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实践困惑及解决对策
2016-09-28董卫国
■董卫国
翻转课堂的实践困惑及解决对策
■董卫国
董卫国,天津市宝坻区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获得全国语文教改贡献奖和全国语文教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或参与国家、市级课题15项,主编或参编教育教学类书籍10本,两篇论文先后获得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年会论文一等奖,发表或获得市级奖论文三十余篇。
翻转课堂2011年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做了倒置安排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所承载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的知识传授与内化颠倒的教学顺序一经传播就迅速风靡全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传入我国后,立即引起国内教育界的热烈反响。但随着尝试翻转课堂的学校迅速增多,各种相关的实践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
一、翻转课堂的实践困惑
(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均,一些教师还不能胜任翻转课堂的教学
1.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技术和设备的革新,也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观念,接受身份的改变。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由主导变为引导,通过引导和答疑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评价理念陈旧,很多教师对于教材的运用,教学视频材料的选择与制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比重等都缺乏整体性把握,以致很难胜任翻转课堂教学。
2.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翻转课堂的实施,获益最大的是学生,对教师挑战最大。它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机智生成、灵活应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及评价的能力,教师总结与分解问题的能力等。然而,很多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不强,在传统课堂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不适应翻转课堂。
3.教师信息素养亟待加强。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录制、编辑视频,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大多数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而已,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及。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制作教学视频相关的系列技能,怎能把握课堂讨论活动,要在缺乏教育信息化素养的教师队伍里推动翻转课堂的改革,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难以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
1.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教学。
学生大多习惯于传统课堂中依赖教师的指导,习惯家长的监控,还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寻求助学服务。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在教学平台上与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以学生具有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基础的。但是,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自控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欠佳,不擅于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2.学生合作意识薄弱,翻转课堂难以顺利开展。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课堂的互动,然而由于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习惯了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学,合作意识淡薄,仅有少部分学生频频提问、发言,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合作效果。
(三)学生的学习环境不能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想要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校,首先要考量是否具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需的技术设备,学生是否具备进行翻转课堂学习的基础。不少学校无论是硬件层面(技术、经费等方面),还是软件层面(思想、管理等方面)尚不足以支持大面积地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和实践。诸如网络速度较慢,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不高,稳定性有待提高,加之上网费用偏高,投入力度不够,相应激励机制缺乏等,致使教学双向交互信息存在“剪刀差”,翻转课堂教学受到限制。还有些学校的平台和资源库功能不全、不好用,这不仅浪费了师生的精力,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和学校都有条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二、翻转课堂的应对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培训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变革课堂教学的信念,建立“课上”“课下”有效结合的整体课程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改革的氛围,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尝试和经验探讨。其次,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掌握信息搜索、加工、处理等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教会教师录制、编辑教学视频,有效使用教学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再次,教师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能敏感地意识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最后,管理者也应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补充各类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其次,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同伴合作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合理分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可以提高教学实效。
(三)建立软硬件平台,保障学习环境
1.建立硬件平台,保障学习环境。
硬件平台方面主要是搭建网络化教学环境,改善基础教学环境(主要是提供多媒体教学设备),优化学习环境,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与后勤保障;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顺应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要求,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应提供相关信息化设备进行教育信息化革新,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
2.匹配软件平台,保障评价环境。
软件平台不仅能向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同时,还能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信息管理、视频控制、学习评估、综合评价、教学统计、学分登记等功能。使用相关功能较为完善的软件平台辅助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化吸收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在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教育所向。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性的觉醒、教师主导地位的转变、教与学理念的变革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翻转课堂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我们既不能盲目跟风效仿,也不能忽视现代技术手段和新的教学模式给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唯有大胆开拓、不断探索,立足本土进行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实践,寻找翻转课堂的最近发展区,让翻转课堂实行软着陆,才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应取之道。
专家评述:
董卫国老师是一位具有丰富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的教研员。董老师是我市宝坻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基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多年的教研工作经验,他构建了“以魅力促个体、以典型促发展、以特色推发展”的教研模式。在语文教研工作中,他出想法、谋思路、敢尝试,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教研成果。
董老师是一位执著语文教改的教研员。他大力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生活化作文教学实验,经常开展既具创新性又具实效性的学科教研活动,使宝坻区高中语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
董老师是一位关注教育教学潮流的教研员。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在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对于这一新兴事物,董老师没有盲目跟风或武断否定,而是通过细致调查与深入研究,理性地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实践层面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建设性,相信会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振京)
·走在成长为教育家的道路上·
董卫国:教育观念的三次飞跃
通过三年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习与培训,我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既有集中培训的观念更新,又有教学实践的成果品尝;既有自主研修的丰实,又有同学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喜悦;既有国内和国外考察的视野开阔,又有“教育家论坛”上全国各地先进教育思想的融合与碰撞;既有课题论文的圆满完成,又有教学主张的成熟定型。“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助我多方面成长,这里我只讲讲我的教育观念的三次飞跃。
一、跳出语文教学转向语文教育
站了二十年的讲台,做了四年的教研员,我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但我的眼睛更多地聚焦于狭义的、初级层面的学科教学,每天乐此不疲地研究教学技巧和方法,研究考试,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揣摩命题方向,探讨高考复习策略与方法,总之,都是在语文教学的小天地里打转转,对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得较少。通过“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集中培训和未来教育家论坛,领略了多位专家的风采,尤其是他们前瞻而科学的教育思想对我的触动是较大的,可以说是强烈的思想风暴。我感到以前的教学和教研只能算是“语文教学”,而不是“语文教育”。深入思考后,我的教研方向也开始了转型:从关注教学与考试转向关注学科发展,从关注学科教学研究转向关注学科教学与育人并重,从关注教法转向关注学法,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核心素养,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向教学、德育并重。在转型中我深刻地感悟到只有具备了语文教育的大视野,才能搞好语文教研。
二、跳出语文教育转向整体教育
2013年10月,“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第三期学员赴南京教育考察。我们深入到江宁中学和金陵中学进行学访,认真听取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走进课堂随堂听课,课后座谈,参观学校校园建设,从中受益颇多,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江苏基础教育的魅力,受到了先进教学思想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理念的洗礼,得到多方面的启迪。考察内化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我真正跳出了语文教育转向关注整体教育,从宏观角度分析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之策。从整体教育的大视角下反观语文教育,会发现当前语文教育中的诸多弊病,这为我的语文教研带来诸多便利,可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跳出国内教育转向国外教育
2014年11月,作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赴澳大利亚教育考察团”成员,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学习培训,我聆听了悉尼和墨尔本的教育专家和部分中小学校长的报告和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了澳大利亚六所类型、特色不同的学校,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学校管理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我亲身感受到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无论是在办学理念、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还是实行多元化高考制度等诸多方面全方位体现了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思想。从此,我对国外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报刊上的域外教育文章,深入研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关注芬兰教育神话。我也清醒地认识到适合国情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西方教育“照搬”到我国可能会水土不服。只有继承传统教育精华,汲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西合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为我更好地开展教育督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剖析教育现象、破解教育难题,我日后的督学工作肯定会游刃有余。
有一种结束叫开始。三年艰辛而美丽的培训即将结束,今后,我将怀揣教育家的梦想,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奋努力,使自己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思考和实践新课程,力争做专家型、学者型的教研员和教育督学。
(责任编辑 张 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