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高考改革后的考查方向及教学对策

2016-10-08张永才

考试周刊 2016年74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

张永才

摘 要: 作者从内容和题型;命题范围;阅读量,包括名著经典阅读;避免做题经验;文言文;作文的考查六个方面分析今后语文考查方向和教学对策。

关键词: 语文高考改革 考查方向 教学对策

201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纵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卷,我们发现了很多让人欣喜的题目。这些题目印证了教育部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路。今后语文高考题出题方向如何?语文教学对策应怎样调整?笔者从内容、题型,命题范围,阅读能力,做题经验,文言文,作文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考查内容更丰富,题型更多样化。

人们印象中的高考试卷结构大多比较固定,或者说是模式化了的试题结构,即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文知识运用和作文等几个板块。固定化、模式化的高考题型导致僵化的应试教育。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今后考试内容将会更多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题型也会更加多样化,会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会考查学生利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训练题型和训练内容应该多样化,应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命题范围将会拓宽,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以往的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太“文学化”了。语文教学视野不够宽,局限于琐碎的分析,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不够,这肯定不利于培养人才。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这个指挥棒,对此责无旁贷,所以今后的高考命题将会大大拓宽命题范围,将会更加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和命题范围的扩大。在试卷的语言表达题中,近几年图标题及2016年全国1、2、3卷都涉及关联词的考查,都是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倾向性。

对此,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不能局限于做题,不能局限于琐碎的分析,应该让学生多读书,广泛涉猎,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直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课外知识面阅读、名著经典阅读。

毋庸讳言,现在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没有得到落实。课改之后开设的选修课,本意就是拓宽阅读面,可是受制于高考,很难实施。近年来,开始重视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开始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设计试题。这是在有意识地引导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的读书素养。这种考查形式将会得以发展。

因此,平时教学中应更多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

四、命题上会尽量避免做题经验,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会尽量避免考生依靠做题经验取得高分,会转向运用考试特有的命题技术,在命题上运用合适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考查学生,试题也会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有的语文试卷题量猛增,特别是阅读题,有的考生做不完。对此教学一线的老师和学生有些不满。其实,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选拔考试总要拉开距离,一部分考生做不完,这很正常。对此,教学应该从题海中跳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切实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五、文言文的考查变化较大,更加注重语文能力。

文言文试题选用的文章依然是传记类,这一点没有变化,但出题角度有所变化。一直以来,文言文考查内容应该说比较固定,基本上是实词、虚词、人物事迹、文意理解、翻译句子等题型。但近两年断句题、文化常识逐渐取代了实词、虚词和人物事迹题型。原来的知识性的考查迅速减少,转向包含文意理解在内的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由原来的词汇理解转而更偏向于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模式化,应让学生在多读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多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作文的考查更加实用性,更加注重学生能力。

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几乎都是模式化训练,人人喊打,但又人人参与。面对这种情形,高考这个指挥棒会对作文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

多年来一直有人说,如果语文高考分数占到180分,那么原来60分的作文分值也会增加,随着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分值也确定下来。其实,本来作文考试最能检测综合能力,分值就应当更多一些。但是作文的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准确。

最近几年的作文题摆脱了让学生套作的弊端,更注重实用性,更能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无论是2015年的写一封信还是2016年的漫画作文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文题目,都特别关注社会现实,都注重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

对此,平时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大小作文,都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开放思路,发挥个性,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绝不可模式化教学。首先,打破定势思维,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其次,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再次,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如何让边远农村学生爱上化学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教学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