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6-09-27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消化内科榆林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消化内科(榆林 719000)
张 驰 甄海洋
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消化内科(榆林 719000)
张驰甄海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方法对5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77例肠化生组织,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53例异型增生组织,61例胃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活检组织中分别为13.8%, 70.9%,46.2%, 45.5%, 28.3%和21.3%,其中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感染率最高。结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能参与胃黏膜早期病变过程,可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参与胃黏膜的癌变发生。
主题词胃疾病/病理学胃黏膜/病理学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恶性病变大多数是经过腺体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到癌变的多阶段累积过程[1]。其中幽门螺杆菌(HP)的慢性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作为胃癌发生的I级致病因素,不仅是胃癌形成的始动因素而且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这使得人们开始审视慢性炎症感染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幽门螺杆菌参与肠型胃癌的病变演化过程,使得正常胃黏膜从正常状态到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多阶段病理性累积[2,3]。因此,我们通过探讨当地胃黏膜病变类型与HP感染情况,来分析二者的潜在联系。
材料与方法
1材料选择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胃镜中心取材的活检组织,400例患者具有上消化道症状,近期未使用抗生素。其中男216例,女184例,年龄18~82岁,平均53岁,经内镜及病理诊断为正常胃黏膜组织5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7例,肠化生65例,异型增生53例,胃癌61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知情同意书。所有的组织都进行HE染色,有两位专业的病理科大夫,进行判读染色结果。
2HP检测方法所有患者都做相应的HP检测,利用14C 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方法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HP阳性结果判定:①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1块,置于试剂盒中(广州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观察5min,溶液一半以上变为红色者为强阳性(),一半变为红色为中等阳性(),一半以下变为红色者为弱阳性(+),仅在标本周围有淡红色者为可疑阳性(+/-),溶液中未见红色产生为阴性(-)。②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14C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使用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14C-UBT检测仪,结果≥100dpm/mmol CO2,判读为阳性。
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计量指标用t检验,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 果
1不同胃黏膜病变与HP感染的结果见表1。正常胃黏膜,Hp的感染率最低,为13.8%,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组织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异型增生胃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感染率最高(70.9%),随着胃癌癌前病变的进展(肠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其感染率有所下降,到了胃癌阶段,感染率进一步降低。
表1 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癌前病变及
2癌前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性见表2。
表2 癌前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性(n)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癌前病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纯从阳性感染组分析,随病变程度加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性明显降低(P<0.05)。考虑到样本例数太少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需要再进一步扩大样本例数的前提下,进行大样本验证癌前病变的累积程度与HP的感染率关系。
讨 论
胃癌的发生,一方面与HP的根治与感染密切相关,同时由此产生的多阶段多基因的异常改变,这些基因的失活或者活化,反映胃黏膜损伤与增殖的情况,参与胃黏膜的早期恶变。HP感染,被认为是参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感染和另外的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胃黏膜的累积性损伤,使得胃黏膜处于过度增殖状态和具备恶性转化的能力。
受HP的长期感染,大量菌体和毒素的有害刺激,可能导致胃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如出现肠化生,异型增生,此时细胞发生质的改变,细胞糖脂受体的减少或者缺如,开始不适合HP的定殖与生长,所以在肠化,异型增生组织中HP的感染性降低。 在胃黏膜黏液屏障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很容易激发损伤,而这就会另一方面使得机体以抗损伤继续促进胃干细胞的过度增殖,可能造成异常的不稳定性,引起细胞的缺陷性累积,导致胃黏膜的恶性演进。
在正常状态下,胃黏膜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以确保胃黏膜的正常黏膜屏障。HP感染不仅可以诱导细胞的异常增殖,而且也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HP阳性感染者较阴性者可明显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根除HP后胃黏膜细胞凋亡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4]。在胃炎晚期,随着腺体萎缩的加重和肠化生的形成,HP数量有部分减少,致病能力有相应的下降[5]。
胃癌的发生是环境、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大量研究表明:HP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癌前演进和胃癌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方面,运用传统三联或者中医辨证后使用中药方剂组方来改善胃黏膜微环境,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黏膜的进一步破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转归作用[6]。
[1]Sam M,Mbulaiteye-Michie H, Emad M,etal.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lobal gastric cancer burden[J]. Front Biosci, 2009,14: 1490-1504.
[2]GonzalezCA, Sala N, Rokkas T.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ic aspects[J]. Helicobacter,2013,18(Suppl 1): 34-38.
[3]Epplein M, Zheng W, Li HL,etal. Diet,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pecific infection,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among Chinese men[J]. Nutr Cancer, 2014,66(4): 550-557.
[4]Bauer G, Bereswill S, Aichele P,etal. Helicobacter pylori protects oncogenically transformed cells fro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ediated intercellular induction of apoptosis[J]. Carcinogenesis, 2014, 35(7):1582-1591.
[5]Targosz A, Brzozowski T, Pierzchalski P,etal. Helicobacter pylori promotes apoptosis, activates cyclooxygenase (COX)-2 and inhibits heat shock protein HSP70in gastric cancer epithelial cells[J]. Inflammation Research, 2012,61(9): 955-966.
[6]苏文台, 孙薇.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10):1318-1319.
(收稿:2016-03-28)
R57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0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