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词·悟境·品村居情趣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2016-09-25何敏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翁媪清平乐莲蓬

何敏

读词·悟境·品村居情趣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何敏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二组单元课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展现了清新秀丽的景色、朴素恬淡的农村生活,把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小词,完全不同于词人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而是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这篇文章处于“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篇,编者把这首词放在两首古诗的后面,就是想把词和前面的古诗进行比较,让孩子在品词析句、朗读背诵中进而明确词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乡村人家平静而不乏情趣的生活。

3.体会诗人用直白的语言写景、叙事并真实表达自己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我们原来学过哪些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谁来背背?

《所见》《宿新市徐公店》《村居》

—、旧知引入,激趣明题

1.刚才我们背诵的诗句,选自高鼎的村居(板书,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词,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清平乐·)

2.你发现,今天学的词与高鼎的《村居》,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1:多了一个“·”。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叫“间隔号”。生2:多了“清平乐”。

3.教师:对的,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我们曾经学过的词《忆江南》也是词牌名。请看大屏幕,了解下词的形式,同学们一起读读吧。

清平乐,词牌名,词是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长短句”。

4.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

辛弃疾简介: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词人。原字坦夫,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这首词,选自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

5.同学们再一起读读课题,注意读出“间隔号”的停顿。

6.看到村居,你想到了什么?生3:居住在乡村、乡村生活、农村人家的生活……(板书:乡村 人家)

说明:由背诵古诗《村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直接揭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比两个题目,发现异同,从而了解词的形式。

二、初读感知,读出韵味

1.那作者写了乡村人家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出词的节奏。

2.指名读词: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仔细听他读的字音是否正确,停顿对了吗?

3.检查字音:翁媪ao(三声)剥莲蓬,亡wu(二声)赖。 请看“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就是老公公的意思,“媪”左边是“女”字,就是老妇的意思。“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妇。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有些字从形旁能猜出字的意思内容。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谁找到了?“剥”有两个读音,多音即多义,出示字的解释,那在文中就应该读bao(一声)。“亡赖”在古代通“无赖”,是指顽皮,淘气。

说明: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每一次读的要求有所不同,有层次、有实效,循序渐进,方能渐入佳境。初读环节中先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感受古诗文的语言文字美。“翁媪”二字,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形旁的特点,依据字理学习汉字,这样就能更加形象地理解词义。学习“剥”字,先出示“剥”在字典里的两种意思,由学生根据字义辨析在文中的读音。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摒弃了教师旧有的一言堂模式。

4.读完词语,谁再来读读这首词,出示全首词,指读。

5.相机解说词的格式:A.“清平乐”这种词牌,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分为上片和下片。你们看,上下片之间空了两格,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B.如果学生读错“莲蓬”,教师点拨:词,讲究平仄押韵。同学们,你们发现上片词每句的最后一字读音有什么特点?(小、草、好、媪);那下片词押韵是“东、笼、蓬”。所以这应该读成溪头卧剥莲蓬(二声)。

6.用课件出示词的节奏划分,哪个同学再试试,读出词的节奏。

7.师范读:听同学们读得这么有韵味,我也想来读读。

说明:古诗词讲究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词的特点,注意上下词之间朗读要停顿,押韵之处读音的变化。

8.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词,边读边想象: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指生回答)

9.出示课件:(课文的图)这些画面连起来就是这幅乡村生活图。这一幅幅画面,文中是用哪个字串起来的?(溪)

10.请看这幅图,溪上“青青草”、溪东“大儿锄豆”、溪旁“中儿正织鸡笼”、溪头“小儿剥莲蓬”。

11.词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明:用一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词的脉络,了解词的内容,使学生脑海里初步形成一幅画面。词中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溪”字把全文串联了起来。

三、细品词句,感悟情趣

(一)学习上片

1.师:咱们先来学习上片词,谁来读?同学们仔细听,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乡村人家的?学生圈画:茅檐、草、溪、翁媪。

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借助课文注释,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3.想象一下,茅屋、青草、小溪,这是一幅怎样的乡村图画呢?

4.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生4:美丽;生5:清秀;生6:宁静(板书)。

5.师:这些景色,虽是乡村最平常的,却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清幽和秀美。让我们读出它的美吧!

6.继续交流。你还读懂了哪些句子?

A.相机解释吴音

B.“相媚好”是互相逗乐、打趣的意思,“媚”是女字旁,你能猜出是怎样说话、打趣吗?

