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

2016-09-30陆振旭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利器倾听学困生

陆振旭

[摘 要]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活力,而且对开阔师生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对学困生顺利掌握知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 辅助 学困生 利器 学习兴趣 倾听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23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使数学课堂焕然一新。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的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微课,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困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呢?

一、微课成为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利器

微课指将某个学困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做成教学视频,再给学困生观看,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微课学习的时间短,符合学困生注意力集中较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能将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以及班会课的精彩活动制作成视频放到群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扩大学困生的视野,丰富其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结合学校“秋游”活动,我用微课设计下面的问话:“如果要去玩的话,在买东西时你想了解些什么?”学困生说:“我想了解物品的价格,如哪些东西既便宜又实惠、哪些物品营养好等。”在微课出示物品的价格表后,我问:“你想买哪些东西?根据你的吃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学困生思考后得出:有的东西可以和别人合买,这样可以减少开支。微课接着出示:“如果给每人30元的购物券,你能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吗?”……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了学困生良好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对数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二、微课成为学困生倾听的利器

学会倾听是学习的前提,注重学困生在这发面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教师应该通过微课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做到以下的要求:“记住别人发言的内容,包括必须听清教师的问题,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要让别人把话说完,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即使对别人的发言有意见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地听别人说完;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这样才能跟得上小组讨论的节奏,弄清有关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新教材提供以下三种方法:(1)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画图来比较分数的大小;(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3)把分子不同的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向学困生介绍这几种方法,教学显得很平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通过微课出示例题后,教师千万不能急于让学困生去操作,而是鼓励学困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试着比较分数的大小。这时,学困生的兴致大增,经过思考后,他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分母大的分数就大”,有的认为“分母小的分数大”,也有的认为两个分数一样大,甚至有的学困生还能自圆其说。“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学困生都急于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时我让学困生动手操作,通过折分数、画分数来验证,使他们发现了“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的规律。这样教学,引导学困生亲历了由“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促进了学困生思维的发展。

三、微课成为学困生独立思维的利器

在学习中,为了防止学困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现小集体主义倾向,教师可用微课教学适当施加集体压力,以追求微课学习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作出贡献。例如,用微课教学“素数与合数”时,首先,让学困生逐个写出2~12的因数,然后让他们讨论:“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自然数分为几类?”其次,让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这些自然数分为两类,即2、3、5、7、11和4、6、8、9、10、12;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这些自然数分为四类,即2、3、5、7、11;4、9;6、8、10;12。再次,让辩证双方说清理由,展开辩论,达成共识: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素数与合数两类。有的学困生说:“还可以把自然数分为两类,即奇数与偶数。”最后,通过微课举例,引出自然数“1”,从而使学困生明确:1的因数是它本身,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总之,微课教学手段的实施,是辅助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利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困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利器倾听学困生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讴歌新利器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