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比较效应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基于黑龙江垦区社会心态调查的分析

2016-09-2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对象

赵 德 雷(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2.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

社会比较效应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基于黑龙江垦区社会心态调查的分析

赵 德 雷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2.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分析了垦区民众生活满意程度评价过程中社会比较机制的特点、作用和意义。研究首先介绍了垦区民众参照对象选择的种类和特征,发现多数受访者会选择同“朋友”、“同事”、“同学”等内群成员和自己以前的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参照对象选择表现出稳定性和群际差异性的特征;社会比较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收入”、“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还研究分析了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主观幸福感主要取决于“同他人比较”的结果。社会比较视角对社会心态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社会比较;参照对象;主观幸福感

作为与重大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动态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会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发生巨大变化。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心态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而言,与他人、他群在收入或生活状况方面的相对优劣,常常直接决定着其主观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因而,社会比较视角在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

人们总羡慕能在资源分配中处于优势的人,预期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会更满意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然而,很多调查显示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国内学者在系统比较结构决定论与局部比较论两种思路后发现[1][2],人们在与自己过去、与其他人的生活状况相比较时,所产生的相对优势,才最终决定了其生活满意指数。国外还有研究指出,相对收入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比绝对收入的影响要大很多,很多时候人们甚至宁愿牺牲绝对利益去追求相对优势,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3]。本文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们进行局部比较时参照对象和比较内容选择的倾向性,并讨论社会比较过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参照对象选择、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比较指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心理过程。费斯廷格的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认为[4],人有一种内驱力,想对自己的能力和观点进行准确、稳定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因而便会与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随着社会比较理论的发展,人们发现社会比较的对象未必总是“相似他人”,也可以是比自己等级高的人(上行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或者比自己等级低的人(下行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有时甚至可以是想象的目标(建构性比较,constructive 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的动机也不仅限于自我评价,更包括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和自我完善(self improvement)[5][6]。但无论社会比较的对象和动机如何,由于幸福感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要理解其形成机制就必须知道人们如何选择参照对象。

通常人们心目中都有相对确定的参照对象。他们对社会环境公平性和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度的认知往往建立在与心中参照对象比较的基础上[7]。参照对象包括他人、自己和系统三类,以及三者在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和将来)上的拓展[8]。虽然人们通常会受环境与动机因素的影响而倾向于选择相似性和可获得性强的参照对象,但一般情况下,常规性比较标准的心理加工过程更快捷有效,因而特定人群社会比较参照对象的稳定性都很高[9][10]。以往大型调查很少问及被调查者社会比较的对象,本研究的第一个目标是通过数据简单呈现人口学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等因素对参照群体选择偏好以及比较内容的影响。

通过社会比较而确认的相对地位与收入水平,以及对自身贡献(投入)与产出比率的主观评量,直接影响着个人对社会整体公平性的解读和生活满意水平[11][12][13]。人们最常接触和使用的参照信息就是在与自己、与周围他人的比较中获得的。首先,以自己为参照对象,与过去、与理想状态、与应得性(deservingness)标准进行比较时,纵向与横向差距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会给人的主观幸福感带来很大影响[14][15][16]。这在体制转型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7][18]。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人们越认为自己的收入是应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假设1b:与自己过去相比,人们对自身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评价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假设1c:与自己理想相比,人们对自身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评价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其次,以他人为参照对象,经济、权力、文化等资源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有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19][20]。如果相对剥夺是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不利地位的感知,那么它的反面——相对满意则是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有利地位的感知[21][22][23]。有研究提出“相对剥夺-满意”(Relative Deprivation-Gratification,RD-G)整合上述两个概念,即相对于参照群体,个体对自身有利或不利地位的感知[24]。那些感觉自己比周围人生活过得好、付出与收益比率更低的人,会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更加满意,并感觉更加幸福。因而,我们假设:

假设2a:与周围其他人相比,人们对自身当前的社会经济地位评价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假设2b:与周围其他人相比,人们的相对剥夺感越低,主观幸福感越强。

二、幸福感主观评价中的社会比较倾向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心态测量指标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状况研究”全国社会心态黑龙江观测点的调查。调查在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的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中随机抽取16个农场连队(相当于一般农村的一个村庄)进行。调查对象是18岁~70岁的常住人口。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36份,实际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89.5%。

