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音色音乐的发展
2016-09-28栾淏琳
栾淏琳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山东 蓬莱 265600)
浅析20世纪音色音乐的发展
栾淏琳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山东 蓬莱 265600)
【摘 要】二十世纪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时代,人们的传统意识受到新观念的冲击。在这个探索的时代,一些作曲家打破了传统的乐音体系和传统的作曲法则,传统音乐中具有结构功能意义的和声与调性逐渐退居次要地位,音色、音响作为新的结构力在音乐中显示出独立的地位。
【关键词】音色音乐;表现特征
一、音色音乐的产生与确立
(一)20世纪之前音色音乐的发展。早在十九世纪,贝多芬便在《第九交响曲》中首次运用了弦乐的“靠近琴玛”演奏震音,之后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的结束段中运用了更为激进的手法——弓杆演奏。这类演奏方式在遵循传统的十九世纪时期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这种对常规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法的探索不仅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音色特征,而且对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在音色的拓展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是音色探索之路的“前奏”。到了印象主义时期,音色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彪西开始在他的管弦乐作品中有意识地将音色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手段加以应用,通过对半音化和声的探索,开始了对传统调性的挑战。
二十世纪之前尽管出现了一系列对音色音乐探索的作品,但都只是利用音色来服务于旋律。创作优美清晰的和声旋律始终是作曲家的最终目的,而音色真正开始受到作曲家的重视,始于勋伯格对调性的解放。
(二)勋伯格“音色旋律”概念的提出。勋伯格在1911年提出“音色旋律”的概念,使音色真正从其他音乐要素中脱颖而出。勋伯格认为旋律的写作应该与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相结合,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乐曲的音色个性,充分发挥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二十世纪管弦乐配器的新发展。
勋伯格对调性的解放,使音乐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告别了过去的共性写作时代,音乐创作从此便不再有严格的理论基础。作曲家通过创作新的音乐语言来摆脱传统音乐的影子,这便促进了作曲家对新音乐的探索。勋伯格对音色音乐的探索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他的学生韦伯恩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更加大胆的探索。
(三)韦伯恩与“点描主义”。点描音乐是韦伯恩对传统作曲手法发起的又一次挑战,他的作品中常会出现许多被休止符隔断的短音和音组,乐谱看上去像一幅点描派图画。这种作曲技法打破了旋律线的走向,取而代之的是在乐谱上看起来星星点点的音符。
点描主义音乐的织体是不收拢的,没有明显的开始,亦没有明显的结束,音乐的发展显示了一种不可预料性。其音乐创作避免了连续的音乐线条和织体,写作中用许多休止符隔断了音乐的连贯发展,听觉上也出现了碎片似的音响风格。听众必须从乐曲中寻找“音点”或是捕捉短小的“色彩点”,然后像视觉艺术一样将其连成线。点描音乐是韦伯恩继勋伯格的音色旋律后对音色音乐的又一次探索,是一种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体验。在音色音乐的探索道路上,勋伯格和韦伯恩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对音色音乐的探索为20世纪的作曲家指引了一条新的创作之路。此后,作曲家的创作不再拘泥于规则和传统,而是把音色作为创作的焦点,使其取代旋律与和声的主导地位,使音乐真正成为了“声音的艺术”。在他们之后又出现了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等,它们共同探索着音色带来的无限可能。
二、新音色的探索方向
(一)对音高组织的新追求。音高的变化与音色的变化紧密相连。当传统大小调解体后,传统的音高组织方式便随之瓦解,导致作品在整体结构上已不再采用传统的曲式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等新的音高组织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当传统的调性瓦解后,新的和声概念被提出,新的音高组织方式随之确立,从此和声不再与功能逻辑有关,音高的概念也真正从传统调性中解放出来,自此音高本身只为乐曲的音响特征服务,不再拘泥于某种和声色彩。为了追求独特的音响效果,音高概念成为作曲家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二)对节奏组织方式的新追求。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在寻找新的音乐语言的同时,节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组织因素。新的节奏模式为音乐本身增加了新的表现力,噪音音乐随即产生。噪音音乐没有固定音高,是二十世纪作曲家在新音色探索之路上的大胆尝试。在失去固定音高的对比后,节奏因素变成噪音音乐中唯一的组织方式,各种新的节奏安排及无规则的重音都成为人们孜孜追求的新的表现方式。为了创造出区别于传统节奏模式的音乐,作曲家运用了各种可以想到的节奏型,甚至是运用不规则的节奏对位,或是运用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惯性进行无规则的节奏创作。这些新的节奏模式在摒弃音高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音色,但这条音色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大胆的尝试没有被大众认可,其理论意义已远远大于艺术价值。
