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与现实重建
2016-09-29王卫平
○王卫平
本期关注: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与现实重建
○王卫平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文化繁荣、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领导等重要问题。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核心问题,体现了对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发展和现实重建。一年后的2015年10月,习近平的讲话公开发表,并以单行本的形式正式出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也同时出台,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根本问题,于是在整个文艺界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讲话的热潮。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界也展开了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阐释,文艺人民性思想这一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中的重要问题又被时代重新托起了。但浏览报刊,我们会发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深度解说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来龙去脉还有所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力图在这方面做点努力,以深刻理解习近平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现实发展和重建意义。
一、历史沿革:文艺人民性思想在国外
文艺人民性思想作为文艺理论的问题之一,它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以及民粹主义,它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是文艺和人民的联系,亦即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在文艺中的反映和表现情况。有人认为文学的人民性这个现代概念,德国学者赫尔德在1778年出版的《诗歌中各民族的声音》中就提出来了,这可能是文学的人民性的最早表述。“卢梭无疑是现代人民理论的创始人。”①但应该说,对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系统阐释还是源于历史上的俄国。18世纪俄国学者拉地谢夫也较早地使用过“人民性”的概念。到了19世纪的普希金在《论文学的人民性》中,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找到了文学的人民性表现,就是民族性的特点和面貌。可见当时对文学的人民性和民族性还没有很好地区别开来。到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批评家,以及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作家对文艺人民性思想的阐释则增多起来,也丰富起来。尤其是别林斯基,从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在论著中多次论及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形成了他的文艺人民性思想。
首先,在别林斯基那里,也曾一度把人民性等同于民族性。后来他看到了“民族的”比“人民的”更加广泛,“人民”意味着底层大众,“民族”意味着人民全体。别林斯基认为“‘人民性’在政治生活和文学里都是一件大事;只不过,和任何真实的概念一样,它本身是片面的,只有和它对立的一面调和起来才成为真实的。‘人民性’的反面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普遍性’。”“只有又是世界性的、又是人民性的文学,才能是真正人民性的文学。”②
其次,别林斯基认为,文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是忠实地描绘生活。他说:“我们的人民性在于描绘俄国生活图画的忠实性。”“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有最高度的人民性;”“如果那生活的描绘是忠实的,它也就是人民性的。”③
再次,别林斯基认为人民性的关键在于具有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还要有人民的世界观。他说“人民的原始的诗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它和少年的生命一样年青而朝气蓬勃,和儿童的语言一样天真而纯洁,和生活最初的认识一样强烈而有力,和美女的微笑一样纯洁而羞怯。”“它充分、真实而生动地道出了人民的精神、性格和全部生活,而这一切毫不雕琢和勉强。因此,幼年期民族的作品永远是年青的、不朽的。”④在《1840年的俄国文学》中,别林斯基进一步强调“文学是人民的意识,它像镜子一般反映出人民的精神和生活;在文学中,像在事实中一样,可以看到人民的使命,它在人类大家庭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从它的存在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契机。人民的文学源泉可能不是某种外在刺激或外在的推动力,而只是人民的世界观”⑤。在这里,别林斯基对人民性的论述是深刻的,今天看也是不过时的。
除别林斯基外,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文学的人民性的阐述并不多,主要体现在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对民间文学的优点的强调以及民间文学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他说:“哪儿激发着人民群众的强力、崇高的情感,哪儿人民在树立着丰功伟业……哪儿就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⑥这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论述是精到的,它道出了民间文学的魅力所在,即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它必须表现人民群众的强力,抒发人民群众的崇高的情感,歌颂人民的丰功伟绩。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永远充满了清新、活力和真正诗意的内容。民间文学永远是崇高的、智慧的……民间文学属于全体人民……”所以,“民间文学总是充满了生命、活力,它纯朴、真实,总是发散着健康的道德气息”⑦。可见,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民间文学赞赏有加,因为它来自人民,属于全体人民,其人民性自然蕴含其中。
到了杜勃罗留波夫,则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民性思想。他在文学批评中明确提出了人民性的理论范畴。他在1858年撰书的著名长文《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是专门论述文学人民性的重要文献。“杜勃罗留波夫认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可以划分为劳动者和不劳而获者两种,所谓‘人民’主要是指劳动者。他说:‘寄生虫的生活是可耻的,只有劳动才能给人以享受生命之权。’他把‘人民性’看作是一个崇高的境界,把‘人民诗人’看作是一个光荣的称号。”⑧那么,什么是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性呢?他具体指出“我们不仅把人民性了解为一种描写当地自然的美丽,运用从民众那里听到的鞭辟入里的词汇,忠实地表现其仪式、风习等等的本领……要真正成为人民的诗人,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必须渗透着人民的精神,体验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站在同一的水平,丢弃阶级的一切偏见,丢弃脱离实际的学识等等,去感受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质朴的感情。”⑨这里,杜勃罗留波夫强调的是要体验人民的生活,体现人民的精神,拥有人民的感情。这和前述的别林斯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文中,他还考察了西欧和俄国文学中人民性的表现程度,认为人民性存在于文学的发展史中,但还不够充分。在俄国文学中,他认为果戈理作品中的人民性成份较多,但不够彻底。他十分看重柯尔卓夫创作中的人民性。在综述西欧文学中的人民性时,他提到了莎士比亚、拜伦、海涅、贝朗瑞等作家和诗人,对贝朗瑞歌谣中的人民性给予高度评价。可以看出,“杜勃罗留波夫关于文学的人民性的见解比别林斯基大大前进了一步”⑩。
