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声音
2016-09-27
作家声音
●格非称《望春风》的写作是对乡村作一次告别
格非日前谈到写作《望春风》的缘起时,说:这部作品我想了很多年。过去村子里有河流、有庄稼,每次回到村庄,感觉村子是永远不会变的,它的存在不断印证着家的感觉。村庄拆掉后变成荒原,和丘陵地带连在一起,没有任何标属。我决心要写一部小说,就从五六十年代写起。如果不写,用不了多少年,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的人也许不会知道,长江腹地曾经有过这些村子,有过这些人,这些人和这片土地曾有过这样一种关系。从那之后我每次回家都做一些笔录,主要是找父母、以及他们同一时代的朋友们聊。格非说:《望春风》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是大规模地描写乡村生活。乡村已边缘到连根端掉,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的家乡仅存在我记忆之中。日本学者柄谷行人说,只有当某个事物到了它的终结之时,我们才有资格追述它的起始。我想,即便中国的乡村生活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它对我来说,是彻彻底底地结束了。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换句话说,我个人意义上的乡村生活的彻底结束,迫使我开始认真地回顾我的童年。不过,这部小说从内容上来说完全是虚构的,你当然也可以把这种追溯过程理解为我对乡村的告别。
●苏童重新解读“乡土文学”
苏童日前在南国书香节现场与读者交流,重新定义“乡土文学”。苏童说,他更愿意把“乡土文学”中的“乡”解读成作者的故乡,而非简单的乡村概念。苏童笑称,他从小在城市长大,并不是一个在农村长大、以农村为题材为主修的作家,但乡土是滋养一个作家最大的粮仓,作家在哪里出生,会用文字反哺哪里。苏童说,“乡”可以是乡村,这是一个依旧成立的命题,但如果要让这个词在作家作品中释放出更大的能量,那么要把这个字解读为“故乡”。在1988年出版的《1934年的逃亡》这部小说中,苏童第一次提到了“枫杨树乡村”。“那是10岁那年一个孩子在串亲戚时对一个岛的仅有的印象,用了很多的想象。”苏童回忆说,这个“乡”更多糅杂了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在今天的中国,城镇化日益发展、人口迁徙日趋活跃。在苏童看来,如今的“故乡”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流失、位移。苏童表示,农耕文明的浪漫并不能支撑很多文学艺术的创作。一头耕牛、一个农夫、夕阳西下,这些传统的乡村美学概念已经完全不能支撑作者所需要的文学的所有内容,所以必须要重新定位。“真正在乡村的人不考虑文学,而故土问题、乡土问题正是这些远离乡土的、远离土地的人在思考,用一个回望的姿态在叙述。”苏童感慨。
●迟子建自称年过五十依然痴迷于文学是她的福气
迟子建日前在授受采访时说:创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过了五十岁,依然痴迷于文学,还有许多要表达的,这对我来说就是福气。我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这三部长篇其实是很难对比的,不能说谁落后于谁,也不能说谁超越了谁,因为它们气象大为不同。写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笔触在青山绿水和茫茫飞雪中游走,风雨雷电是它的“魂魄”;写作《白雪乌鸦》,我“遭遇”了百年前的哈尔滨大鼠疫,书写灾难中的人性微光,有如每天在与亡灵对话,说不出的沉重。到了《群山之巅》,我的笔伸向现实的泥淖,伸向人性荒寒之处,我笔下的龙盏镇,在那个阶段就是我心中的“神庙”,蒙冤的,洗罪的,纷至沓来,所以这部长篇对我挑战最大。当被问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纯文学似乎越来越受到了青年读者的冷落时,迟子建说:如果说文学是块蛋糕的话,那么以前这块蛋糕是放在一块盘子中,现今新媒体的兴起,蛋糕被切掉了一部分,放在了另外的盘中而已。做蛋糕的人不要考虑有多少人分吃它,只管做好你的蛋糕就是了。如果有一天无人分享,自己享受也是一种福气吧。青年人应多读经典书,它们就像便宜的老处方药,非常有效。未来的文学世界一定是青年人的,但是打文学的天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阿乙称庸俗的情感是目前文学的大敌
作家阿乙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不喜欢加缪的《鼠疫》,而迷恋于他的《局外人》,因为前者的伟大或者说责任感,出现了空洞感。我相信是难度迫使很多作者在写善时止步。文学得向高智商、受过高等教育的、拥有更高智慧的人,敞开大门。我之所以崇拜上世纪的先锋一代,就在于他们相比较于前一代展现出更高一层的智慧。要让文学重新变得更雅,更具有一种贵族气。而不是在那些底层文学、打工文学、接地气文学、痞子文学、夫妻之间互相背叛又终于原谅了对方的文学,这中间打转。庸俗的情感是目前文学的大敌,一些情感连鬼都不相信,但是因为在目前的文坛比较认,便大行其道。这让我想起别人传来的一个可能不存在的段子,说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结束了现场访谈,来到幕后,和同事击掌,耶,又煽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