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2016-09-29范炳荣
范炳荣
摘 要: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小学数学的各种法则、定律、公式等数学知识都是要求学生牢记的。本文从激发兴趣、加强理解、传授方法、及时复习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记忆作了论述。
关键词:记忆;兴趣;理解;方法;复习
一、激发兴趣提高记忆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有兴趣的事情容易记忆,兴趣越强烈,就越容易记得牢。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能眉飞色舞地讲出来,表现出很强的记忆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记忆的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在心情舒畅时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注重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以及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学生心情舒畅,快乐学习。学生心情愉快时,他的记忆效率也比较高。其次,将记忆的内容加以改造,使之有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a+b)×c=a×c +
b×c”时, 他在黑板上写“(甲+乙)×
饭=甲×饭+乙×饭”,并解释说,甲和乙共坐在一张圆桌上,他们都要去盛饭,意思就是甲要盛饭加乙也要盛饭。这样改造后,更生动形象,让枯燥的字母式子变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能快速地把它记住。另外,还可以利用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可以巩固和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智力,也可以增强记忆的趣味性,提高记忆效果。
二、加强理解促进记忆
小学数学知识,仅仅靠死记硬背是容易忘记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记牢。学生只有在理解了所学习的内容后,才能把它记牢。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先理解后记忆,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相向行程问题中求两地间的路程,要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 ,学生对于为什么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这点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做个演示,叫两个学生站在两地相向走给大家看,使学生理解:这个路程不是甲或乙单独行走的,而是两人共同走的路程,就要用甲走的路程加乙走的路程,也就是用“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即“(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这样比较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演示就一目了然了,学生理解了就容易记住。
三、传授方法帮助记忆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让他们能自主记忆。帮助记忆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常见的几种。
(1)归类记忆法。就是把同类的事物归在一起,建立一定的联系,记忆的效果就会好。如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在一起,学生就很容易把它们记住。
(2)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的材料编成口诀,形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以提高记忆效果。如教小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可以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尾数长短无所谓,只看尾数最高位,如果够5就进1,否则全部都舍去。
(3)联想记忆法。联想比知识更重要,通过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件事物来进行记忆。例如,从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联想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同样适合于小数、分数加法。联想可以打开记忆的闸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4)图表记忆法。就是通过绘制图表来帮助学生记忆,因为小学生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的,图表记忆法正是利用了小学生这个记忆特点。笛卡尔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图形更容易映入我们的脑海中。”
(5)自我复述法。就是把识记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话,以加强记忆。
四、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复习在记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根据遗忘的规律,刚学完的新知识,其遗忘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复习越及时遗忘得越少。但是重复学习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已经记住的东西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也要针对遗忘的这种特点来进行。刚学过的要多复习,以后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加长。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授课的复习阶段和巩固练习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家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做到强化学生的记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参考文献:
[1]陈碧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J].教育评论,2000(2).
[2]陈玲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J].成功(教育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