不仅如此,他还在著述中体现了文学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和我们今天强调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他的文学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之上的。他能够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人民是国家和民族的“基干”,一切有价值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由人民创作的,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他也对民间文学给予很高的评价。“更为可贵的是,杜勃罗留波夫认为文学要为人民服务,关键是作家要熟悉人民和他们的生活。”这和当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文艺需要人民,离不开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何等的相似。可见,杜勃罗留波夫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是何等的精辟和富有远见,我们今天不能不感到惊异。他把自己称作“文学的人民派”,把实现文学的人民性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俄罗斯,从俄国时期的列夫·托尔斯泰到苏联时期的高尔基等作家也都注重文学和艺术的人民性,认为,人民自己的文学是优美绝伦的,艺术和科学一样要为人民服务。高尔基说:“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涸竭的源泉……”这些思想,今天看来,也都是有价值的,应该珍视。
在马列经典论著中,文艺的人民性思想也是马列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创造历史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与别林斯基处于同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论述文艺的人民性的文字并不多,但他们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由人民创造的鲜明观点已经为文艺的人民性奠定了坚实的根基。马克思认为,自由出版物应该具有人民性,因为“出版物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在各自的出版物中表现自己的精神”。这里所说的自由出版物也应包括文艺出版物在内,它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体现人民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论及“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这也是说艺术和大众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里又一次强调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到了列宁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恩格斯对爱尔兰歌谣的人民性给予肯定,还提出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文艺家,无产阶级在文艺中应有自己的地位。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的人民性思想。他的人民性思想是植根于有别、车、杜、有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等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根基的俄国,因此,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更先进了,也更深刻了。首先,列宁旗帜鲜明地提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命题。他强调艺术“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它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这里,列宁连用了四个“必须”,阐明了艺术植根于人民,要让人民喜爱,要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要在人民中造就艺术家。其次,列宁认为作家艺术家应该为工人和农民创造真正伟大的艺术。他说:“我们的工人和农民理应享受比马戏更好的东西。他们有权利享受真正伟大的艺术。”再次,列宁强调文学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列宁指出,文学“他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列宁的这些经典论述,我们曾经耳熟能详,但又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其实,列宁的上述思想和观点,直接影响了毛泽东“人民本位的文学观”。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者也都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艺人民性的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的讲话,重申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源于人民,社会主义的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无疑也是对列宁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精神承传:文艺人民性思想在中国
和其它许多思想、学说一样,文艺的人民性思想在中国也早已有它的精神体现和创作实例。从儒家的民贵君轻,到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到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也可谓源远流长。但那时还没有文艺人民性的表述和阐释,直到俄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以及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中国开始接受文艺人民性的思想并使之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1年9月,《小说月报》号外《俄国文学研究》出版,里面就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沈泽民翻译的《俄国的批评文学》一文,分别介绍了别、车、杜等人的文学批评。30年代,左联成立后就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周扬等人也翻译过别林斯基的批评论著。40年代,周扬在延安翻译出版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取名《生活与美学》。而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继承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对文艺的人民性思想作了最系统的表述和传达。他把“我们的问题的中心”概括为“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其实不然。”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并清楚地解释了人民大众的具体内涵。对待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毛泽东认为“也必须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毛泽东强调“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为此,毛泽东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至此,毛泽东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因此,毛泽东的这篇《讲话》自发表之后,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的指导方针,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遵循的指针。
1949年7月,在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作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新中国之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一切均冠以“人民”来表述:国家称为“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为“人民政府”;军队称为“人民军队”;法院称为“人民法院”;警察称为“人民警察”……文艺当然也要称为“人民文艺”。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代表解放区所作的报告就以“新的人民的文艺”作为标题,从那时开始,文艺人民性的思想传统即开始形成。
新中国之后的一代代执政党领导人都在承传文艺人民性的精神思想。除毛泽东外,周恩来在1952年到1957年的几次讲话中讲到文艺的人民性。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闭幕典礼上的讲话》中说,戏曲“它之所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由于里面有人民性的东西,有符合人民生活的东西,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可能流传到更远的将来”。1956 年4月19日,周恩来在《关于昆曲〈十五贯〉的讲话》中说“《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1957年,周恩来在谈到地方戏曲时提出要“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保护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者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意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发奋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邓小平精炼地阐明了文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所在、生命所在,也是所有文学艺术工作者发展方向和根本道路,体现了鲜明的文艺的人民性思想。
