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车的护具及装备选择

2016-09-23

中国自行车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袋山地车山地

山地车的护具及装备选择

骑行装备篇

山地车骑行风镜

眼睛犹如骑行的第一道“程序”,它接受讯息并传递给大脑,然后让你做出反应。而风镜作为骑行第一道“程序”之前的装备,除了保护这道“程序”,必然还需有更多的功能。山地车骑行风镜的分类和山地车头盔一样,也分为两大类,分别搭配半盔和全盔。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怎样选择风镜吧。

半盔风镜的选择

先从风镜的框架说起。目前市面上的镜框、镜架材料五花八门,有钛合金的、碳纤维的,甚至有可以按照你的要求来微调角度的板材镜架,其中主流材料还是以高强度和高韧度的塑料为主,至于选择何种材料就完全取决于你的钱包和喜好了。但是在选择风镜框架时,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你的面部轮廓。

面部轮廓也称之为脸型,我们在选择头盔中曾提到,由于每个人的头型不同,所以在挑选头盔时须注意选择。同样风镜的挑选也如此,因为各人的脸型不同,所以佩戴的镜架弧度、镜片造型、鼻托设计等都要考虑到你的面部轮廓。大部分亚洲人的面部轮廓较欧美人群要平一些,所以当你在佩戴Oakley、Smith这些欧美品牌的风镜时,就会发现镜框或者镜片会搁着面颊,甚至有人会连鼻托都碰不到鼻子。如果风镜没有匹配面部的轮廓,不仅在骑行时难以保持稳定,而且灰尘、异物都会随着流动的空气吹进你的眼睛。此外,当艳阳高照时,阳光会通过风镜与你额头的间隙,在风镜内产生反光,影响你的视线。所以挑选一副适合你脸型的骑行风镜并不仅仅是为了舒适。

除了风镜的框架,镜片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这也是风镜之间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材质,优质的镜片不仅能提供良好的透光度,而且通过镀膜技术,在抗炫光、防重影、防雾等能力上会有大幅度提高。其次就是折射率。任何透光的材料都有折射率,而折射率对风镜来说影响很大。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当你带上眼镜看平面的物体时,比如地板,就会发现底板凹了进去。这是因为镜片材料存在着折射率,当入射光的角度为90°垂直镜片时,并不会产生折射;而当入射光的角度倾斜越大,则折射角度就越大,所以会造成你看到的物体从中间开始慢慢往四周失真。对于骑行来说,尽管不会影响视线的清晰度,但会使你的视觉产生疲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头晕、恶心。

Smith的一款风镜可以针对骑者的不同需求来调节鼻托角度

然后是选择镜片的颜色以及灰度。镜片的颜色有许多,黄的、绿的、红的、蓝的,甚至还有炫光色的。

由于山地车半盔风镜和一般的公路风镜通用,所以选择的方式也差不多,主要是从框架和镜片的功能上来进行挑选

对于山地车骑行而言,强光下选择中灰镜片或者茶色镜片为佳,因为其只对光线做削减作用,而对色彩影响无多。然而镜片灰度切勿太高,以免在弱光下无法看清路况。当然你也可以再搭配一片透明镜片,以便在无需减光却又需要护目的时候使用。目前绝大多数的骑行风镜都是可换镜片的,有些品牌出厂时厂家甚至会给你准备一片透明镜片。当然,是优质的变色镜片那就更好了。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种镜片外,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偏振镜片——CPL。CPL也叫偏光镜,它只需较低的灰度,便可以让你的视觉“如获新生”。CPL可以有效阻隔有害光,比如汽车玻璃、柏油马路、光滑树叶等物体上的反光,但不会影响暗部细节的传递。而在隔离了强光反射后,就会使原本无法看清的路况变得清晰起来。

