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

2016-09-27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710077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管术中耳鼓膜

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710077)

王 玮  蒋 源▲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

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710077)

王玮 蒋源▲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中耳积液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主题词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中耳炎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患者听力下降,耳室脓液滋生等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炎性疾病,患者多为儿童,近些年患者的年龄范围逐渐增大[1]。分泌性中耳炎一旦发生,对患者危害大,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极其容易造成患者终生性耳聋。常规药物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疾病的滋生,但容易复发,且伴有各类并发症[2]。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1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4例。对照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2~31岁,平均年龄17.63±5.82岁;观察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1~35岁,平均 17.24±5.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所有患者的确诊参照 ≪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2013年版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口服罗红霉素150mg,每日1次;泼尼松片,每公斤体重1mg;以及标准桃金娘油0.12g,每日三次);观察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先将鼓膜沿着前下方纵向切开,并吸出鼓室内的积液,对于鼓室内难以吸出的黏性脓液,可采用蛋白酶4000U和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对鼓室进行冲洗,以达到清洗鼓室的目的。术后还需对患者鼓室内积液细菌进行培养,从而选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进行辅助药物治疗。

3评价标准[3]疗效评价标准:I级(痊愈):患者听力恢复正常,各类临床症状消失,鼓膜恢复情况良好,纯音测听气导阈值下降20 dB 以上;II级(好转):患者听力情况有明显改善,各类临床症状好转,鼓膜基本恢复,纯音测听气导阈值下降10~20dB;III级(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已满一段时间,但仍无好转的趋势。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的64例患者治疗后结果评价I级31例,II级21例,III12例,总体有效率81.25%;观察组的64例患者治疗后结果评价I级52例,II级11例,III级1例,总体有效率为98.4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0.36,P<0.05

2两组治疗后中耳积液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的中耳积液时间10.63±1.82d,复发率为12.50;观察组的中耳积液时间为8.24±1.01d,复发率3.13%,观察组的中耳积液时间以及复发率都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后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0.36,P<0.05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类入侵性极强的中耳炎性疾病,一般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患者腺体肥大,使得中耳压力不稳,出现咽鼓管不通或阻塞而引起的传导性耳聋以及鼓室脓液滋生[3,4]。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头昏耳闷、听力下降等,以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最传统使用的药物疗法,有青霉素、红霉素以及标准桃金娘油胶囊等。对于较为轻微的分泌性中耳炎疾病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当疾病发展到较为严重时,药物治疗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使用药物治疗,一般都会产生有不良反应,同时疾病治愈后很较大复发的风险,因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来说药物治疗并不理想[5,6]。目前,临床上较多使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8.44%明显要高于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81.25%),同时中耳积液时间以及复发率为8.24±1.01d,3.13%,都要小于对照组(10.63±1.82d,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难点是视野不开阔,手术医师无法看清患者鼓室全貌,因此手术操作难以实行。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手术医师可以在内镜系统的直视下,快速的找到需要手术的部位,减少患处进一步损伤,较大程度吸取鼓室内的积液,改善患者疾病的情况[6,7]。同时,还有专家提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可以不受外耳道口的宽度限制,鼓膜开口小,易于恢复,且使得中耳内气压保持在平衡状态下,减少对腺体的刺激,从而控制积液的产生等[8]。

[1]何恒胜,朱姝,杜娟.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9 例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2):122-123.

[2]汤晨,刘收厚,吕凌云.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31-1133.

[3]林毅,黄祖成,何辉.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2):168-169.

[4]许雨洲, 尹治军, 陈旭华.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3, 20(6):306.

[5]吕兰,徐家兔,商黎明,等.鼓膜置管对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J].中国耳鼻喉科杂志,2015,15(1):39-40.

[6]Cai JL,Guan SX,Feng XJ,etal.Effect of grommet insertion under ear endoscopy on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J].Clinical Medicine,2014,34(1):10-11.

[7]曹东方.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J].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1) : 44 -45.

[8]蔡建良,官树雄,冯锡坚,等.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J]. 临床医学,2014,34(1):10-11.

(收稿:2016-03-31)

R764.2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09.055

猜你喜欢

管术中耳鼓膜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