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2016-09-23杨雅芬
杨雅芬,罗 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杨雅芬,罗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纺织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可以更好的了解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现状及潜力。本文选用外贸规模指标(净出口,市场占有率)、外贸质量指标(出口优势增长指数,GL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标对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省际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品在出口规模上的优势较为明显,且一直稳步上升,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出口规模优势大部分是以产业间贸易达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可提升的空间。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浙江省
近几年来浙江纺织业发展仍然面临问题,如出口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相似度高,而浙江省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步衰退,技术要求值增高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浙江纺织业发展的速度。为了更好的知悉浙江纺织工业的成长近况以及增长潜能,本文对浙江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一系列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纺织业的产品出口技术含量以及竞争力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传统的中国纺织业或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另一类是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的研究。典型研究有:徐可(2004)[1]从生产要素、资本、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产业集群、机遇与政府等六个方面研究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卢志渊(2015)[2]通过劳动生产率与利润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5个指标对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李淑贞(2008)[3]通过计算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价格变动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立足于不同角度分析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赵维锋(2006)[4]从提高技术,创建品牌,产业机构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魏靖(2001)[5]对浙江与美国等其他6国纺织品在纺织业劳动生产率、纺织业增加值率做了比较,进而分析纺织业竞争力。柳嘉(2008)[6]通过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在RCA,NTB几个指标上进行了国内几个省份和国际分析比较。除此之外,由Hausmann(2005)[7]首次提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也是学者们用于测度和衡量产业出口或产品出口所含的技术水平的指标,但是较少用于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借用国内外现有的较为通用的指标,如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净出口等直接对浙江纺织品的数据进行单项分析,最终得出浙江省纺织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较少涉及对浙江省纺织品技术含量的研究。截至目前,国内外针对省级层面纺织品技术含量的具体研究也比较少,多数是从跨国层面研究某个产业的技术含量。为此,本文从指标的系统性、代表性以及数据可行性出发,选用外贸规模指标(净出口,市场占有率)、外贸质量指标(出口优势增长指数,GL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标来分析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纺织业竞争力进行省际比较分析,同时辅以国际比较以及纵向对比,最后提出提升浙江省纺织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横向比较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省是我国纺织业集中省份,在国内各省份中具备比较强的实力,为中国纺织品对外经济做出约3/4以上的贡献,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这几个省份最近五年的纺织品进出口以及生产情形做多方位比较,进一步体现出浙江纺织业的竞争优劣势。另外,本文还选取了世界纺织品进出口前10强中的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日本、韩国等,进行出口指标数值的国际比较与分析,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五省纺织品出口指标分析
整体而言,浙江省在衡量纺织品竞争力指标的大小上占据优势,在对外贸易方面相对于其他四省而言,竞争力较强,有着比较优势。不过,出口优势增长指数相比其他省份而言,在数值上明显偏低。由于浙江省纺织品大多数属于产业内贸易,因此,相比其他省份而言,GL指数较低,这说明了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可以逐步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型。
1.市场占有率
由于是对省际纺织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在此把市场占有率做出相应的修改。公式如下:
Pt=Xit/Xwt;公式中Xit表示i省某产品在t时期的总出口数值;Xwt表示某产品在t时期的中国总出口数值。
如表1所示,从2009年起浙江省纺织品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0.34左右,位居首位,远超出其他几省的数值,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出口速度。而广东与山东两省的市场占有率则有所下滑,浙江省和福建省略微增加。
表1 五省2009年-2013年纺织品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2.净出口
计算出来的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竞争处于上风。如表2所示,这几年浙江纺织品净出口额一直为正,就净出口绝对量而言,浙江省占据首位,且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可见,浙江纺织品经济规模之大,势头强劲,其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省纺织业出口额增幅大,相比之下进口额增长缓慢,这也表明浙江省纺织业属出口导向型。
表2 五省2009年-2013年纺织品贸易净出口指标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3.GL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表3 五省2009年-2013年GL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4.出口技术复杂度