7.如果你是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悟出:翁媪相互取乐,真有闲情呀!他们多么相亲相爱呀!他们真会享受生活哟!

(板书 情)

8.作者还可能会想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出示资料,自由读:

辛弃疾,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北方,亲眼目睹了人们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南宋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他来到远离战火的江西信州(今上饶)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是在他晚年闲居农村时写的。

了解了诗人的经历,想想诗人看到翁媪相媚好,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慨?

说明:链接作者写词的背景资料,能有效地解读词人的生活,了解历史,学生也更能深刻地体会词义,入情入境。

生7:这是谁家的老翁、老妇,这样有闲情呀!

生8:信州远离战火,百姓的生活才这样平静、安详。

9.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词吧!指读,评价“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老两口的幸福和甜蜜。”“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他们的羡慕。”

10.师:在音乐声中再一起来回味这令人迷醉的美景吧!连起来读上片,试着唱读,配乐背诵。

(二)学习下片

过渡:上片写了翁媪喝酒取乐,那下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1.指名读下片,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读懂了哪句?

引导学生理解到:大儿在豆田除草,中儿在门前编织鸡笼。从这句词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很勤快,兄弟承担家务及劳动,让年迈的父母在家安享晚年,很孝顺。

2.重点体会“小儿”的淘气、童趣。

A.那么在作者眼里最快乐、最喜悦的是谁?读读写小儿的句子。出示:

E.“卧”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生9:趴、躺。

放进句子读读,感觉怎样?生10:写了一种姿态,看不出顽皮。

为什么用“卧”呢?

(1)卧,可以是侧卧、仰卧、俯卧、屈卧……(姿态多,把小儿的顽皮写得活灵活现)。

(2)想象一下,小儿各种卧姿可能会怎样剥莲蓬,怎样吃莲蓬?指生说。

一会趴着剥,两只小脚丫还不停地乱蹬;一会儿侧卧着剥莲蓬,一会儿又躺着剥,有时还把莲蓬往上一扔抛到嘴里吃。

(3)小练笔。师:淘气顽皮的小儿真有趣,拿起你的笔把他卧剥莲蓬的样子写下来吧!

说明:一个“卧”字活了一幅画,可是教师如果没有带领着学生细致地将图读进去,想象开去,小儿顽皮可爱的形象又如何能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生动起来?又如何能让他们深深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小“无赖”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想象小儿剥莲蓬时有趣的样子,再进行练写,就可以达到“文言共生”。

F.小结:同学们,一个“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写出来了。在诗人的笔下,儿童的情和趣还藏在哪些字中呢?(板书:趣)

链接:写乡村孩童的诗句。师:农村孩子在干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有趣?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雨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子柳荫眠正着(zhao),一牛吃过柳阴西。

最喜……莲蓬。

B.理解“亡赖”,师:“亡赖”可不是现代撒泼刁蛮的意思啊!出示:

古今异义,在文中就是顽皮淘气的意思。

C.从哪个动作可看出来他淘气、顽皮?(板书:卧)

D.“卧”意思是躺下休息,无所关注。

说明:链接与这首词的内容相近的几首古诗,高效整合课堂,拓宽了容量,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词的精妙。

小结:辛弃疾用质朴、直白的语言,真切地写出了乡村孩童的淘气、活泼。

G.指导读“小儿……”。师:多可爱的孩子啊,谁能把他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来呢?

3.连起来读背下片。

(三)配乐诵读全词,体会乡村人家的安详

配乐诵读。师: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趣事让人忍俊不禁,在音乐声中再一起来感受这充满情趣的农村生活吧!

诗人笔下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是“小儿”,你从词中哪个字看出来了?——(喜)

相机出示“喜”的解释:

喜,本义:快乐、高兴。

乐也。——《说文》

诗人笔下喜的还有——翁媪相媚好;大儿中儿劳动的快乐。咱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生活得快乐、幸福、安祥

四、总结写法

今天我们学的词写了怎样的乡村生活?诗人是怎样写出生活的情趣的?

宁静的乡村,祥和的人家。诗人借景写人、叙事抒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令人迷醉的乡村生活图。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搜集诗人写的田园生活诗,体会体会其间的妙处!

板书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学校)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翁媪清平乐莲蓬
莲蓬酒 荷花藕
关晓凤
翁媪春游
清平乐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卧剥莲蓬听秋声
采摘莲蓬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南乡子·访故园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