(一)参照对象的选择与取舍

1.总体状况

调查中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时最优先选择的参照对象往往是周围熟人。其中,选择朋友的最多,占33.9%,其次是同事和同学,分别占16.7%和12.6%。也有少部分人会选择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和邻居比较。而以相对概化的外群“有钱人、有权者”作为参照对象的人则相对较少(5.3%)。在全部被调查者中,有13.2%的人最终选择了“其他”(参见表1)。当访问员追问“其他”的具体所指时,人们给出的答案虽不一而足(比如“亲戚”、“公众人物”、“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等),但其实也都可归为回答者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熟识或间接了解的、生活状态令人羡慕的个体。而最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这类回答者中有78%的人提到要跟“自己”比。

表1 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

2.群际差异性

社会比较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决定了社会比较参照对象的选择偏好必然受到行为主体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会认同状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地位认同等很多方面表现出群体间差异。

(1)变量定义与描述

人们在评价自身生活满意或幸福程度时,是否会以同学、朋友、同事、邻居、兄弟姐妹、有钱和/或权的人等群体为参照,是本研究的因变量。

自变量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以“男性”为参照,女性=1)、年龄(以出生年份计)、教育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参照,设置“初中”、“高中”、“大专”、“大本以上”四个虚拟变量)。第二,社会经济特征,即收入水平。综合调查数据中“个人年收入”和“家庭年收入”两项指标,将被调查者分为五个收入水平。低层为个人年收入和家庭年收入均为“低水平”者,中低层为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任一项达到“中等水平”者,中层为二种收入均为“中等水平”者,中高层为二种收入中任一项达到“高水平”者,高层为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均为“高水平”者。以“低收入组”为参照,设置“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四个虚拟变量。第三,社会认同因素,包含主观地位认同、文化认同、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四个变量。表2是对研究中自变量数据的描述分析。

表2 自变量设置及解释

(2)模型估计结果

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分析方法来探索三组自变量对参照群体选择的影响程度。分别以“同学”、“朋友”、“同事”、“邻居”、“兄弟姐妹”、“有钱、有权者”和“其他”为目标解释量建立逻辑回归模型,通过对数似然检验和模型卡方检验剔除不显著的项目,最终剩余四组能够很好拟合数据的模型。表3给出了三组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对数发生比[Exp(B)]及各变量解释的显著性情况。

首先,人口学特征对参照群体选择的影响。社会性别角色期待会导致两性选择参照群体差异的假设并未得到验证。男女两性在社会比较对象的选择偏好方面保有一致性。根据模型2中的数据,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减小,他们选择“朋友”为参照对象的比率会显著增加。这一特征在后续访谈中也得到验证。5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大多是退休在家的老人,他们日常交往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居住地临近的人。因而,该年龄组选择“朋友”作为参照对象的比率相对其他年龄组大大下降,选择“邻居”则相应增多。给研究者最大启发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中若有选择“其他”作为参照对象,大部分都表示“其他”实际指“自己”。将当下的生活水平与以往的生活状况和自己期望的生活水平比较,来确立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和认知,是年长者社会比较的突出特征。

表3 参照对象选择之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教育经历不同的群体选择参照对象的偏好也有差异。除初中组外,高中、大专和大本以上被调查者选择“同学”作为参照对象的概率分别达到小学及以下被调查者的1.237倍、2.729倍和3.880倍。初中以下教育水平者最常参照的群体依次是“朋友”(39.2%)、“兄弟姐妹”(12.9%)、“邻居”(10.5%)。而本科以上教育水平组的参照群体偏好依次是“朋友”(31.2%)、“同学”(28.6%)、“同事”(15.6%),选择“兄弟姐妹”的仅占1.3%,选择邻居的仅占5.2%。从综合教育水平分层后的整体数据来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选择“同学”的比例逐渐升高,而选择“邻居”和“兄弟姐妹”的比例迅速降低。

其次,社会经济特征方面,低收入组是最重视“朋友”参照的人群,其他组别的优势比均小于1。但相比而言,中低收入组选择朋友参照的概率尤其低(Exp=.297,P<.01)。收入水平同样是中等以下,两组间为何会有此显著差异,其内在的心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再次,社会认同因素对参照群体选择的影响。从模型3和模型4中可以看出,对垦区文化认同越高,人们选择“邻居”为参照对象的概率越小(Exp= .679,P<.05),选择“兄弟姐妹”为参照的概率则越大(Exp=1.252,P<.05)。另一方面,主观地位层级越高,以“兄弟姐妹”为参照的可能性则越小(Exp= .630,P<.05)。随着内心对归属地文化接纳程度的提高,人们眼光便慢慢由物理居住小范围空间内的他者扩展至更广阔的日常交往人群。而同家人比照,会更加强其对本地文化的归属感。

