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大学生“全测工作”问题及对策

2016-09-26陈洪诚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摘要:“全测工作”对新形势下广西推普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百色学院“全测工作”实践,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全测工作”遇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新建本科院校 壮族大学生

广西提出从2014年起实施全体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此项工作简称“全测工作”。“全测工作”将进一步加快广西推普工作进度。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31.39%,居于首位。广西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在校生以壮族学生为主,如河池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百色学院更是接近80%,他们主要来自左右江革命老区老、少、边、山、穷、库(区)各县乡镇及农村地区。壮族大学生普遍存在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问题。如果不很好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将严重拖学校“全测工作”的后退,对他们就业,乃至一生都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以百色学院为例,分析了壮族学生在普通话普学习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以期从一斑窥全貌,对其他同类院校起到参考作用。

一、壮族大学生在“全测工作”中的问题

1.整体基础差

壮族地区以壮语作为交流工具。壮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前,普通话水平整体低。在大学系统接受普通话训练中,由于受母语迁移影响,习得很困难。2014年,我校组织全体新生入学第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壮族大学生能达到二乙不足10%。

2.自卑心理重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滞后,使用带有浓重方言的的普通话,使得壮族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习普通话感到很吃力,进步缓慢,多次测试仍无法达到等级要求,情绪低落,自卑心理负担加重。

3.普通话教学无法全覆盖

广西自治区语委有关文件要求,师范类院校从2014级新生起实施“全测工作”,其他院校从2015级新生起实施。据了解,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因师资问题,普通话课程无法面向所有专业开设。普通话教学只在师范类专业开设,这将影响其他专业壮族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4.教材、教师指导上的不足

测试试卷第四题是说话题,最能考量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也是壮族大学生的“硬伤”。目前,广西统一使用卞成林教授主编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智能测试版)教材。该教材用大量篇幅介绍语音、词汇与语法,对命题说话介绍仅仅3页纸,只列大纲(题目),缺少具体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少,甚至一言带过。

二、解决壮族大学生“全测”问题的对策

1.加强测试队伍建设

随着“全测工作”的实施,普通话水平教学与测试任务日趋繁重,需要不断加强学校测试员队伍建设。测试队伍包括普通话任课教师、测试站管理人员和测试评分员。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编制受地方管控,很难引进专职测试员,应立足校本培养。一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职教师考取测试员资格。结合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建议把获得省测员、国测员资格证书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享受应有的津贴。二是鼓励测试管理人员通过自学、培训交流、科学研究等,提升业务能力。百色学院在推行“全测工作”中,安排11名具有省测、国测员资格从事党政岗位工作的人员担任普通话教学训练任务,一肩双挑。同时,聘请当地电视台和电台等5名主持人担任普通话教学任务或辅导工作,基本满足当前普通话教学需要。据了解,有些新建本科院校通过选拔普通话水平高的学生进行培训,然后让这部分学生担任后进生的训练辅导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应解放思想,想方设法通过多渠道和多举措加强测试队伍建设。

2.坚持课内教学课余训练并重

提高壮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课堂教学和课余训练同样重要。课堂上,要防止“撒胡椒面”,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教学训练,从重理论轻实践向提高学生口语水平转变。改革教学方法,把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编入不同授课班级,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外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在课余训练方法上,有的学校开设普通话培训班,给落后生“开小灶”;有的组建普通话社团,借鉴英语角做法,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有的把普通话训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演讲协会、文学社等社团推普骨干的作用,如百色学院中文系一年一度的“春语”诗文朗诵比赛,至今已举办了17届,“秋思”辩论赛至今也已举办了8届。学院还通过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演讲、朗诵、辩论等进行技巧培训,营造了课余 “说普通话”浓郁氛围。

3.培训测试结合

“全测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新生入学测试,及早找到病灶,好开出“良方”。因此必须遵循“以测促教,以测促学”原则,把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结合起来。规定教师除了完成普通话教学外,还要完成一定量评分工作。教师要了解考生测试情况,对每个考生失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改进方案。把测试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绩效考评目标,每年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考评工作,用学生通过率来评判教学质量,对没有完成年度测试任务的测试站管理人员,适当扣减其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

近年来,百色学院贯彻以测促教,以测促学方针,对测试人员产生了较大触动。对壮族大学生来说,通过测试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有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并把这一要求当成“硬任务”,学习普通话的热情空前高涨,普通话课成了全校的热门课程。

4.加强心理调控

据多年组织测试实践发现,造成壮族大学生心理负担的主要因素是说话题。说话题最能考察应试者普通话面貌。很多壮族大学生测到说话题时,不自信、紧张的心理最容易暴露。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教材对说话题的讲解寥寥,作为教师,在教学和训练指导上必须下足工夫。认真总结自己评分工作,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要教会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组织语言材料,如何控制说话时间。平时多加强说话题模拟训练,点评出每个学生的得失,使学生心中有数,查缺补漏。作为测试管理人员,在组织测试过程中,既要严格照章办事,也要创造有利于壮族大学生正常发挥的应试环境,如考生在10分钟准备中,管理人员要善于换位思考,态度要亲和,提醒他们在准备时间就抓紧确定说话内容,厘清说话顺序,如何避开自己语音、词语和语法上的缺点等,使得应试者在关怀气氛下从容应考。

综上所述,推进“全测工作”,加快提高壮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确实需要创新,综合施策。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实践,壮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从2016年上半年4214名学生测试成绩看,一次性达到一乙为0,二甲13.5%,二乙43.6%,三甲21.4%,三乙6.4%%,不入级15.1%,失误率(机子评测失败)为1.6%。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S].2014.04.25

[2]广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dfrkpcgb/201202/t20120228_30385.html

作者简介:陈洪诚,1968—,男,广西百色人,百色学院讲师,语委办兼测试站人员,研究方向为普通话测试理论研究与教学。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