(三)音响素材的突破。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们不断探索和发掘新的音响素材,以扩展音乐表现的领域。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的发展为20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更多的音响素材,从而促进了新音色的发展。
电子音乐的出现扩大了声音的范围和性能,作曲家从此可以利用电声设备和电声技术上的支持,获得他们想要的各种音响材料,使音乐作品的音响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为作曲家打开了一扇可以创造奇异音响世界的大门。
三、新音色的表现特征
(一)发掘传统乐器新的表现力。二十世纪的作曲家常会寻求各种方式来探索新的音响特征,他们常对传统乐器进行再创造,从中发现其新的表现力。调性解放后的西方作曲家已不再满足于传统音色带来的听觉效果,一直在寻求新的音响、新的感官刺激。在对传统乐器的探索中,作曲家首先想到的是发掘乐器本身的演奏潜力。比如:在约翰凯奇发明的预制钢琴中,我们总能感悟到许多新的音色效果。而对于木质的乐器,作曲家常要求演奏者通过敲击琴身达到某些特定的演奏效果。其次,作曲家会通过探索乐器的极限音域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这种对极限音的使用在20世纪中后期的管弦乐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
在新的演奏方式中,人们根本听不到传统的乐音,一系列模糊的音群成为乐曲特殊的表现方式,而这种被精心设计的音色也成为推动乐曲发展的重要手法。
(二)使用新的乐器获得新的发声手段。在二十世纪这个寻求突破与创新的时代,传统乐器给予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已经不能满足作曲家对音乐的渴求,作曲家们希望在对新乐器的开拓与探索中发掘出不同以往的音乐表现力。
经过战争的洗礼,东西方文明开始互相交融、共同发展。神秘的东方文明引起了西方人民的极大兴趣。音乐家们常在演奏中引入东方民族乐器,比如非洲、印度等亚洲乐器便常被用于音乐创作,从而出现了与之前的传统音乐不同的音响效果,这也为东方音乐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作曲家也开始发明新的乐器,用于音乐演奏。当传统乐器已不能够完全表现出作曲家的音乐理念时,他们便开始创作符合乐曲自身特点或是能够表现作品特殊意义的乐器,其目的亦是为了追求独特新颖的音色表现力。但这些新乐器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只是人们在追求音色过程中的试金石,并没有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其艺术价值仍是不容忽视的。
(三)运用新的演唱技法。在重视音响效果的二十世纪音乐中,作曲家把对新音乐的探索延伸到了声乐领域,试图发掘新的演唱方式,促进了西方新人声演唱艺术的发展。
新人声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突破传统演唱方式的新潮流,演唱者往往会模糊歌词,声音仅用来表现某种音响特点,因此模仿成为新人声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声不仅能模仿乐器的发声,也能模仿大自然或是动物的声音。这种特殊新颖的演唱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演唱的一种挑战,而且是对于歌者本身演唱能力的挑战,而这种带有相对难度的新人声不仅为二十世纪的声乐作品带来了新的声音,更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演唱技法,对于声乐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革新。
对新音色的探索是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一次自我解放,他们不仅跳出了传统音乐的束缚,也跳出了规则的束缚,寻找真正标新立异、能够代表时代特征的新音乐。然而创新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标签,它使人们的音乐思维与认知方式都得以转变。尽管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成功的,但在探索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也许,对新音色的探索永远不会停下,也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洗礼,真正意义上的新音色才能成为历史的声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90-02
作者简介:
栾淏琳,女,籍贯:淄博,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