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探索
2016-10-08王娟
王娟
【摘 要】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包括“情境体验—分享心得—反思行为—讨论分析—实践检验”五个阶段,提出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实施时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
【关键词】高职学生 体验式生命教育 体验 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08-02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生命教育往往不受重视。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自杀、舍友相残等案件的出现,生命教育这个触及心灵、感染灵魂的话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生命教育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生命教育是一个较为抽象和感性的话题,很难用理性的语言和文字来精确地描述,稍有不慎,不仅不能达到让学生珍爱生命的教育目的,而且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将知识真正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是值得高校重视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育的内涵
“体验式教育”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重视“六艺”的培养,强调“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突出实践教学和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古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常采用案例讨论和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将一所实验中学作为研究基地,提出“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的口号,从此,“体验式教育”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教育行业的各个领域中。
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提出改变教育方法,倡导开放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1989年,美国“2061 计划”发布报告,强调要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因材施教。1996年,日本第十五届教育审议会发表报告,提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重点在于体验教育。1996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0年,法国颁布“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实施方案,提出在实践中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
通过查阅各种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体验式教育”这一概念时,涉及的关键词主要为“环境”、“实践”、“经历”和“经验”。根据这些关键词,笔者将体验式教育定义为:体验式教育是一种教育者通过营造出适合教学的环境,让被教育者以亲身实践的方式去感受,通过经历去获得经验,在感受中得到思考和提高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
二、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
体验式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按照人类情感的发展阶段性,以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好奇—感同—感悟—反思—成长”五种情绪情感变化,从而更能够把握生命的真谛,珍惜、真爱生命,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根据这一教学目的,笔者设计出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教学模式为“情境体验—分享心得—反思行为—讨论分析—实践检验”五个阶段。
(一)情境体验。情境体验是体验式生命教育中的首要环节,情境创设的好坏以及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描述。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最好能够多采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形象性较强的素材,以此加强学生的心理感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体验时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加重语气、放慢语速等一些小手段,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来。
(二)心得分享。相似的经历和直接的经验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但是很多想法如果仅仅停留在大脑里,很可能在课程结束后就抛之脑后了。因此,在情境体验一结束,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和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与同学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三)讨论分析。学生的心得有的可能比较浅显,有的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错误性,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分享的心得,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使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迪、相互提高,由此得出更贴近教学目的的结论。这一环节也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行为反思。生命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在行为反思阶段,教师应当将学生讨论出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出理想状态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的行为存在的差异性,引发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思考问题,让学生的观点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五)日常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命教育的课程效果再好,如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的话,那也不能算作成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还应当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不断重温课堂上的感悟,加强对课堂成果的巩固和提高。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早期过渡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正不断成熟,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来说较为独立的思考方式,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想问题办事情,空洞的说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厌恶。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三、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实施
高职学生普遍对文字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对高职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大量采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形象性较强、冲击力较大的素材,强调语言的通俗化、知识的生动化、案例的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顿悟,激发他们内在对生命的热爱。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体验式生命教育教学模式给现实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范式的选择,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情境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此外,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教学进程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1.亲身体验法。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及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学生亲身体会生命的宝贵。例如,当讲到死亡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给每位同学发一朵一白花,让他们佩戴在胸口,并通过音乐和图片营造出一种追悼会的氛围,让学生去切身体会生命逝去的沉重。
2.角色扮演法。适当的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到每个人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例如,当讲到成长的艰辛和不易时,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和孩子,“孩子”可以按自己意愿随心所欲提出各种生活要求,“父母”则需要尽所能照顾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艰辛,更能体会到生命的不易。
3.案例讨论法。由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述已提前准备好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例如当讲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时,教师可以播放2014年3月1日晚上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凶杀案的照片和相关视频,选取在案件中与学生较相似的人和事,讲述他们正准备却再也来不及完成的事情,让学生通过这样一个时间性和心理性都较接近的案例,去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4.游戏体验法。心理游戏的趣味性强、参与面广、震撼力大,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当需要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总结,明确人生的价值所在时,可以采用毕淑敏的经典心理游戏《生命线》,让学生通过整理自己人生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理清过去的人生,明确未来的目标,并让学生懂得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无论生命线是长是短,都只能由自己来涂画。
5.实地考察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考察更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震撼教育,让学生更能够将相关经历铭记于心。例如,带学生到法院去旁听,了解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和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判处,使得生命教育不再纸上谈兵,更容易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诚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心理辅导也应当以真诚为基本原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应当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在生命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教学过程的“导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使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一味地讲授,不顾及学生的接受力,也不能完完全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只在一旁观看。教师应当积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对学生进行积极、必要的引导,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发学生将片段式的思维整体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体验式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每个学生的体验往往都是个体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感触,这就需要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享、沟通和辩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和交流获得成长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享、班级辩论赛、主题发言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作者简介】王 娟(1989— ),女,云南玉溪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研究方向:品牌传播、新闻心理学。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