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2016-10-09雷秀丽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064000
雷秀丽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 064000
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雷秀丽
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 064000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内容的真实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根本特性。但是,什么是纪实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学术界的看法仍不一致,其实,真实是纪实的核心。纪实性内涵的实质是真实性。
纪实性;纪录片;创作特点
纪实性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它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情境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是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影片类型,所反映的对象是历史和现实。
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视听形象纪实性,正是这种特性,有效记录了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人为的主观色彩。与造型性纪录片相比,纪实性纪录片的这一特性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了解真相”的求知心理,从而被广大受众,艺术家和现代传媒所看重,成为了现代传媒中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式。
1 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准备
在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从调查,采访,题材的确定,到拍摄提纲的撰写,一般称之为策划阶段。其中现场采访以及图像,音响素材的获得,一般称之为前期拍摄。剪辑,解说词写作到纪录片合成,一般称之为后期编辑。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许多的创作环节,同时需要许多方面的创作人员,比如制片人、导演、摄像、灯光、录音、剪接、技术人员等通力合作。但是,对于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作者往往都是单枪匹马的来完成一部纪实性的纪录片,要做的准备,除了选题,还需要做好案头工作,明确拍摄对象、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故事的叙述。
1991年,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首届“金熊猫”国际电视节获大奖的《藏北人家》,可以称得上是“采访艺术”的典范,《藏北人家》的摄影师把我们带到了辽阔肥美的草原上,在蓝天下,净土上,与牧民措达一家共同生活。整部影片采访占了大部分,作为纪实性纪录片,采访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来做采访,在整部影片总体的段落安排上,创作者都应有自己的想法。
分析一下经典影片《远在北京的家》,它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全片通过4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片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记录了她们去保姆介绍所找工作,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片段,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例如,第一个段落是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偏僻小村拍摄的。讲述的是春节刚过,农村姑娘张菊芳就要远离父母双亲,到北京去做保姆。这是刚刚成年的她第一次出远门,远处传来的稀稀的鞭炮声,母亲给她梳头、奶奶的眼泪,一家人围着吃饭,复杂的心情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当载着姑娘们的汽车渐渐远去,并在屏幕中消失的时候,观众所要关注的内容与片中的主人翁一样,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
2 纪实性纪录片的表现手法
纪实性纪录片的特点是应用长镜头来记录生活的片段,然后把每一个片段有序的排列起来。“纪实性的作品,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就是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重,并以细节支持作为叙事单元,代替传统的蒙太奇电影所用的省略法。”纪实性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就是跟踪拍摄,用长镜头,跟踪记录生活的片段。
以《马班邮路》为例,父亲年纪大了,需要儿子来接班,对于崎岖的山路,父亲决定带儿子走一回,认认路。从启程前的准备,到把每一封信送到收件人手中,创作者大量的应用长镜头,采用跟踪拍摄的手法,记录了父子二人一路的艰辛,马蹄在山路上走,每到一户人家,父子二人都要去喊人收信等等的画面,都是采用跟踪拍摄的表现手法,来记录整个送信的过程,来记录真实的邮递员。《马班邮路》是一部典型的纪实性纪录片,跟踪拍摄的手法也是很典型的。从盐塘镇到泸沽湖的邮路长达180多千米,来回需要6~8天,全是山路,作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扛着摄像机,一路拍摄父子二人。再看《远在北京的家》,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张菊芳,初到北京,第一次来到雇主家,熟悉工作,熟悉环境,以及最后被雇主辞退,都是跟踪拍摄完成的。任何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要全程的,围绕主人公来进行记录。《幼儿园》也是同样,跟踪拍摄小朋友们的幼儿园生活,抢玩具,打架,这些片段都是用长镜头,跟踪拍摄记录下来的。
跟踪拍摄的表现手法是纪实性纪录片的一大特色,跟其他类型的纪录片相比,纪实性纪录片在记录过程的时候,就要抓住细节。哪怕不是特写,每一个环节的连接,都是非常连贯紧密的。这就决定了纪实性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是跟踪拍摄,全程记录。完整的记录一个片段,不加任何人为因素,就是真实的记录。
3 纪实性纪录片的解说词与音乐
解说词的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纪实性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应用,是非常少的,以《幼儿园》为例,整部作品50分钟,除了加了一些简单的音乐外,解说词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其中有一部分是用到采访的形式,(导演)问了小朋友一些问题,这一段跟前面的内容其实没有相关的联系,加上这一段,就是要展现孩子们天真的想法,和他们直言不讳的勇气。这一段用的都是同期声,没有任何的加工,配上字幕,同样丰富了影片。在影片《马班邮路》中,解说词用的也是非常的少,除了几句对话,剩下的就是马蹄声和铃铛的声音。再来说说《远在北京的家》这部影片,作者在介绍环境、时间、人物,以及介绍主人公张菊芳的家境时,都用解说词来做解释,当张菊芳在找到雇主后,就应用了同期声,解说词用的也很少了。在纪实性纪录片中,通常解说词用的都是很少的,这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又一大特点,就是淡化解说词,能用同期声,就用同期声,尽量减少人为的成分。
在纪实性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要跟主题有相关联系,跟画面的搭配,也要相辅相成。另外就是音乐的节奏,纪实性纪录片注重的是真实,所以环境音是不能少的,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就要注意音乐的风格和意境。辅助画面,表达主题。
在纪实性纪录片创作中,有人就会有故事,因此,人是纪录片永恒的创作主题。有了题材,表现手法和拍摄手法就很重要了,纪实性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跟踪拍摄,对过程的记录,均选用长镜头来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当然,在表现细节的时候,还要运用特写(固定镜头),介绍环境还要运用全景(固定镜头)。拍摄的功底做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剪辑的成败,在画面剪辑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蒙太奇的合理运用,也就是画面的组接,在纪实性纪录片中,不需要用过多的特技来修饰人物,但是画面的连接必须流畅,表达的意思必须完整,整部作品的主题必须突出、明确。
解说词、音乐、音响的合理搭配,虽然是增加纪录片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纪实性纪录片来说,则需要淡化解说词,纪实性纪录片所要记录的是真人真事,不需要任何“设计”,从人物的对话中,足以说明整件事情,因此,同期声和现场声,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的问题就是合成了,也是对整个纪录片的综合检查,细微到字幕有没有错别字,都要检查好。这一步做完,整部纪录片也就制作完成了。
G2
A
1674-6708(2016)170-0021-02
雷秀丽,编辑,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台。
[1]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