在此主要对国内几个省份进行比较,由于五省纺织品出口量占据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省份的出口量基本可以忽略。为了简化Hausmann(2005)中所提出的模型,本文只选取五个省份进行比较。同时,把纺织品作为亚产业,统计年鉴中第十一类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看做产业,并以纺织品出口的百分比与各省份该大类产品出口百分比之和的比值当做权重,对五个省份的地区人均GDP进行加权,从而计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此处用五个省的出口数据和人均GDP来作为原模型中的国家层次的数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2010-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江苏浙江等五省纺织品出口量以及各省统计年鉴中2010-2014出口第十一类商品的出口量、人均GDP进行计算发现(如表4所示),2013年五省纺织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排名顺序依次为: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从这五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来看,各省的纺织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每一年都在增加。其中,浙江省纺织品技术复杂度在这五个出口大省中一直位列第二。与江苏省相比,浙江省出口纺织品技术含量偏低,近些年二者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此外,GL指数最高的广东省在出口技术复杂度上却处于劣势,数值上远远低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出口复杂度。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计算也有其不足之处,即没有扣除加工贸易产品的数量,使得数值可能虚高[10]。
表4 五省2009年-2013年出口技术复杂度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此处各省的人均GDP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单位是元,都需要换算为美元,为简化计算,1USD=6RMB
5.出口优势增长指数
出口优势增长指数可以反映出在一定时间段里,该地区商品出口在竞争中是处于上风还是下风。计算公式如下:
Dt=(gi-gt)*100;公式中:gi表示i产品或产业的出口增长率;gt表示整个出口的增长率。
如表5所示,2009-2013年浙江纺织品的出口优势指数的变动幅度比较大,时高时低,与江苏省、福建省相差较大,这也说明了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上涨百分比与其总出口上涨百分比的相比值明显低于江苏省、福建省。不过,总体而言浙江省纺织品出口贸易值还是比较大。
表5 五省2009年-2013年纺织品出口优势增长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二)主成分分析法
从上述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定义可以看出指标之间可能有重叠之处,而且数据过多,需要采用一种方法来解决多指标、多维度等障碍,本文选用主成本分析法对浙江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指标做深入剖析。
由于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等省份海运发达,在美欧日等市场是竞争对手关系。本文选取它们作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五省的纺织出口进行分析: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少数能代表全部数据的指标,计算因子总得分,根据因子总得分排名来剖析,获得浙江省纺织业出口竞争力所处的地位。对省际比较的6个指标作为初始因子,选择3个因子,以各个变量对于总方差解释的百分比作为权数对主成分线性加权,得出综合评价函数:Fi=(aι1Fι1+aι2Fι2+aι3Fι3)/(aι1+aι2+aι3)。在用主成分法对指标简化过程中,本文设置选择3个公因子,其中Fi是第i个省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综合分数,aij是i省第j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ij是i省第j个因子的得分值。最终,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结果发现:第一主成分可以解释数据波动原因的60.769%,第二主成分可以解释数据波动原因的33.889%,第三主成分可以解释数据波动原因的4.576%。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解释数据波动原因达99.234%,后三个因子则低于0.766%,说明前三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初始数据。因此,可以采用对这三个主成分的分析来替代分析出口竞争力。
为此,本文设置SPSS软件提取3个因子,提取公因子1、2、3代替5个原始变量,采用Kaiser等量最大法做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负荷矩阵。由此得出的单位矩阵表明,提取的三个公因子(F1,F2,F3)是不相关的。因此,可以将5个变量按高载荷分成三类,其中,和因子1高度关联的变量是市场占有率、净出口,可以采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因子1,它体现了竞争实力;和因子2高度关联的变量是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可以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因子2,它体现了竞争态势;和因子3具有高度相关的指标为GL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
由于因子模型中公共因子和变量能互相线性表出,所以原始变量可以线性表出公共因子。最终,得出公因子关于原始变量的线性表达式如下:F1=0.390×市场占有率+0.439×净出口+(-0.329)×GL指数+(-0.170)×出口技术复杂度+(-0.281)×出口优势增长指数;F2=(-0.168)×市场占有率+0.113×净出口+(-0.870)×GL指数+(-0.366)×出口技术复杂度+0.478×出口优势增长指数;F3=0.093×市场占有率+(-0.265)×净出口+1.015×GL指数+1.559×出口技术复杂度+0.168×出口优势增长指数。
此外,每个公因子只反应了各省纺织业出口竞争力的某一个方面,本文以各因子的解释数据波动原因的比例占3个公共因子解释数据波动原因总比例的大小作为权数,计算得分,即F=(50.117×f1+34.712×f2+14.405×f3)/99.234。
表6 单个因子及总因子得分排序
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法,最终得出了五个省份出口竞争力的得分,具体如表6所示。虽然,只是通过简单比较数值大小得出结论,但是总得分的排列还是可以粗略反映出哪些省份的竞争力是处于上风的。在计算总得分结果里,有些省份的得分出现了负值,这并非显示该省份的出口竞争力是负,而是表示该省份处于五省中的均衡水平之下。从F1的指标分析看,这与浙江纺织品出口贸易不断扩大的现状是一致的。在F2,F3指标上,浙江省是位于第三的,表明浙江省在质量上基本缓慢上升,面临挑战,出口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在与国内出口主要省市的对比中,浙江省纺织品竞争力处于优势,浙江省纺织业属于出口导向型产业,纺织品出口的增加对于全省出口总额的增加,出口创汇来说意义重大。
(三)国际纺织品出口指标分析
