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华丽清雅—故宫藏金属胎珐琅器
2016-09-28陈丽华
陈丽华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有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照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添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
珐琅工艺传自西方,但很快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秀的艺术传统的艺术品类。珐琅器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和瑰丽,其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故很长时期内作为御前用器主要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又因得到明清两代皇帝的重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故皇家御用珐琅制品美轮美奂。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难得一见。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有明清两代专供皇帝御用与皇室使用而制造的珐琅器约6000余件,是中国金属胎珐琅工艺发展演变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珐琅器的种类
金属胎珐琅工艺,依其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主要可分为掐丝珐琅、画珐琅、錾胎珐琅和透明珐琅几种。
掐丝珐琅,元代叫做“大石窑”或“鬼国嵌”,今人俗称为“景泰蓝”。其做法是以细而薄的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粘于铜胎上,在其内外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入窑烘烧,重复多次,待器表覆盖珐琅釉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而成。
画珐琅,广州也称“洋瓷”,是用单色珐琅釉料直接绘制在金属胎上作底,再根据图案设计的色彩,用珐琅釉描绘出人物、风景等花纹图案,再入窑经高温烘烧,出窑后经磨光、镀金而成。
錾胎珐琅,又称为“拂郎嵌”,制法与掐丝珐琅相似,唯胎体及器表的纹饰是经过雕镌减地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釉料,再经烘焙、磨光、镀金而成。錾胎起线粗壮,有着庄重而醇厚的艺术效果。
透明珐琅,亦称“广珐琅”,是指在金属胎上或锤揲浮雕,或阴刻纹饰,有的还在阴文图案中贴金、银片,之后涂以透明珐琅釉烘烧而成,常见以蓝、绿、紫色透明珐琅釉为多,亦名“烧蓝”。这种做法是利用珐琅的半透明或透明性的特点,来表现图案因明暗浓淡而产生的变化。
元明两代的掐丝珐琅工艺
中国最早记录金属胎珐琅制品的文献,见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68年)成书的《格古要论》。此书距元朝灭亡仅有21年,所以其中诸多内容应主要来源于元代后期。书中所载“大食窑器”,即通常所称的“铜胎掐丝珐琅器”。据现存实物资料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中国元代后期已有了掐丝珐琅制品,应符合实际。仅以北京故宫现存的部分无款掐丝珐琅制品看,其釉料中有一种釉色纯正、晶莹明透,具有玻璃质感,尤其是墨绿、葡萄紫和绛黄等色釉透明效果尤佳,这种特殊釉料之特征,明代宣德及其以后具款的明清掐丝珐琅,均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准,应是在阿拉伯工匠的指导下使用进口的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像故宫旧藏的掐丝珐琅兽耳三环尊、掐丝珐琅勾莲鼎式炉等,其成色、质地具有这种釉料特征,应是我国元代晚期的作品。这些珐琅制品的造型和图案风格多是按照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制造而成的,同时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阿拉伯风格。
明代传世的铜胎珐琅制品有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两种。从宫廷旧藏的珐琅器看,宣德款掐丝珐琅器水平不低于元末明初制品。这些宣德年款的制品,为识别宣德时期金属胎掐丝珐琅的风格特点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遗存数量较多,其品种主要以日常用器的碗、盘、杯、盒、瓶、罐、盏托等为主,其特点为胎体厚重,掐丝豪放活泼,图案典雅生动,多以浅蓝釉为底色,用鸡血红、宝石蓝、砗磲白、墨绿、草绿、绛紫、矫黄等色釉组成缠枝花卉和云龙戏珠图案等,珐琅釉色纯正稳重,填釉饱满,釉面蕴亮。也有一种稍显灰暗,烧结不够紧密,釉色失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宣德款掐丝珐琅云龙纹盖罐,通体施彩色珐琅釉云龙戏珠纹,色彩富丽。罐体肩部有掐丝“大明宣德御用监造”八字款,在珐琅制品上标明“御用监造”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目前所见我国制造最早的錾胎珐琅器实物,是故宫收藏的“宣德年造”篆书款錾胎勾莲纹小圆盒。此器盒面及器壁均錾刻勾莲纹,錾工粗犷,图案布局疏朗大方,花朵饱满,通体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釉色浅淡失透,稍显灰暗,与同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大不相同,是迄今发现最早有纪年的宫内御用监造錾胎珐琅实物。
现存“景泰年制”款的掐丝珐琅器数量较多,但这些景泰年款的珐琅器中多是利用旧器重新改制而加有景泰年款的作品,还有清代仿制的“景泰年制”款珐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