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 疑·

2016-09-24本期主持舟山普陀中学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入住率船桨普陀

本期主持舟山普陀中学 董 鸥

·释疑·

本期主持
舟山普陀中学 董鸥

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4题的B选项是:“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什么这句话没有“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这句话说“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没有用“执政水平的高低”“切身利益能否保障”这样的表达,表面看来似乎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但这只是表象,是命题者巧设的机关,检验考生是否明白“两面对一面”的实质。

“执政水平”有高有低,“事关切身利益”也有“有利”“有害”之别,它们兼及正反两面,这就与“能否”保持了对应,因此,整个句子事实上并不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这样的句子还有:“在桃花岛这样景点少而精的旅游区,地理位置是否优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酒店的入住率。”“这次选拔赛的成绩,将直接决定他能否代表学校参加今年的省运动会。”“入住率”有高有低,“成绩”有优有劣,都兼顾了正反,与“是否”“能否”分别对应,因此也都是正确的表达。

课文《渔父》中讲“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鼓枻”就是“敲打船桨”的意思吗?如果是,渔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位同学对语言很敏感,这很可贵。课文注释确实将“鼓枻(yì)”释作“敲打船桨”,《古代汉语词典》也为这种解释提供了依据,但我认为这并不恰当。“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是为了塑造渔父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尽管“鼓”确实存在“敲击”这一义项,但渔父敲着船桨又如何悠然离开?边划边敲多累得慌啊!显然不是隐者的做派。

“鼓枻”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划桨”。首先,“鼓”本来就有“挥动,划动”的意思,“鼓刀”(挥刀)和“鼓翼”(挥动翅膀)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鼓枻”一词在其他作品中也出现过。比如《花月痕》(清魏子安著)中有“陆兵纵马,水师鼓枻”(地面上的士兵驾驭着马儿前进,水上的军队划着船桨前进),也只有解作“划桨”才合理。

再次,“枻”与“棹”类似,“鼓棹”解释作“划桨”。比如王夫之《船山鼓棹集》中的“鼓棹”,又如《晋书·陶称传》中有“鼓棹渡江二十余里”一句,划桨二十余里还算合理,如果谁敲打船桨二十余里就很荒谬了。

综上所述,“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里的“鼓枻”解作“划桨”更合理些。

猜你喜欢

入住率船桨普陀
KD513:陀螺仪船桨空间姿态感知系统
KD514:陀螺仪船桨空间姿态捕捉方法
“领”航蒲公英 “巾”彩少先队——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东校“红色”风采
有爱的家
南京市乡村旅游地产入住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锦江股份:受累七天酒店调整5月Rev PAR增速放缓
云南省3年累计安排搬迁资金376亿元
一种可挂起的船桨
常武地区养老需求调研及养老机构盈亏分析
常武地区养老需求调研及养老机构盈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