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2016-09-28刘子宽
刘子宽
【摘要】儒家之“天人观”在中国古代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对中国古代及当代教育事业施加影响。本文从传统儒家天人观中的整体主义观、和谐观、道德修养观三方面入手,客观阐述这些观念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如何对这些教育价值观取精舍糟、继承创新,则取决于我们处于怎样的社会模式以及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关键词】传统儒家天人观;中国教育;整体主义观念;和谐;道德
天人观,源自古人以形而上的方式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依据等终极问题的思考。何者为“天”?《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虽然在此处 “天”被赋予了五种含义,但“天”的根本特性却是不变的,“五义之天”只是“绝对存在”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或曰人们在不同层面上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之属性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者:一者以儒家为代表,予“天”以道德的属性;一者以道家为代表,认为天性无为自然。其中,儒家之“天人观”在中国古代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对中国古代及当代教育事业施加影响。儒家传统天人观根植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模式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治模式与价值观念。在本文中,只分析天人观对中国教育之影响,深层次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暂不做讨论。
抽象的儒家天人观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具体观念:
其一,整体主义观念。整体主义观念来源于传统儒家天人观对天人关系的宏观把握与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本出发点。这一观念将维护社会和谐安宁稳定,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以集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当这种观念体现在教育领域时,便形成传统教育重共性、轻个性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符合集体利益诉求的、统一的评价标准——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作为依据,学生要通过不断“克己”,压抑自身的诉求和能动性,使自身能够符合集体要求,符合统一的评价标准。
当代教育也深受此价值取向影响。一方面,由于重共性,轻个性观念的影响,个体的利益和诉求被压制,致使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只能向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方向发展,独立思考与辨别的能力被抑制。同时,这一观念也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违背,“一套课纲,一个标准”虽能带来整体的稳定感和秩序感,但却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发挥个体潜力,由此造成教学模式的僵化和学生创新能动性的缺乏。但另一方面,以集体利益为依据的教育观念,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和献身精神,去除狭隘个人利己主义思想。于此同时,统一的教学课纲与评价标准,有助于简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推进教育普及,增强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难得的优势。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重视和谐。对“和谐”的追求来源于对整体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实现集体的稳定及规范运转。这就要求教育对外要重视伦理性,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内要培养学生的中庸修养,塑造和谐的性格,使之为人处世做到谦虚、谨慎、低调、淡然。重视和谐的意识在教育领域便形成了重权威,轻创新的传统观念。
人际关系的伦理化,强调等级性和权威性。故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向来是“师尊生卑”的。这种师生关系易造成师生的二元分离:教师被置于教育的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遵从,抑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动性,造成对权威的迷信。而对学生中庸性格的培养,又使其竞争本能受到抑制,不能有效的自由发挥、大胆实践。所提倡的谦虚、低调的性格,又限制了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和新颖认识,遏制其批判精神发展,易使学生形成惰性心理。这些传统教育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战略发展。
但在同时,传统教育观念中无论是对外在伦理关系的重视还是对内在中庸性格的培养,都在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规范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发扬“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准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格观(仁爱、宽容、谦让,等)并抑制自身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社会人际关系及秩序,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其三,重视道德修养。在传统儒家天人观中,天人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一性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关系。《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尽心”的关键为何?仁义礼智也。故坚守儒家道德规范乃是归于本性、把握天性的体现。为了使个人言行符合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必须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由此形成了 “尚德” 的传统教育观念。
这一教育观念片面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抑制人在情感、审美、体质、意志等方面的追求,并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过于重视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而忽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索及对社会现实的考察,造成传统教育在自然科学领域存在明显不足,并造成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分离。当代学生体质底下,缺乏实践精神和探索精神等弱点,都能从这些传统教育观念中找到根源。
同时,在“尚德”观影响下的传统教育理念,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明确教育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而不是成为某一种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标。这一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风俗习惯等,其中的精华更是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在当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社会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在教育中弘扬“尚德”理念,对培养学生道德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道德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尚德” 的传统教育观念中,尤为重视对学生自律、自我修养意识培养,“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等,这也是值得当代教育去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本文并非批判或赞扬传统儒家天人观在教育中扮演的积极或消极因素,而只是客观中立的分析。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下,同一观念对社会的影响是有横向、纵向之差异的。随着中国社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传统社会中更多扮演相对积极因素的教育观念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如何取精舍糟、继承创新,取决于我们处于怎样的社会模式以及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 1976年6月第1版
[2]文雪珊.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及其对当前教育的负面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年第10期
[3]韩丽红.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现代价值——以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为视域[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4]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