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课程规划与实施

2016-09-26张伦超

现代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选择性分层基础

■张伦超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课程规划与实施

■张伦超

所谓分层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一定标准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让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当下的分层教学普遍为“学前分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经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本文所提及的分层教学为“选择性学习”,是学生学完某单元进行科学的评测后并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分层,是“学后分层”。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的教学关注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试验教学表明,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的教学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的教学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一、个体差异的分类及“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与学习有关的个体差异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是指表现为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即被加涅称之为“学习结果”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习得的,也是可以加以改变的,它的具体内容是我们的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变差异指的是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的较为稳定的、表现为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它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智力类型、气质、焦虑程度、控制点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绝对不可变的,而是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变。这些差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不得回避的现实。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传统教育的先祖——孔子已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认为,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掌握性学习理论,认为运用掌握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而掌握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5%的优等生加90%的中间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也就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以上两种理论就是当今盛行的“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典型教学策略及优劣分析

目前,学校普遍流行的“分层教学”的典型教学策略为:1.制定分层要求的教学目标;2.课堂教学分层;3.课堂提问分层;4.课堂练习分层;5.课外作业分层;6.检测分层。

分层教学的优点:(1)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2)在组内形成竞争机制,能提高课堂效率。(3)教师需要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以下缺点:(1)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实验班等,导致不能实行走班式分层教学,只能实行操作难度更大的班内分组教学。(2)教师需对多层次学生分别备课,工作量大,工作积极性易受到打击。(3)分层易导致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课程的教学策略

学科课程通常是以“主题单元”作为学习模块的,每一个“主题单元”通常又分几到十几课时不等的内容。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主题单元”开发出了逐级递进的三类课程,分别是“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选择性课程”,其中“选择性课程”包括“基础强化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以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机械与人为例,此单元的主题为“机械与人”,三类课程的名称及课时数分别为:“机械与人”之基础型课程(10课时);“机械与人”之拓展型课程(1课时);“机械与人”之选择性课程(1课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两次测试,分别为发展性测评(1课时)和单元达标测评(1课时)。具体的课时安排如下图所示:

“机械与人”课程实施流程图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与常规教学相同,基础型课程是针对全体学生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在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学策略,如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等,可被教师择时、择机选用。

拓展型课程也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课程,设置拓展型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基础型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被大量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可以和学校的“家长进课堂”、“大家讲堂”“学生综合实践”等工作相结合,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础与拓展型课程结束后,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发展性测评。发展性测评可为学生接下来的课程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

在发展性测评的科学指导下,按照学生的意愿,全班学生可分成两个大组。其中一组的同学参加的基础强化型课程,而另一组的同学参加的是研究型课程。基础强化型课程是针对本单元基础薄弱的学生们特意准备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是针对本单元基础优秀的学生准备的课程。在此课程中,学生们可使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开展某些问题的研究性工作。课程实施流程进行到此环节时,需要同学科的两位老师分工合作。

最后,单元达标测评作为本主题单元的结束。每个主题单元都按以上程序实施。

四、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课程试验教学收获

1.每一主题单元内的课程规划都是递进式的,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还原了各类型课程的本来面目。

2.学生对于课程,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且选择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选择意味着责任。学生在自主选择中由被动的学习者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测试平台,教师、学校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服务机构。

3.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评价方案由过程性评价、发展性测评和阶段性测评组成。公平、科学、合理、可操作。

4.基于“选择性学习”的主题单元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下的“因材施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济南250100)

猜你喜欢

选择性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有趣的分层现象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有趣的分层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