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书法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2016-09-23包宇光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新时期思考

包宇光

摘 要:本文针对书法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改善书法教育日渐式微的状况,希望对其未来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书法教育;发展;思考

众所周知,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文字艺术,因其具有古色古香、精致典雅的特征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书法还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书法教育,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不但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且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对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认识

1.促进高校书法进步的内部因素。近年来,教育部门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各高校增设书法课程,对学生实施系统的书法教育。受众群体的增加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了书法课,并且加大了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书法教师,用以教授学生书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如今,书法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就可以选修书法课,一些高等学府也专门开设了书法专业,甚至到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学习书法,有专业的教师对其实施辅导。

2.众多的书法流派,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书法艺术包含了众多的流派,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书法流派。在近现代经过衍生和发展,又出现了帖派、碑派、碑帖融合派、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这些流派的产生是书法家结合当代文字的特点对书法进行的创新,以促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代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如今的书法教育大多是沿袭了碑派和帖派的传统,碑派提倡用古朴大气来展现书法家的豪迈之风,而帖派提倡用精致细腻的笔触书写个人的情怀。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流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电脑带给书法的挑战和机遇。目前,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用键盘和鼠标替代了传统的笔墨,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握笔习惯也逐渐生疏,因此经常发生提笔忘字的情况,更谈不上经常练字了。可以说,电脑的出现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人们有了更加快捷的工作方式,谁还愿意拿起笔来重复以往的抄写工作呢?这种思想已经充斥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必然会给书法教育带来一定的阻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时,有什么能比传统文化更加凝聚人心呢?那么现代化产品的出现又何尝不可以认为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大机遇?

4.出版的普及为校园书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书法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笔、墨、纸等,当然这里的纸不仅指的是习字用的纸,还包括练字用的字帖。以往由于出版社的条件有限,学校很难买到高质量的字帖,学生练字缺乏模仿的对象,进步十分缓慢。如今出版社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更多的书法家的作品被印刷出来流传到学校。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真迹,将其印刷成字帖,使得字帖的使用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学生当前的书法水平,这为书法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展览对书法教育的影响。展览是书法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很多书法爱好者都通过展览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寻求权威机构的认可,这也是发掘书法人才的主要渠道。鉴于展览的重要性,书法教育中也需要展览。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良性的竞争机制,专门布置若干个书法展厅,将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书法作品展出,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挖掘其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自我监督、自我鞭策,争取早日成为书法界的一颗新星。

二、对未来书法教育的关注与期待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系统之中。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评价的唯一指标,这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大力推广书法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将学生从紧张的升学氛围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中获得休息和充电的时间,保持身心的全面放松,以迎接更大的挑战。通过书法艺术的长期浸染和熏陶,学生会逐渐热爱传统文化,并寻找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的结合点,看待问题也会更加全面,这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书法教育的内涵应与校园主流文化相匹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特征,学校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风格和文化品牌。开展书法教学活动,不能背离学校文化之魂,要始终延续文脉,注重积淀,努力体现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创新。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形成学校的育人特色,同时还有助于独特文化品质的呈现和文化情怀的滋养。

3.师资建设是推进学校书法繁荣的核心。书法教师是高校实施书法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优秀的书法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书法人才。因此,高校应加大对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运用多种考核、激励手段,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从校外引进大批的专业书法人才,对学生实施系统、专业的引导和培育。

4.立足课程建设,形成强大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书法教学的基础,课程是特色内涵的支撑。只有建构独立的课程体系,编撰完善的课程教材,形成固定的教学规范,让每一位师生浸润于书法文化,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书法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书法教育的春天才会枝繁叶茂。

5.开展国际交流,开放共赢。书法事业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走出国门,宣传国粹,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无疑将成为未来书法事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6.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高新技术为书法教育服务。书法教学要应时而变,充分利用现代化平台,通过云技术、网络平台、翻转课堂、未来教室等前沿科技手段拓宽发展之路,让古典与时尚激情碰撞。多媒体课件展示、幻灯投影、网站浏览、书法资源库构建等都是最好、最有效的表现形式。

7.文化兴教,品牌立校。书法教育要把特色的优势、品牌的效应以及对学校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示出来,并及时转化为显性的成果。要根据城市的文化环境全盘考虑,科学评价,打造若干所高水平的书法学校。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才可以保持长盛不衰,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书法教育起步较晚,影响因素较多,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推崇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各高校积极响应,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为书法教育开创了良好的开端。书法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将书法教育越办越好,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谢剑雄.论书画特色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书法,2014(2).

[2]单华锋.书法欣赏在高职书法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办法[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王强.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0(17).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新时期思考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