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2016-09-24陈国慧
陈国慧
摘 要:数学审美教学就是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作为审美对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见证“数学之美”的魅力,将审美和求真统一起来,既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法;美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17-01
数学与美学,一个属自然科学,一个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一个冷峻,一个炽热;一个严密,一个洒脱。二者似无多大联系。小学数学看似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更是少了许多趣味,其实不然,数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从研究对象来看,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从美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比例的美,对称的美,和谐的美;数学本身还有题目的美,解法的美,结论的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观察中发现数学之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发现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发现事物的联系。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专题实践活动,如调查年龄、统计人数、称体重、量身高、买东西、做衣服、旅游路线设计、经费预算等,以主题报告或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收集整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自经历,学生用心灵感悟的“数学之美”是具有长效性的,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也会有更好地诠释。
二、操作中感知数学之美
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亲自动手操作是体验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的有效方法。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做中学”“以活动为中心”的观点已被不少教育者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牢固的数学审美印象。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鼓励学生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把圆剪成16等份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同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各年级还可以根据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让学生自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形体,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变得更机智,脑又使手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数学之美”带来的不一般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感受。
三、合作中体验数学之美
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思维的碰撞中增添一份“数学之美”提供了平台。如课堂上设计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小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是60米的小花园。怎样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又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又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了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规律之美。这也是合作学习的积极结果。
四、实践中创造数学之美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例如,在动手操作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讨论怎样让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在讨论中,学生不仅举出许多相关的例子,还可以鼓励学生找来木条和工具,用所学的知识修理班上那些会摇动的桌椅。只要教师重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就会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激活各类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美,如判断推理中的严谨美、分析问题中的变通美、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美,等。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处理教材,适度引入一些适合实践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活用,在活用的基础上创造出“数学之美”,使数学知识真正用于生活实践。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内容、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等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充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沿着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实践美、创造美,实现审美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的双向沟通,共同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揭示、展现数学美,并引导学生亲自去感知美、鉴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种求真和审美的结合,一定会有力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 婧.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4.
[2] 郭健玲. 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教师,2013-02.
[3] 黄清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验[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