江泽民在第七次文代会、第六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牢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个真理。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充分认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艺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才会有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才能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也希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在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上,胡锦涛也指出:“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这里,胡锦涛就用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表述,也阐明了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思想。
在文艺家中,郭沫若、周扬、冯雪峰、黄药眠等都解说过文艺的人民性思想。其中,周扬讲的最多,核心是贯彻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强调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反映工农兵的生活,要表现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冯雪峰主要从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中发掘人民性的思想意义。认为从《诗经》到屈原再到杜甫“以‘忧时忧世’的政治愤慨和描写人民疾苦所反映出来的人民性,是丰富而明显的。”到宋以后,“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士大夫阶级服务,并且也为平民服务”。词、散曲、说书、鼓词、弹词、小说和戏曲等发展起来。“这样,从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的概况上看,我们可以说,富有人民性是这些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之一。”这是冯雪峰的结论。最有深度的研究还是黄药眠发表于1953年的长文《论文学中的人民性》。他详细解说了什么叫做人民性的问题,纠正了不少不正确的意见。“比方有人认为某些作品是出自人民之手,因而也就以为它一定有人民性了……从作家出身去判断作品之是否有人民性显然是不妥当的。有些人认为某些作品其所描写的都是一般人民的生活,因此就以为这个作品就一定有人民性了。当然写人民的生活是好的,但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他怎样写法,站在什么样立场来写,如果他写得不真实,不能写出事物的本质,那么就纵使他写了很多人民的生活也还是没有人民性的。反过来,有些古典作家,他写的题材并不是人民,但是他把统治者的面貌和本质,用符合人民的要求和情绪的方法去表现出来,这样他的作品也就成为有高度人民性的东西了。有些人认为某些作品,通俗易晓,利用民间的形式来表现,因此也就以为这个作品,具有人民性了。当然用人民所爱好的形式或为人民所熟悉的形式来表现是很好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他表现了什么思想,这个思想是不是合乎人民的客观需要。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排比式的段落,深刻地阐明了出自人民之手、描写了人民的生活、利用了民间的形式,不一定具有人民性的道理。关键是追究作家作品中所说的人民,“究竟是代表一种什么社会力量,这个作品所发生的客观效果究竟如何”。那么,究竟怎样的作品才算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呢?黄药眠进一步论述了人民性应该包含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作品所描写的对象(人物与故事)是为人民群众所关心,或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第二,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代,作者以当时的进步立场来处理题材,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第三,在所描写的现象范围的广泛,揭露的深刻,刻划的有力,在形式的大众化上表现出来了它的艺术性的;第四,作者在作品中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了当时人民大众的要求、愿望和情绪。这四个特点的界定和解说,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很有价值。
在学者、批评家中,对文艺人民性的研究,在共和国初期就已经出现过。上述黄药眠的文章,既代表文艺家,也代表学者和批评家的看法。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学者对文艺的人民性多有论及,并注意辨析人民性和阶级性的关系,纠正“四人帮”对人民性的诬陷,同时,也注重挖掘古典文学中的人民性内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有关文艺人民性的探讨沉寂了、缺失了,“人民性”远离了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著作,人们对它陌生了、疏离了。这里仅举一例便可窥见一斑,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集体编纂的大型的、影响深远的《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上、下)共计200万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和1982年出版)。其中,在第三辑“文学的社会性质”中专列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收录了马、恩、列、毛、邓以及鲁迅、郭沫若、周扬、冯雪峰、黄药眠等对文学的人民性问题的论述,也收录了俄苏的别、车、杜以及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加里宁、日丹诺夫等对人民性问题的论述。到了2005年,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编辑了该书,文字总量从200万字增至350万字(童庆炳、马新国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新版的《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中将原有的“文学的人民性”改成了“文学的民间性”,保留了别、车、杜以及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对人民性的论述。新世纪以后,沉寂了近二十年的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又被文学理论与批评界重新提起,并再度引起争论。2005至2006年,《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集中刊发了讨论文学人民性的文章,其中,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对人民性内涵的理解,即人民性是指公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底层?人民是否等于公民?人民性与个体性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到了2008年,资深学者、鲁迅研究名家彭定安也重提文学的人民性,他认为,“现今的文学作品,从作为‘人民生活的印记’的要求来说,不免逊色。的确,有相当部分的作品,是背对人民,而转向私心,无关众生,唯吟哦自身;或者是目光所向,帝王将相,兴之所至,皇后嫔妃,笔墨挥洒,豪门贵族……看不见人民生活的影像,听不到人民内心的声音,映不出人民新的形象……总之,不切人民的心”。他呼吁“文学应该具有人民性;作家要为人民而写作。但这一次的重现、重提和争论并没有持续下去,影响也很有限,尤其是在创作中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三、现实重建:习近平讲话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发展到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内涵十分丰富。这里限于题目,仅就其中的文艺的人民性思想的历史继承、发展和现实重建,阐述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总书记从价值观的高度、原则的高度,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为它是关乎成败、关乎人心的根本问题,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有关文艺的人民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把文艺的人民性理论提升到了新高度,增添了新内容,回应了新挑战。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是一个总的思想、总的观点。他还援引列宁说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毛泽东指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说的“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要求的“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胡锦涛强调的“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们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接着,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呢?习近平具体阐明:“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是人民本位文艺观的鲜明体现,它要求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都要以人民为轴心,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创作的动机和目的。为什么要如此?习近平从文艺与人民的密切关系、血肉联系作了具体论述,至少包括如下思想观点:
