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产能的风险与机遇

2016-09-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6年7期
关键词:集中度利用率供给

任泽平

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供给侧改革。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提出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中,去产能位列首要任务。

去产能的紧迫感

产能过剩就是总供给不正常的超过总需求,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小调压力,所以要淘汰僵尸企业,加大产业重组。

过去30多年,凭借人口红利和两次改革,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2012年以来,人口红利消失,投资需求下滑,叠加全球贸易萎缩,造成大量过剩产能,形成无效供给。同时,13.7亿的人口并不缺需求,而是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双十一,去日本买马桶盖、去韩国买彩妆、去澳大利亚买奶粉。

产能过剩状况

1)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散小乱弱”等问题,产业集中度较低。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市场份额为21.3%,前十位的市场份额为41%;而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IEA)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四大煤企供给量占全行业50%以上。2014年,我国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量份额约为36.59%。2015年,我国10大水泥企业熟料产能仅占全国52%。

2)产能利用率低

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6.99%,过剩产能约为4亿吨。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68%,过剩煤炭4.2亿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78%,过剩产能约86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68%。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67%。化工行业,钛白粉产能利用率75%。

3)亏损面广

煤炭行业亏损面达到95%。钢铁行业亏损面达到50.5%,利润总额亏损645.34亿元。水泥行业亏损面达到33%。平板玻璃亏损面近半数。有色金属亏损面达到23%。

去产能的机遇

1)行业并购机会增加

钢铁: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意见表明,在化解过剩产能中,要引导企业主动退出。兼并重组为主动退出的方式之一,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省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

煤炭:针对煤炭企业主体分散,小煤矿过多、上下游融合度弱、利用度低等问题,发改委提出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转型方面鼓励发展煤电一体化,引导大型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参股,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等。

水泥:2016政策推动大企业“大整合”:未来围绕国企改革对央企“做大、做强、做优”的主导思想,占行业40%产能的大企业间整合或在2016年引起行业格局剧变。

有色金属:低效企业退出加速,过剩产能加速剥离。落后产能出清的同时,优质信贷资源和盈利产能有望伴随处置过程向龙头企业集,龙头企业份额提升,需求价格弹性恢复。国内电解铝产能成本差异显著。

从成本角度考虑,以自备电为主的魏桥铝业、信发集团吨电成本低于0.25元/度,吨铝现金成本约8600元/吨,显著低于中铝系0.35元/度以上的吨电成本和约11500元/吨的现金成本。伴随电解铝产能出清,优势电力资源有望向大型集团倾斜,企业成本端具备显著的边际改善。随着中小有色金属采选和>台炼企业退出,大型企业有望整合矿山资源提升矿石自给率。

2)行业的业绩:集中度提高,短期阵痛,中期受益

钢铁:短期来看,预期去产能信用政策将会收紧,钢铁行业形势不会立刻回升,但从中长期来讲改革能够调整行业供需格局,提高产能利用率,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钢铁行业健康发展。产品竞争力强、区域优势明显、现金流状况好、债务负担低的大型龙头钢企或优质企业会脱颖而出。从日本经验来看,兼并重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使重组企业获得了价格主导权,改善盈利水平。

煤炭:2016年煤炭供需两侧仍不乐观,需求侧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区间下限降至6.5%,经济增速仍面临较大下滑压力,预计2016年会迎来本轮供给侧改革阵痛期,此时旧产能在出清而新需求在孕育。

水泥:政策推动大企业之间整合,将会提高产能集中度并产生规模效应。产业集中度提高后,大企业可根据需求变化情况,控制自身产能,使得市场价格保持在一定的利润区间内。需求主要来自于稳定的更新维护需求,较为稳定。集中度提升也会对优化产能结构起到明显促进作用。规模效应将会带来更强的议价能力和能源消耗率,这更有助于成本控制。

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边际变化在于1)供给侧改革淘汰低效企业改善资源配置;2)加速产能出清提升定价能力;3)配套调控措施稳定终端需求。此次改革红利的直接受益者为龙头企业。落后产能出清的同时,优质信贷资源和盈利产能有望伴随处置过程向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份额提升,需求价格弹性恢复。尤其是电解铝行业,由于行业过剩产能出清迫切,整合边际效益明显,需求弹性率先恢复。

去产能的风险

1)失业:约300万人。未来2-3年,约有300万人失业。煤炭和钢铁是去产能和就业的大头,这两个行业总就业人员约为900万人。按照产能下降幅度等于就业人数下降幅度计算,目前中央出台的文件要求是去产能的比例为10%,那么需要解决的就业人员为90万。如果钢铁、煤炭开采、水泥、造船业、炼铝和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降低30%,将会造成300万人失业。

2)拉低2016年GDP:0.4%。去产能10%导致GDP下调约0.4%。根据2015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为0.34及使用线性回归方法估计,如果2016年中国去产能10%,将拉低GDP约0.4个百分点。

3)PPI通缩缓解。随着去产能的实施,落后产能供给减少,稳增长措施加大,物价降幅可能会逐步收窄。

4)隐性不良显性化,但系统性风险较低,局部风险可化解。不良贷款率上升1.1%。煤炭、钢铁、有色和水泥四大产能过剩的行业债务总量约5.4万亿,其中银行贷款2.8万亿,债券1.6万亿,信托等非标约1万亿。2015年四季度商业银行贷款总规模76.14万亿。假定过剩产能企业银行贷款中有30%发生违约,不良贷款率会上升1.1%,到2.77%。而15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仅1.59万亿元。

5)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的概率较低。八部委发文释放“金融支持工业”的信号,尽管我们认为本轮去产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显著,但是流动性支持和政策会起到缓释信用风险急剧扩大的风险,信用风险的上升预计会被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集中爆发引发债市崩盘的概率较低。

猜你喜欢

集中度利用率供给
京津冀县域人口集中度分析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