(二)比较内容的稳定与变迁

总体上看,人们进行社会比较首先看的是彼此在“收入”(57.8%)方面的差距,其次关注“家庭和睦”(26.6%)和“孩子是否有出息”(22.6%),接下来才会衡量“身体健康”(41.3%)因素。“工作稳定”和“工作有发展前景”在被选比例上虽始终没有超过上述几项内容,但一直是紧随其后,无论在社会比较首选内容(18.9%),还是次选(28%)、再次选内容(9.7%)中都是被提及的比例位居前列的项目。

本部分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会比较首选内容的群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将社会比较过程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项目归为“收入”、“事业与声望”(包括工作稳定行、工作发展前景、学历)、“家庭与健康”(包括家庭和睦、孩子出息、身体健康)三类,形成三分类因变量(收入为1,事业与声望为2,家庭与健康为3),其中“家庭和健康”为参考类别,同时选择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作为自变量,建立三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所考虑的因素及其数量化编码在前一部分已有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见表4。

表4 社会比较首要关注内容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4“收入”对应的P值可见,选择“收入”的被调查者与选择“家庭和健康”的被调查者相比,在性别、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等方面都呈现显著差异。具体来说,社会比较过程中,在收入与家庭和健康因素之间,男性明显更加倾向于同他人在收入维度上进行比较(P<0.05)。小学、高中、大专教育水平的人都比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更容易通过收入来进行社会比较(P<0.01),初中教育水平的人也表现出类似倾向性(P<0.05)。相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人、商服人员(P<0.05)以及其他工作类别的人(P<0.01)也都更关注收入水平的社会比较。

而从“事业与声望”所对应的P值可以看出,选择“事业与声望”的被调查者与选择“家庭和健康”的被调查者相比,在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方面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别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具体来说,相比年岁较大的被试,年轻人在社会比较中更关注事业与声望因素(P<0.05)。高中教育水平的人比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P<0.05),专业技术人员相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都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事业与声望方面的比较(P<0.05)。

三、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比较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手段。个人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往往取决于社会比较的结果。本部分将分别考察“同自身比较”和“同他人比较”的结果会给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因变量及其操作化:调查问卷中有一个表格题,请受访者标出对6句话的赞同程度,包括“我对我的生活感到满意”,“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即使生活可以从头再来,我也没什么想要改变的”等。备选项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7个等级。本研究将受访者在6个项目上的平均得分,作为其主观幸福感的指标。

自变量及其操作化:

1.同自己比较:这里共有三个变量。(1)与过去比:“您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同五年前比有何变化”,备选项为“1-差很多,2-差一些,3-相差无几,4-好一些,5-好很多”。(2)与理想比:“与你理想的生活水平相比,您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备选项为“1-差很多,2-差一些,3-相差无几,4-好一些,5-好很多”。(3)应得性:此处是综合三道小题的回答结果,题目语句分别是“现在干我们这行的确实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我个人的工作报酬与应该得到的数量差不多”和“我的劳动所得反映了我的价值”。备选项都是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5个等级依次排列。

2.同他人比较:这里共有两个变量。(1)主观地位认同:问题是“您觉得在这个社会中,您自身所处的阶层位置是”;备选项是“1-下层,2-中下层,3-中层,4-中上层,5-上层”。(2)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首先请受访者“和周围的同龄人相比”,评价自己的家庭收入、工作、居住条件、总体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7个方面的差距,再请受访者评价“自己觉得这些差别是否合理”,备选项都是从最差到最好(“非常不合理”、“差很多”到“非常合理”、“好很多”)共7个等级。得分越高代表对生活现状越满意,因而此处前7道评价差距的题目平均得分记为“比较满意感”,后3道评价合理性的题目平均得分记为“直观满意感”。最后,还有一个题目请受访者标出对“跟别人比,我觉得我各方面看起来都挺吃亏”的赞同程度,备选项也是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7个等级依次排列,得分记为“总体剥夺感”。本研究综合以上三个指标了解受访者的相对剥夺感受。

控制变量及其操作化:我们在模型中控制了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及教育水平。其中,性别实施了虚拟变量编码,参照组是女性,教育程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四类,也都进行了虚拟变量编码,并选取小学为参照组。

