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间与对话擦拭蒙蔽的理性
——读刘瑜《观念的水位》
2016-09-23缪鑫
缪 鑫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用时间与对话擦拭蒙蔽的理性
——读刘瑜《观念的水位》
缪 鑫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这本书大抵在“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而观念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塑造的土壤,也依赖着知识的传播与价值的澄清,即人为的努力,这一过程对于我们而言,则是经由地理课程而实现的教育过程。
不少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从业者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苦恼于环境保护的观念似乎学生人人都有,但真的去做环保这件事情的学生却又没那么多。观念与行为的脱节,往往使得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有时候被贴上“说教”的标签,笔者最近在读《观念的水位》时却突然就这一现实中的矛盾有了一点或许有些不同的想法。
刘瑜在书中提到“素质”一词是很有中国特色的,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合适的对应,或许是因为它所指向的现象本身有些含糊不清。文中提到合作精神,提到规则意识,又落到公共空间中来。所谓上行下效,素质的发展需要先有一个榜样。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做到将环保意识落到自身行为中,如果学校中的氛围并不是要建设低碳节能的校园,又如何能够希望学生做出合适的行为?而这也并不是在指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让校园里的所有人,从学生到教师、职工到校长,都在形成这一建设“绿色校园”时给予充分的信息、开展自由的讨论、提出多样的观念,只有大家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在校园里才实现了师生自治的真正民主。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应该有读者觉得有些太过理想化,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很好地回应了。友人问:“你相信头脑还是心灵?”作者答:“我相信时间。”教育从来都是要让孩子慢慢来的。相信时间,意味着“相信除了千千万万人日积月累的努力,历史没有进步的捷径”。只有通过漫长的学习才能形成想法上的变化,而这个学习过程中还时不时的需要我们停下来,想一想,给理想一点时间。
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我们所希望的环境保护行为根植于环境观念的变化,而环境观念的变化又根植于人们生活中观念的变化。而这一观念的变化,需要更多的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需要发挥想象而不是强制灌输。或许,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以思考、对话、选择等建设性的方式参与、表达,从“家长式”的用心良苦,转化为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对话者,逐渐消弭老师“按我说的做”的习惯与学生“我说的能算”的愿望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