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2016-10-09郭士安戴永冠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观念体育

郭士安 戴永冠(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郭士安 戴永冠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该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目前江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健康观念、体育锻炼、生活行为方式等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无论在健康的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健康的行动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少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提出了有益于增强大学生健康观念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期改善目前的状况。

大学生 健康观念 体育锻炼 生活方式

该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400名大学生随机分发有关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中,如何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健康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增强他们的健康观念,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健康的关系,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话题,旨在为今后大学生对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江西师范大学4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50名,女生250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有关国内高校大学生健康观念、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收集相关的报道等,对其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分析。

表1 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对健康观念认识情况调查表 (N=380)

表2 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统计情况 (N=380)

(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5%。为了问卷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并随访了辅导员、体育教师以及大学生本人等记录有关情况分析,得出结果。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采用交互分析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性检验,将统计获取的原始数据在Excel 2007软件上进行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健康观念认识状况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处在既自由又有多种选择、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对身体健康观念的偏差。由表1可知,目前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识情况有多样化和多重性,较少有单一的认识。不赞同身体没有任何病的认识居首位,从这方面就可以明显看出健康第一,关注自身健康,但是还有部分大学生中对健康观念的理解不全面,认为没有疾病占6.8%;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匮乏的占35.8%,大部分学生缺少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也缺少必要的了解,对于乙肝、艾滋病这类危害程度很大的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也较少。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比较高,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的占57.4%。值得注意的是,统计的数据显示,从抵抗能力、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乐观的心态来看,男生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爱好运动,无论从体育锻炼的频率还是从时间、强度来看都明显高于女生,同时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比女生高。

表3 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现状调查表(N=380)

2.2体育锻炼情况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其运动是否感兴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该文对体育锻炼状况分为3种类型:经常锻炼、很少锻炼和几乎不锻炼。从表2调查结果来看,经常锻炼的有253人(这里指每周锻炼3次,每次不低于30 min),约占总调查人数的66.6%,14.2%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但是还有19.2%的学生每周几乎不锻炼,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在通过面访中笔者了解到,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氛围。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是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和足球等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健身项目,而这些项目又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和设备等,但受场地、器材及设施等的限制很难有机会每天都参加锻炼,一些喜欢锻炼的学生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知道的锻炼方式比较集中,形式比较单一,学生选择了球类运动、跑步、器械健身,少数学生选择了其他的运动方式,如游泳。而这种集中单一的锻炼方式,与受学校体育设施的限制有很大的关系。

2.3生活方式现状

调查表明(见表3),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睡眠不足(8个小时)居首要位置,其次是学习时间长(超过8个小时),据了解大学生中有熬夜习惯、学习时间长的大学生较高,可能是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也更大,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准备着各类证书、考研或找工作,是熬夜的最大推动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8.9%的学生把时间花在娱乐场所,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玩电脑游戏,以致上网的频率与时间也较多,甚至有“包夜”,迷恋夜生活现象存在。在饮食习惯上,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偏食、厌食和摄入过多的糖分与盐分。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饮酒等。大学生中有疲惫感、头痛、失眠、近视症状的还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亚健康状态特征表现,从中可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量的“亚健康”人群。

3 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今后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摆正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转变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使全体学生能够自觉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要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学校要进一步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把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性等同于文化思想素质,营造一种“我要健身”的热烈氛围。教师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健身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指导自己,将完成教师掌握的健身意识转化为学生自己掌握健身意识,养成健身习惯,让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主人, 形成“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

(3)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体育建筑、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的载体,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建议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一些体育建筑、场地,购买一些体育设施、设备及体育用品等;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教学内容所必须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较为先进的运动器材与健身设备,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所需。

(4)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健身意识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健身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意识一旦形成,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就自愿去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有许多外在的条件包括时间、场地等的限制,也会最大限度地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参加锻炼。如果把健身理论知识系统、深入、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并通过自身实践体会,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所在,对学生会产生终生的影响。

(5)大学生要自觉主动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所以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体育锻炼的积极心态,自觉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经常阅读一些体育报刊、杂志,观看健康知识讲座节目,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健康保健知识;也可以通过校园中的标语、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自我爱国的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形成和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6)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思想上武装他们,增强大学生抵制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能力和辨别能力,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通过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来丰富自我的闲暇生活,使其多样化、知识化、文明化;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生活规范建设是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生活制度建设,对大学生作息时间、卫生、行为方式等都要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也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为大学生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1]马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D].扬州大学,2014.

[2]朱园园.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张国华.基于生活方式的广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研究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9):67-69.

G817

A

2095-2813(2016)08(c)-003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034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观念体育
维生素的新观念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坚持系统观念
我们的“体育梦”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