(一)社会比较结果与主观幸福感概况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相对剥夺感、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状况改善程度的主观评价等变量的总体情况(如下页表5)。主观幸福感和相对剥夺感的最高分都是7,中间值是4,越低表明满意度越低、剥夺感越强,越高表明满意度和优越感越强。从均值来看,比较满意感和直观满意感少许低于中间水平,但主观幸福感则略高于中间值,总体剥夺感也比较低。整体公平感、相比过去、相比理想的生活改善程度等题目,最高分都是5,中间值是3,分数低表示公平感越高、对生活改善越不满意,分数高表示公平感越低、对目前生活状况评价越高。从均值来看,整体公平感基本处于中间水平;相比过去,人们对目前生活的评价比中间值高0.75分;但相比理想状态,目前的评价则低于中间值0.5左右。这说明,在人们的心目中,虽然如今的生活比过去明显改善了,但同自己期望的状态还有一定差距。

接下来,我们引入4个模型来分析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模型1仅考虑控制变量,模型2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同自己比较”的三个变量,模型3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同他人比较”的两个变量,模型4则综合全部社会比较的变量分析。

(二)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四个模型中,性别和年龄的作用始终一致:随着年龄增大,幸福感也会有少许的提升;男性的主观幸福感也总低于女性。在只考虑控制变量和他人比较变量时(见表6模型3),高中以上学历的人都比小学以下学历的人主观幸福感更弱。同时,“同他人比较”的四个因素作用也都统计显著,主观地位越高,比较满意感和直观满意感越强,而总体剥夺感越弱,主观幸福感越强。在只考虑控制变量和自我比较变量时(见表6模型2),“同自己比较”的三个因素作用也都很明显,即受访者越认为自己当下收入的应得性高、同过去和理想状态相比对当下的生活越满意,则其主观幸福感也越强。当将所有社会比较因素均纳入模型4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同自己比较”群组内,只有“与理想生活比较”的作用还很明显,应得性也以微弱显著度发挥作用,“与五年前比较”的效应已经没有了。此时,“同他人比较”群组的作用力则依然统计显著,尤其“比较满意感”和“直观满意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仍十分明显。最重要的,模型3解释的方差高于模型2,即同他人比较的思路也比同自己比较具有更好的解释效果。

表5 社会比较和主观幸福感相关变量基本情况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黑龙江垦区的调研数据,对垦区居民社会比较特征及其与公平感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支持原初假设,即局部性社会比较(无论是同自己比较,还是同他人比较)的结果决定了人们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在局部性的比较中处于优势水平的人,主观幸福感更高。

社会比较的特点首先体现在特定个体或群体参照对象的选择偏好,以及比较时关注的核心内容两个方面。调查中,垦区民众最优先选择的参照对象往往是朋友、同学、家人等周围熟人,还有很多人提到经常会跟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在垦区这样相对传统、人员稳定性强的地区,人们普遍会选择内群他人和个人以前的经历进行比较,选择相对概化的外群(如“有钱人、有权者”或者“公众人物”)作为参照对象的情况则很少见。由于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是单位体系内的成员,其收入来源、水平以及大概的生活状况都几乎是透明的。个体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参照对象,社会比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这个时候,组织如何保持程序公平,便是决定整体公平感的重要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人们似乎爱攀比,喜欢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作比较;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庸观念又强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似乎在引导人们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其实人们参照对象的选择也会随其社会心理需要适当变化,而具有自身特点。垦区民众进行社会比较时所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收入”、“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几个方面,只有年轻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则更倾向于事业与声望方面的比较,男性、大专以下教育水平的人以及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更加关注收入水平的社会比较。

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时,并非愿意所有人的收入与生活水平都不如自己,越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高,越不会通过跟家人的比较来形成主观幸福感评价。因为家人始终是应该努力维护的对象,当自身生活条件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也应随之提高,如果家人的生活水平与自身生活条件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是没面子、甚至能带来道德羞愧感的事情。因而,社会地位、尤其主观地位越高,人们越不会选择家人参照,越感到有义务维护、提高家人的生活水平。

当我们将社会比较分“同自己比较”和“同他人比较”两个维度,考察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发现综合所有社会比较因素,“同自己比较”的结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远远不如同他人比较的结果作用大。人们不会十分在意目前生活相比过去进步了多少,而更在意当下的条件距离自己的理想或目标还有多大的差距。当然这个目标、理想,或者只是内心的期望、“盼头”必然会随着时间而调整。个人收益的应得性、现今生活水平相较过往的改善、主观的地位水平、总体的剥夺感似乎都不会对人有很大的触动,最能引发人们主观幸福感波动的是与他人实实在在、直观生动的比较。

