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行英语实践课程的评价与再设计

2016-09-26李佩纹黄蓉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再设计课程评价

李佩纹++黄蓉蓉

【摘要】《飞行英语实践课程》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在飞行训练阶段的一门选修课程。课程暂无指定教材,教研室根据飞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计了临时性的教学内容及计划。本文尝试对此课程现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设计,以期进一步完善这门实践课程。

【关键词】飞行英语实践课程 课程评价 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17-02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在进入初中教机训练阶段,会接受《飞行英语听说》、《飞行英语口语》两门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同时,教研室根据学生当时的英语水平,增设《飞行英语实践课程》一门选修课。选修课程暂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课时。教材的选择,内容的拟定以及课时的安排均根据训练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目前,《实践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针对进行飞行训练不久的“新生”,也可称为阶段一学生。这一部分学生一般已有数个月没有接触专业英语,不论是日常英语还是专业英语的词汇量都急速下降,并且因为长时间没有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很难进行英语对话。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研室安排的实践课程为语音及听力训练。另一部分学生是已经修完飞行训练阶段的必修课程《飞行英语听说》和《飞行英语口语》,即将参加航线考试和PEPEC考试的学生。也可称为阶段二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才进行过系统的专业英语训练,对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较好,口语方面多数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对话。他们一般来说会在两三个月之内参加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等级测试(PEPEC)。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研室安排的实践课程为PEPEC900句陆空通话复述。当前的《飞行英语实践课程》,其教材、教学内容和课时都仍处在摸索阶段,因此,这门课程的评价及再设计显得颇为重要。

一、飞行英语实践课程的评价

就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来说,针对阶段一学生,课程目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为几个月未上英语课,未进行口语会话练习的学生找回英语学习的状态及氛围。二是为后面的高段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发音和听力基础。因此,第一阶段的实践课程并非飞行英语教学,而是更为基础且宽泛的语音、口语、听力练习,教学目的主要为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敏感度、熟练度,巩固学生的发音基础,纠正其语音语调。第二阶段的实践课程则更类似于应对PEPEC考试的考前辅导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PEPEC考试的各项题型,同时,对PEPEC考试的难点陆空通话900句复述进行专项辅导,以期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可见,两个阶段的课程教学目的是清晰、明确的,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两个阶段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第一阶段教学内容大致分为:语音基础,课文学习,英语会话。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切斯利·B·萨伦伯格(Chesley B. Sullenberger)著,杨元元翻译的中英文对照版《最高职责》(Highest Duties)。这本教材属于自传体的撰写体例,文风简洁流畅,英文的难度适中,文内涵盖大量飞行术语。在每周6个课时的教学中,教师用2个课时进行语音基础,如音标、发音规则的讲解,4个课时用于教材内容讲解以及学生对课文的听力、朗读、背诵、对话练习。课程的教学周数目前为8周,每周覆盖课本的一个章节。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所选用教学材料为民航局飞标司于2014年8月发布的《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考试900句》PDF版以及ICAO教研室归纳整理的《分级版900句》。课程目前定为30个课时。内容从易到难,从词数最少的2词句子到17词句子。根据句子长度、难度、高频词、关键词进行教学。从当前的教学内容来看,第一阶段教学内容较为丰富、繁杂。既涉及了语音、口语的内容也涉及了阅读、听力方面的内容。《最高职责》全书共19章,330页,在规定的课时内只能够挑选部分章节,部分段落进行讲解及练习,因此,学生可能对自传体的课文内容感觉脱节,因为每周所学段落跳跃性较大。另外,语音部分和《最高职责》的课文部分无法完全融合。例如,语音部分在讲解不完全爆破,连读等发音规则时,课文的段落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应所讲语音内容,造成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最佳。第二阶段教学内容清晰,明确,针对性、操作性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帮助较大。但第二阶段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就教学方式来说,第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对比-认知-听说的教学方式。语音基础部分,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对比、练习,掌握发音要领,同时纠正其错误的发音习惯。让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口音背景的学生互相分析各自的发音问题,通过不断的对比、模仿、反复练习掌握基本发音规则。在课文学习的时候,将每一次课前半段所讲的发音规则、技巧付诸实践。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跟读、背诵等方式进行教学。第二阶段主要采用传统的翻译-讲授-认知教学方式。通过对句子中高频词和关键词的讲解及对整句话意思的梳理,加强学生对这些陆空通话语句的掌握,并辅之以大量的跟读、背诵练习。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方式目前来看基本上适应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不过教学方式显得较为传统,创新不足。

