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礼仪课程教学创新的一点思考

2016-09-29喻慧子

求知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实践培养

喻慧子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礼仪课的实践教学重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形成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统一。 本文在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礼仪课程“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创新;礼仪课程;方法;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 创新不足。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显得陈旧与落后,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教育创新为核心,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所谓教学创新,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开展新颖和具有独特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可见,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也是教学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学革新和教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就意味着教学创新要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创造条件。创造了条件,还要发挥其作用,而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选择、改组和利用才能实现,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和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礼仪课程的教学创新

1.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

教学观念指导、制约着教学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势必导致出现僵化、机械、千篇一律的教学实践,也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变成死板教条的“书呆子”,而不是当代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明确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见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不断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才能成为现代创造型人才的“源头活水”。

例如,对于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老师应侧重服务礼仪的训练。教学中就仪态、谈吐、称呼、接待、迎送、会见、会谈等具体课题做深入训练,采用分角色、模拟表演等训练形式,然后再进行整体及综合模拟表演,这样老师可以根据本专业性质特点、本班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单独指导,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对实际操作环节薄弱的学生,班主任可利用自习课时间纠正学生的不得体言语、不正确行为等。

2.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将“消化不良”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启发式、研究式、自学式、专题式等教学法,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在礼仪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演讲。这样做能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细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会被放大,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训练式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应用科学,笔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训练,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讲到站姿、坐姿、行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的礼节规范时,先讲理论知识,然后进行适当示范,让学生了解所讲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纠正不雅行为。同时,还布置一些模拟情景题,如应聘面试、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并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学生对礼仪训练大都很有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颇佳。

(3)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让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或无法控制的局面。

(4)项目式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加以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三、礼仪课程“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实践教学的反复实施和操作,及时总结和升华,提炼出了礼仪课程“四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光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说服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课程日臻完善。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按照不同章节的不同教育意义各司其职,该讲授知识、解释道理时以讲授为主;该掌握技能时以训练或社会实践为主。另一方面要求理论与实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为支持,互相补充,统一教学需要。在具体训练中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在专题讲授时有案例分析讨论、情境模拟等。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不但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还能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灵活。因此,将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是中职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核心。

2.礼仪教育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

(1)讲练式教学。其礼仪教育的理想方式是把讲授知识、模仿练习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礼仪进行综合阐述,通过图片、音像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要求训练学生站、立、行、蹲各种姿势,对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礼节进行规范训练,采用分组练习方法,通过互相观摩、互相纠错实现共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练等需要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加深对礼仪知识的掌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拟式教学。模拟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际场景或情境,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在模拟教学之初,如果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稍加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中相互评价,在实践中提高。在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将模拟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系统性内容,便于学生在整体上全面把握。如在讲授“日常交际礼仪”章节内容时,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境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对每组学生的“表演”进行录像,并回放录像,观摩分析,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礼仪体现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个性特征和综合素质,要使中职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使礼仪的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如在新生进校后的第一学期,学校就在各专业课程中安排了30学时、2学分的礼仪课程,使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系统了解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为促进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学校注重加强礼仪实训,各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礼仪实训内容,以迎宾礼仪、办公礼仪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严格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和自觉性。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特别提出礼仪规范要求,还制定了详细的“学生礼仪规范”,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进行宣讲,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礼仪观念深入人心,将学生的礼仪表现与班级、个人考核挂钩,对不良行为及时通报批评、纠正,对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奖励。每年有一个月或一周作为礼仪月或礼仪周,届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有关礼仪内容的活动,开展礼仪讲座,评选礼仪典型等,这些做法能使学生做到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能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形成了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氛围。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是教学创新的关键

传统教学一贯以笔试成绩定优劣,以往礼仪课的考试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题型基本上采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往往是死记硬背。传统考试方法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了礼仪就能真正懂礼仪,自觉运用礼仪知识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对礼仪课的考试方法做了合理的改进,将成绩考评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30%),二是期末卷面成绩(50%),三是面试考核(2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书面作业、参加活动情况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时,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总结归纳来回答问题,比如“请你谈谈导游人员在工作活动中应注意哪些礼仪礼节”“应从哪些方面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等,这些题目贯穿了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难度适中,是较好的试题。

面试考核中,我们给每一位学生出一道演示题,由学生自行演示设计,回答问题,教师评分。考核内容包括接待客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求职、办公室打电话、组织会务等场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在特定的场景下加以运用,以语言、行为活动是否合乎礼仪规范为标准。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考试时大多数学生举止大方,表达得体,彬彬有礼,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

五、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礼仪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季春,田玉军.公共关系实务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何伟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边一民.公共关系案例评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21).

[5]丁海军.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与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8,(24).

[6]胡 洁.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创新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 (3).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实践培养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