总之,实际决定人们主观幸福感、进而可能影响其公平感知和相关社会心态的,并不是数据指标所显示的客观不平等状况,而是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大小。未来研究或许可以在两个方面深入下去。一是社会比较、公平感与社会认同的关系。当我们在社会比较中发现自身与优秀他人的差距时,既可能产生“同化效应”(assimilation)或“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即认为自己也有希望取得对方那样的成绩,也可能产生对比效应(contrast),即认为二者相差悬殊,自己无法企及对方的成就。已有研究发现,认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这种社会比较结果的差异又是否会因为认同而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平状况的感知?二是社会比较结果认知的调节因素。人们在上行社会比较过程中通常会有两种行为反应,一为赶上他(catch up with),一为保持与他同步(keep up with)。这表面关乎双方差距大小,实则是参照对象选择的结果。那么,什么样的人会选择与比自己优秀、甚至优秀很多的人比较?除了个体心理特点,是否还有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这些都是值得社会心态研究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1]劳婕.中国公众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的定量分析[J].求索,2013,(11):229-231.

[2]马磊,刘欣.中国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5):31-49.

[3]CLARK A E,D'AMBROSIO C.Attitudes to Income Ine⁃quality:Experimental and Survey Evidence[G]/ATKIN⁃SON A B,BOURGUIGNON F(Eds.).The 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2015,12(13):1147-1208.

[4]FESTINGER L.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J].Human Relations,1954,7:117-140.

[5]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8-84.

[6]郭淑斌,黄希庭.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14-19.

[7]孟慧新,Miguel A.Salazar,胡晓江.农民工的权利观、剥夺感与社会参考框架[J].学海,2013,(3):72-85.

[8]孙炯雯,郑全全.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J].心理科学进展,2004,(2):240-245.

[9]CORCORAN K,MUSSWEILER T.The Efficiency of Social Comparisons with Routine Standards[J].Social Cognition,2009,27(6):939-948.

[10]CONNER D.Social Comparison in Virtual Work Environ⁃ment:An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Referent Selec⁃t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3,76:133-147.

[11]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J].社会学研究,2002,(1):81-91.

[12]李汉林.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J].社会发展研究,2015,(1):1-44.

[13]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0,(2):1-17.

[14]WEGNER B.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Judgments [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1,7(1):3-18.

[15]SULS J M,WHEELER L.Handbook of Social Compari⁃son: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Plenum Press,2000.

[16]KRUGLANSKI A W.MAYSELESS O.Classic and Current Social Comparison Research:Expanding the Perspective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8(2):195-208.

[17]刘慧君,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2012,9(2):42-53.

[18]李颖晖.教育程度与分配公平感:结构地位与相对剥夺视角下的双重考察[J].社会,2015,35(1):143-161.

[19]WOOD J.Theory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Social Com⁃parisons of Personal Attribut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9,106(2):231-248.

[20]DE DREU C K W,LALHATI J C&MCCUSKER C. Effects of Gain-Loss Frames on Satisfaction with Selfother Outcome Differ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4,2(4):497-510.

[21]WALKER I,PETTIGREW T F.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Critiqu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4,23(4):301-310.

[22]SMITH H J,SPEARS R,OYEN M.“People Like Us”: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Deprivation and Salience of Group Membership on Justice Evalua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4,30(3):277-299.

[23]张书维,王二平,周洁.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7(3):94-103.

[24]DAMBRUN M,TAYLOR D M,MCDONALD D A,et al.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Gratification Continuum and the Attitudes of South Africans Toward Immigrants:A Test of the V⁃Curve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6):1032-1044..

Social Comparison Effect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Social Mentality Survey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ZHAO De⁃lei1,2
(Institute of Soc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

Based on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the function and the meaning of social comparison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the life satisfaction.The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the preference when people choose their reference objects,and finds that most subjects choose in-group members,like their friends,colleagues and classmates et al.,and their previous life as the reference.This preference is stable,but appears different in various groups.The contents of the social comparison involve in⁃come,household happiness,and health.Next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effe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finds that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s.Las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spi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in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mentality.

social comparison;reference object;subjective well-being

C913

A

1009-1971(2016)04-0046-09

[责任编辑:唐魁玉]

2016-04-23

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身份认同与共识性公平心态的建构”(2014M550957)作者简介:赵德雷(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对象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