近年来,在国际纺织市场上,如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欧盟、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出口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其中,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的纺织品保持出口主导型,在纺织品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与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的对比,可以进一步体现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由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主要选用了市场占有率、净出口以及GL指数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相关数值主要根据2010年-2014年这5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世界纺织品出口10强这一标题内下相关国家的纺织品进出口额以及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额计算得出。
1.市场占有率
比起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日本、韩国等纺织强国,浙江省作为一个单独省份,其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且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这不仅说明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定的地位,同时表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表7 世界一些国家2009年-2012年纺织品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2.净出口
浙江省在净出口指标上明显超过土耳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欧盟,显示出比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根据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虽然日本、韩国的出口额总值不低,但是计算所得的净出口指标仍然为负值,因此,属于进口导向型国家。
表8 世界一些国家2009年-2012年纺织品贸易净出口指标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3.GL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土耳其,日本,印度,欧盟,韩国纺织品的GL指数均比浙江省纺织品的GL指数高,其中,日本的GL指数最高,可见,日本纺织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相比之下,浙江纺织品的GL指数差距较大,这说明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表9 世界一些国家2009年-2012年纺织品GL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0-2014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计算得出
三、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纵向比较
为了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发展历程有更为清晰的了解,除了具体指标的定量分析之外,本文还选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两个指标对浙江省纺织品在2002-2006年和2009-2013年这两个时间段的出口情况作纵向对比,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在2002-2006年和2009-2013年这两个时间段浙江纺织品很少进口,2006年出口额是进口额的7.5倍,TC与1的差值越来越小。2002-2006年TC数值基本都在0.6-0.8之间,而2009-2013年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稳定在0.88左右,这说明浙江省纺织品整体表现了较高的竞争力,而且从第一个时间段到第二个时间段的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与贸易规模相关。如果A产品出口量为a→0,进口量为b→0,而b更快趋于0,那么A产品的TC值很大,此处不能表明A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所以这个指标在不适用于贸易数量级别相差太大的产品或国家比较。因此,深入研究某种产品竞争力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和TC指数,使得问题的分析同时考虑了规模,然后分析进出口结构[3]。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计算公式为:Pt=Xit/Xwt;公式中Xit表示某国纺织品在t时期的总出口数值;Xwt表示在t时期的世界纺织品总出口数值。
相关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量以及世界纺织品出口量计算得出。计算结果表明,在2002-2006年这个时间段,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8%、4.20%、5.25%、5.69%以及6.81%;而在2009-2013年这个时间段,浙江省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68%、10.60%、11.24%、11.31%。可见,浙江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每一年都在上升,从2002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78%提升到2012年的11.31%,10年间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接近3倍,说明了浙江省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不断增强的趋势。
四、结论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分析:横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净出口、GL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优势增长指数等不同角度计算,同时也对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与分析;纵向比较分析从贸易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两方面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有可提升的空间,以下是得出的几点结论及建议:
