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石溪:人类有兽性,动物有人性

2016-09-27冯嘉安

中外文摘 2016年16期
关键词:母猴沈石溪斑羚

□ 冯嘉安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 □ 夏殷棕 编译

沈石溪:人类有兽性,动物有人性

□ 冯嘉安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认为,人兽同源,动物并没那么简单,它们身上流露着人类自以为独有的灵性;人类也没那么崇高,他们身上充斥着自以为已经退去的兽性。

一声清脆的猎枪声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响起,母猴和它怀里的孩子应声从树上掉下来。

“快!去看看!”沈石溪跟着经验丰富的傣族老猎人跑向母猴坠落的草丛。循着血迹,老猎人和沈石溪用枪管拨开茂盛的灌木,看见一只血淋淋的猴子,一手捂着自己中枪的腹部,一手抱着年幼的小猴。

老猎人不敢轻视猎物,一直用猎枪指着猴子,生怕它还有力气跑掉。就在这一刻,母猴抬起那只捂在腹部的手,拨开老猎人的枪管,然后直摇手。沈石溪说:“它好像在说不要伤害它的孩子。”

母猴的灵性让他们震惊。老猎人说:“走吧,我们不打了。”他们心有余悸地离开森林,头脑里回旋着母猴拨开枪管摇手求饶的一幕。

1969年到1986年的17年间,沈石溪在动物王国西双版纳插队,跟着猎人们出入森林打猎。这段经历给沈石溪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1978年创作第一部动物小说《象群迁移的时候》开始,沈石溪写了几十部合计500多万字的动物小说,因此被冠以“动物小说大王”之名。

“当地农民,一方面在打猎,一方面对动物充满敬畏。他们把牛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如果要杀牛,先举行仪式,给牛披红挂彩表示尊敬。他们崇拜动物的生命力,山寨里面的门、家里面最好的柱子,都会用牛的骷髅头或者大象的腿骨来装饰。”

在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沈石溪觉得,城市人缺少真正跟动物接触的机会,对动物灵性的一面、智慧的一面了解得比较少。城市人把动物人格化了,爱动物被狭义成爱宠物。

“动物分很多种,例如野生动物、观赏动物、农产动物、工作动物、伴侣动物等。城市里的人,主要是接触伴侣动物,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陪伴人类,慰藉人类的孤独。宠物实际上是异化了的动物,例如宠物狗已经失去了很多狗的功能,不可能在野外生存。它们是通过对人类取媚邀宠、阿谀讨好的奴性来生存的,这也是人类希望宠物表现出来的特性,城市人不可能像深山老林里的人们那样,对动物充满敬畏。”

“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

初中的学生在课本里读到沈石溪这篇《斑羚飞渡》时,会好奇:斑羚是否真的这样踩着同伴作“垫脚石”,就能跳过山涧?语文老师在忙着帮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和提炼中心思想,他们也许很难想象,沈石溪跟着猎人上山打斑羚的时候,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猎人上山打猎,最喜欢打斑羚。因为斑羚肉很美味,它们也不具备反抗能力,而且它们成群出现,打起来收获很大。”农闲的时候,西双版纳的猎人就会召集起来,几十人一起上山打斑羚。每当发现猎物,猎人和猎狗会把斑羚团团围住,逐一开枪屠杀,直至赶尽杀绝。

沈石溪亲眼见识过斑羚的跳跃能力,轻松一跳就是好几米。也亲眼看过,如同《斑羚飞渡》中所描写的,跳不过悬崖的小斑羚,踩着老斑羚的背跳过去。沈石溪说:“写这篇小说时,我有一种感觉:弱小的生命生存得很艰难,它们需要像传递火炬一样,一代代传下去,永远不要熄灭。我希望能借此唤醒人类的良知,不要再屠杀这些动物。”

如今沈石溪成为畅销书作家,卖得最好的《狼王梦》销量更突破400万册,当中不少读者是中小学生。63岁的沈石溪现在常常走进中小学校园,给孩子讲动物的故事。

“我到很多地方讲课,都重复这样一个观点: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花很多的钱,让小孩到最好的学校读书,让他们周六日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我认为除此以外,还应该花少量的钱,让孩子从小饲养一两种动物。饲养动物要喂食,要清扫,要倾注爱心,这是一种很直观的生命教育,让孩子学到责任心和爱心。也让孩子在对比中知道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在沈石溪看来,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沈石溪觉得,很多动物的行为,其实跟人类是一样的。

“例如人类有领土意识,一个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很多动物也会有领土意识,领土对动物来说就是生存圈,没有了领土就不能生存。像有些豹子跑到其他豹子的领地,肯定会发生强烈冲突,甚至生死搏杀,它们誓死保护自己的领地。人类的国家之间会有界碑,把领地标示起来;动物也会用毛发、排泄物等作为领地的界碑。”

在家庭问题上,很多动物会有团体意识、家庭责任感。“有些很弱小的鸟,平时看到人躲都躲不及,但发现有人进入它们居住的区域,就会主动攻击人。有经验的猎人会提醒我们:‘这条路肯定有它们的窝,为了保护后代,它们才会这么主动攻击人。’这就是动物界里护幼的本能。”

与其说沈石溪笔下的动物被拟人化,倒不如说,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身上还是带着动物性的影子。沈石溪认为:“人的行为,有些来自社会的伦理和道德,有些则来自生物的基因和本能。”

现在一些企业也在管理上“拟动物化”,把“狼文化”引入企业管理就是一个例子。沈石溪说:“狼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企业为了彰显凝聚力,要求员工拥有狼的精神。狼是一种中型猛兽,一只狼可以对付一只兔子,但对付稍微大一点的羊已经很吃力,更不用说对付牛之类的大型草食动物。生存形态决定行为,所以狼必须以群体形式互相配合、团结协作,这样才能猎杀大型的动物。但狼是很复杂的动物,除了团队精神以外,也有尔虞我诈、凶残成性的一面,所以不能过分宣扬狼文化。”

动物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们身上流露着人类自以为自己才有的灵性;人类也没有那么崇高,他们身上也充斥着自以为已经退去的兽性。沈石溪是个作家,不是动物行为学家,他写动物实质上是在反观人类。

(摘自《新周刊》2016年第11期)

把鸡放入桶中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 □ 夏殷棕 编译

傍晚时分,约翰和玛丽亚走在乡村小路上往家赶。

“我特别害怕,约翰。”玛丽亚说。

“你害怕什么呢?”约翰问。

“我害怕你会吻我。”

“你看我两只手都提着桶,而且每只胳膊下还都夹着一只鸡,怎么好吻你?”约翰说。

“我担心你会把鸡放到桶里,然后吻我。”

其实更多的时候,别人对我们所做的事情,往往是我们要求别人对我们做的。

咋找个这样的

今天头一回带女朋友见家长:“妈,这是我女朋友。”

我妈打量了女朋友一眼说:“你咋找个这样的?”女朋友瞬间脸色就变了。我赶紧打圆场:“妈,她是我女朋友,说话客气点,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没想到,我妈拉过女朋友说:“闺女,你这么漂亮,你咋找个这样的?”

一哥们跟媳妇离婚了,媳妇给了他一张字条,上面写着:145×154÷DR。这哥们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才整明白意思原来是:一事无成一无是处的人。

猜你喜欢

母猴沈石溪斑羚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与作家面对面(五)——沈石溪讲座纪实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初见沈石溪
跨越物种的母爱
斗猴
《斑羚飞渡》“飞”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