第一,人民需要文艺。这是唯物史观、人民本位思想的具体体现。文艺创作不能仅考虑为自我,也不能只考虑为上层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着想,因为他们需要文艺,特别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对精神财富的需求更迫切、也更高,文艺就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也是提升国民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的重要载体。
第二,文艺需要人民。文艺为什么需要人民?离不开人民?因为文艺就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是对毛泽东《讲话》精神的继承和延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们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这是对毛泽东《讲话》精神的发展。
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邓小平曾说过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自然要热爱母亲。习近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应该说,在现实的作家、艺术家中,对文艺要热爱人民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和自觉实践行动还是大有人在的,因此,重提文艺要热爱人民,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第四,人民是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一件作品、一部作品的好坏,由谁来鉴赏?由谁来评判?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人民。马克思在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别林斯基说过“读者群是文学的最高法庭、最高裁判。”这里的读者群显然是指人民大众。鲁迅认为文艺并非只有少数人能鉴赏。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是评判作品的三把尺子,缺一不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衡量作品的两个方面,两者要兼顾。其中,市场检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认可程度。
总之,习近平对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对文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的阐述是全面而透彻的,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其理论价值与意义也是突出的,它深深地植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相关的文艺人民性思想理论之中,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理念和精神传统之中。
不仅如此,习近平对文艺人民性的论述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它对于重建文艺的人民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诚如总书记所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形式、技巧的偏执的接受,文艺在一些问题上迷失了方向,产生了一些乱象。习近平在讲话中列举了种种表现。反映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也发生了一些偏差:一是文艺创作不为人民着想,而为自己谋利(名和利),商业化、铜臭气明显,把作品当作追名逐利的“摇钱树”。忘记了人民是衣食父母,缺乏对人民特别是对劳动人民起码的尊重和感情。二是文艺创作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缺乏生活根基,对人民生活的积累、体验严重不足。于是,只能胡编乱写,粗制乱造。打开电视,不断地变换频道,会发现现实题材且具有扎实生活基础的电视剧明显薄弱,细节的失真会随处可见。这警示我们:艺术一定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三是人民大众的真实生活、真实形象在文学艺术中明显缺位。在小说、诗歌创作中,在影、视、剧的创作和改编中,颠覆历史、消解崇高、恶搞经典、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时有发生。而真正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形象、人民的心声和诉求却往往缺失。像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那样关注老百姓、描写普通人、底层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揭示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与挣扎的作品越来越少了。因此,的确应该回归人民,回归生活,脚踩坚实的大地,抒写人民的情怀,重塑人民大众中的先进人物和英雄形象。
由此我们看出,习近平的讲话以及种种问题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将习近平的讲话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相联系、相比较,这是有意义的。毛泽东在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召开文艺座谈会,主要是针对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以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文艺工作者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其它革命工作的关系,以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讲话》中,毛泽东对一系列文艺问题的精辟论述,使之成为几十年来指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纲领性文献。七十二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经济、文化实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自然也出现了毛泽东时代所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可谓恰逢其时和雪中送炭。在讲话中,习近平对新形势下一系列文艺新问题的论述,以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新希望,既实事求是,又高屋建瓴,既面对现实,又着眼长远。这样,习近平的讲话就成为了新形势下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文艺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它对于重建中国文学艺术的人民性、历史性、经典性、伟大性、崇高性,从而用文学艺术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建构中国人民自己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与未来意义。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王晓华《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J],《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
②③④⑤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北京: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75-76页,第68—69页,第96页,第74页。
⑥⑦B·古雪夫《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53页,第154页。
⑨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2)[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84页。
辽宁省社科联重点项目“文艺人民性的创作导向与批评标准研究”(2015lslktzdian-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