第一,从浙江纺织品与其他四个主要纺织品出口省份的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标的比较中能够看出,在2009-2013年之间浙江省在出口规模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这种优势。但是,浙江省的GL指数只有0.11左右,一直位于四省之后,可见浙江省出口规模优势大部分都是以产业间贸易达到的,相比其他四省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更下游加工环节。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计算结果来看,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同时,浙江省的出口优势增长指数相对于其他指数而言,波动幅度较大。此外,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同样发现,浙江省纺织品在出口规模上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仍然面临挑战,出口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由于浙江省劳动力成本低,生产要素相对多,相比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这三个纺织大国而言,具备生产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因此,其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在与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这两个规模指标进行对比时还是处于上风。不过,国际比较同样显示了低GL指数,这说明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还有上升的空间。第三,从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纵向对比可以发现,浙江纺织品竞争力一直在稳步上升,逐年增加,整体表现了较高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若想进一步提高浙江省纺织品的竞争力,首先,企业可以采取方法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让由差异性导致的产业内贸易来推动竞争力的上升。比如,利用产业间贸易积累下的产业利润开发企业品牌,纺织品品牌的建成将有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一个企业长远发展靠的是品牌,而浙江纺织企业大部分是小型企业,多数企业属定牌生产,缺少自己创建的品牌,虽然效益快,但属短视效应,难于长足发展。不过,即使有品牌经营基础的企业,依然面临着品牌国际化的趋势难题。对此,浙江省有一定的产业群,可以以产业群为依托,建设一个国际知名的产业群,这样将有助于实现产品差异,同时通过品牌效应和口碑营销,多角度提升浙江省纺织业的竞争力。其次,在出口复杂度方面的不足也预示了浙江省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浙江省有必要提高技术水平,借助高新技术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进一步优化浙江省纺织业的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最后,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应尽可能的对企业研发方面的投入加以援手,应用高新技术重置生产设备等,加强技术创新的区域性建设。同时,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浙江联合办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用兼并或者合办研究机构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高风险高投资工程,最好是国家购买再转化为本国的技术。
[1]许可.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4.
[2]卢志渊.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提升路径[J].上海纺织科技,2014,42(2):1-4.
[3]李淑贞.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2008(8):48-50.
[4]赵维锋,应志方.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8):103-104.
[5]魏靖.浙江纺织业竞争力国际比较[J].浙江经济,2001(6):29-30.
[6]柳嘉.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7]HausmannR,HwangJ,RodrikD.WhatYouExportMatters[EB/OL].[2015-03-20].http://www.nber.org/papers/w11905.pdf.
[8]喻志军.中国外贸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探源[J].统计研究,2009,26(5):94-99.
[9]陈绰蓉.浙江出口复杂度测度及其深化动因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10]唐筱辰.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复杂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An Analysis of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Textile
YANG Ya-fen, LUO Heng
(SchoolofEconomic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textil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Zheji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tudy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s textil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makes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of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textile by choosing the foreign trade scale indicator (net exports, market share), the foreign trade quality indicator (the index of export rise advantage, GL index),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he indicators such as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sophistication, and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provincial textil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advantages of Zhejiang textile appear more obvious in the export scale; it grows steadily, and has some cert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owever, most of the export scale advantage lies in the inter-industry trade, the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export product is average. Therefore, there is a room to improve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textil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Zhejiang’s textil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re put forward.
textil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Zhejiang province
10.13954/j.cnki.hduss.2016.04.003
2015-09-06
杨雅芬(1984-),女,福建龙海人,讲师,国际电子商务.
F752.8
B
1001-9146(2016)04-0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