最后,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的反馈。《飞行英语实践课程》的两个阶段课程分别是作为《飞行英语听说》与《飞行英语口语》两门必修的课程的引入及后续课程。第一阶段课程结束后,教师可明显感觉学生的语音有所改善,特别是一些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学生会有意识避免。而且,学生对口语、听力的敏感度也有所提升,课文中出现的飞行专业词汇经过巩固后在学生记忆中更加牢固。学生普遍反映,对于发音中以前没有注意的细节现在会更加重视,之前很久没接触英语的生疏感也逐步克服。第二阶段课程结束后,学生对于上课要求掌握的900句陆空通话语句更加熟悉,虽不能全部背诵,但是对其中的高频词、关键词基本掌握。而根据对上课学生PEPEC考试的跟踪记录,班上学生第一次考试过3级的比例超过一半。这都说明实践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飞行英语听说水平、PEPEC考试应考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飞行英语实践课程的再设计

基于以上对《飞行英语实践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笔者尝试对课程进行再设计。首先,针对,第一阶段的课程,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统筹,避免之前出现的零散现象。《最高职责》这本教材可以先在第一次课给学生介绍全书的整体梗概及脉络,然后每次课梳理作者叙述的线索,使之后的选段学习不至于出现内容理解上的跳跃和脱节。然后在如何把语音基础训练与课文内容结合方面,可以将课文选段中符合本次课所讲语音规则或发音技巧的单词、词组挑选出来,比如,将失去爆破的单词或失去爆破现象频繁的句子摘录出来,将需要连读的词组或连读现象频繁的句子摘录出来,供学生反复练习后,再进行整段讲解和朗读。每次课结束之后,布置相应的语音作业,如口语问答,朗读,造句等,通过微信或其他英语学习平台提交语音作业,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并保持其语感。为了让学生有动力完成作业,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作业完成情况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基础较差学生进行帮助和辅导。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或者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补交额外语音作业,或者在课前、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单独进行练习。

针对第二阶段的课程,笔者认为需要改进现在的纯900句陆空通话讲解复述的上课模式,例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模拟陆空通话的内容。这两种题型相关性较强,都属于通话类题型,可以融会贯通,并且模拟陆空通话可以作为900句教学的实战演练。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课程虽然主要是为学生PEPEC应考设计,但单纯的讲题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持久性。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通话内容融入集体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30个课时中,每10个左右课时学习之后可以组织一次测评。测评既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也可以给学生一定压力,促使他们在每个学习阶段进行自我检验,查漏补缺。另外,教师选取的分级版900句中的4级难度及以下的句子一共有721句,30个课时不可能全部覆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取舍,总结出学生易混易错的句子并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专门练习。

《飞行英语实践课程》虽然是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但它既是对《飞行英语听说》、《飞行英语口语》课程的引入,也是对学生进行PEPEC考试的考前辅导,因此,在学生飞行训练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课程还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目的、内容、方式还没有完全成熟,本文也希望通过对课程的评价及再设计为实践课程的完善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华妮. 任务型教学法在陆空通话教学中的应用[J]. 小作家选刊,2013(8).

[2]刘敬钰. 航空院校飞行英语课程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12).

[3]切斯利﹒B. 萨伦伯格 著, 杨元元 译. 《最高职责》[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

[4]徐舒. 民航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0).

猜你喜欢

再设计课程评价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