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贤:情有可寄处
2016-09-29樊前锋
回族文学 2016年4期
樊前锋
马 贤
应是2013年的岁尾吧,我买了一台摄像机。满心所想的大概只有一件事:一位位地采访回族老作家,把他们的音容笑貌、春秋故事,赶快抢救下来。
此念头在更早的两年,为北京卫视《口述》栏目做撰稿时便很强烈了。片中都是现当代文化名家,拍摄下本人或其后代的口述资料,为时代存照。我写了“一代歌仙”陈歌辛,写了作曲家刘雪庵、剧作家田川、话剧演员周正等,每每就在想,啥时候也能用这种手段,为我们民族的名家留下一些影像志?尤其是作家,民族的长子,知识分子的代表。想想看,“五四”以来的那一批回族文学先驱业已走远:马宗融、白平阶、沙蕾……都未能留下些许影像资料,甚至连他们的样貌都难以触摸了,这固然是令人叹憾的;但毕竟,许多有名望的回族老作家仍然健在于世呀,趁着一份惦记的心气儿,赶快去天南海北跑起来,应该还来得及!
就是在这番心境的催促下,我下午收到快递,把摄像机拆了包装,晚上便上了火车。第一站,郑州。
中原大地,星垂平野阔。
但对于当时的我,这座城市只与一个名字有关:姚欣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