.淮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7]秦永军、李全立.周口文物考古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8]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周口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清)张崇朴.商水县志[Z].乾隆十二年(1747年)刻本.
[11]许檀.清代河南山东等省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曹建国、张玖青.国语集解[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6]徐永杰.漕运重地周家口[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