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C语言教学模式分析

2016-09-23王国庆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C语言职业教育

王国庆

摘 要:职业教育改革紧紧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模式”的方针,加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而满足市场和企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探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C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的这项专业技能。

关键词:工作过程;职业教育;C语言;教学模式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最先由德国著名的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及其教育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这项理论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离的问题而提出的,同时也满足企业对于处于一线生产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有适应工作的能力、具有参与建造工作世界的能力”的要求。该理论提出后,迅速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并且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理论。这一职业教育理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已在21世纪初被引入国内,并对我国近年来的职业教育改革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职业院校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是培养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工作过程是该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以传授某一门学科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向学生传授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工作实践的认识,促进其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该教育模式还包括了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教育。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C语言教学步骤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C语言教学模式的整体考量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工作过程分为一个一个具体的小步骤,把与该步骤相关的资料与技能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工作过程将教学具体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培养目标

首先应当进入IT相关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召开相关的专家研讨会,然后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面向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譬如程序员、工程师、市场推广员等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分析,再结合着职业资格的培训标准,依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制订培养目标。

2.对实际任务进行分析

利用对IT软件行业所做的调研数据,以及相关专家的探讨论证内容获取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列表。也可以高薪聘请一些软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或者是相关企事业单位的C语言专家定期举行专家研讨会,吸取他们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对工作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排序,并把不能变更的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处理,从而完成一个层次性分明、任务目的明确的典型任务。

3.将工作任务分解

工作过程是基于工作者对职业的认知来确定的,是一段分析、明确任务内容之后再确定能力、要求的过程。依照工作过程将知识、技能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相互关联,就可以将课程具体划分为几个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独立的版块。

4.引入实践项目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实践项目的学习单元。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要坚持在主题、任务、环境等方面给予学生一种真实感。同时,要贯彻全面、科学的原则,遵照一般的认识规律,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地对项目进行统筹。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C语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实践经验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C语言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尽管可以通过进入私企、创业中心,或者寻求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学实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企业方面的工作经验相对来说都比较匮乏。因此,经过整合的带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在实践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2.教师队伍分化严重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蓬勃高速的发展期,但是还是有一些中老年教师固步自封,继续沿用以前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改革创新缺乏深度的思考和认识。而某些青年教师又往往表现得比较偏激,用力过度,把工作任务硬性带入课堂,强行规定学生完成企业的所有要求,甚至出现了将教学任务不管不顾地全部丢给合作企业的无理现象。这种在职业教育思想和形态上的差异和分化,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混乱,教师无所适从。因此,教学实践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项目开发难度较大

C语言发展到现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贯彻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对教学科研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仅有少部分比较优秀的教师能够胜任这个工作,而大部分能力平平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亦步亦趋。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无法贯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方针,也无法高质量地完成C语言的教学。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C语言教学模式举例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为了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一教学思想,笔者在C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将章节式的教学内容以课题的形式划分为三项具体的任务。

1.学生工作页

笔者把每个学习的课题都制作成了一个内容清晰、结构完整的学生工作页,里面不仅包含有需要研究的课题名称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一些重难点的讲解说明、任务拓展、学习情况反馈等。每位学生在取得一张学生工作页之后才能展开一个新的课题的学习。当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予以评价。

2.小组合作

笔者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和一个学习团队,模拟企业工作团队,这样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增进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工作和学习过程之中。学习小组中学生不仅仅是合作的关系。为了提高小组的活力,笔者还将竞争机制引入了小组的学习和工作中。对于那些高质量并且快速度地完成任务的小组,笔者给予大力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起其他小组的竞争意识。

3.多元评价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合格?毫无疑问,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譬如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要求把态度作为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关注其能力的发展。笔者是这样评判C语言这门课程学生的成绩的:Key capacity(50%)+ Middle core(20%)+ Last score(30%)。就是说,考核学生不仅仅以成绩论高低,要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论成败。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培训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而产生的。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职业院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知识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冬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研究[J].中学时代,2013(22):14.

[2]陈双.徐茂淑.基于多维数据源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C语言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67-168.

[3]沈银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尝试[J].职业,2010(15):155-156.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C语言职业教育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