所以,虽然在风镜上的投入看似无关紧要,但在不知不觉中,却会对你的骑行起到很大帮助。

使用偏振镜片前后对比

全盔风镜的选择

原来,许多山地车的全盔都是通用越野摩托的,护目镜也同样。近几年来,因山地车运动的兴起,许多原本只专注越野和公路风镜的厂家也开始着手进行全盔风镜的开发了。

全盔风镜在材质、镜片的选择上与半盔风镜基本类似。全盔风镜整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容错度。当然全盔风镜也需要按照你的脸型来选择匹配的弧度,这样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包裹性。而在镜片的选择上,我个人比较青睐高透度的透明镜片。现在许多厂家在自己的产品中附赠炫光镜片,虽然这些镜片外表酷炫,有增减光和提高对比度的功能,但那些功能只适用于开阔的高原或者大雾天等极端环境,所以对以林道为主的线路,能让你清楚看清路况的还是透明镜片。

全盔所使用的风镜也称之为护目镜

从这张对比图中不难看出,Oakley 和Smith在面部弧度设计上的不同

全盔风镜的选购还须注意2点:

1要选择高透度和带有防雾镀膜的镜片。佩戴全盔风镜后,风镜内部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当风镜内外产生温差或是环境湿度较大时就容易产生雾气,尤其在冬天或者雨天。虽然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防雾喷剂,但其效果与镜片本身就拥有这项特性还是差别很大的。

2不要跨界选择风镜,即不要选择雪镜或者其他类似运动的风镜。雪镜是针对寒冷环境设计的,除了透气、排汗的功能不佳外,部分雪镜的镜片为了隔热还有双层设计。我们知道镜片本身会产生折射,而当两层镜片叠加时,其影响就不单单是折射了。光线由一种介质通过另一种介质的时候,除了折射还有反射,而在强光以及光比较大的环境下,光线便会在2片镜片内相互反射,干扰视线。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使用风镜的心得。平时出去比赛,我都会准备2副风镜。赛前训练1副,正赛时佩戴另1副。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在骑行中,眼眶流出的汗水会挥发到镜片上,使镜片变得模糊。而汗液凝固后则较难清洗,必须单独拆下镜片后用清水冲洗。优质的全盔风镜并不是非常贵,但你投下去每一分钱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手套

过去我对骑行手套的理解仅仅以为只是防护而已,我把一副长指手套用成了半指,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不过随着骑行经历的积累,便感到其实与身体接触的每一项装备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你的双手和把手之间的手套!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手套功能诸多,如D3 O防护、绒布擦汗、轻薄透气等等,但是这些仅仅只是你消费的喜好,而非选择的重点。手套的选择重点在于辅助和提高骑行的操控性。

首先是面料的选择,轻薄透气固然重要,但是手套手心的面料还必须抗摔耐磨,并且不容易起皱、起球。其次,要具有相当好的防滑功能。尤其在夏天和雨天时,车把上充满了汗水和雨水,使你的抓握力下降,所以除了手套手心的面料本身需要有一定的防滑性,而且还要在手套的手掌和指尖部位增加胶质材料,以增加掌心和刹把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另外手套手心的面料最好还能支持手机触摸屏,这样可以在接听电话、发照片时无需摘下手套。曾看到过一款骑行手套,在食指指尖的位置单独采用了一小块可操控触摸屏的面料,这样虽说方便翻阅朋友圈,可是这块面料却非常光滑,在闸把上毫无摩擦力。所以,在选择骑行手套时不要因追求附加功能而忽略了主要功能,不然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我们知道骑行服的设计是为了匹配骑姿,所以公路骑行服在拼接时讲究在胸口的布料需要“收”,背部的布料需要“放”。而手套也同样,光凭戴在手上的感受是显示不出效果的,必须在骑行中方能感受其精妙,所以手套的剪裁不容小觑。和骑行服一样,手套手心的面料也需要收紧一些,以防持握车把时起皱;而手套手背和虎口的面料则需要做弹性延展,以保证你在全力持握时不会有拉扯和局促感。除此以外,手套手指的缝线也非常重要,它要确保你捏动刹把时的舒适度。如果由于手套手指内部的缝线设计不到位,那么随着骑行者对闸把施加的力量越大,不舒适感也会被放大。

因此,手套对于你的山地车骑行来说,不仅仅只是起防护作用,而是还能帮助你控制车辆,提高你骑行的安全性!

骑行鞋

我曾半开玩笑地说:一个穿车鞋的骑手不一定很专业,但不穿车鞋的一定不专业。这话听上去有些偏激,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山地车骑行的重心分配以及收放主要是通过踏板来控制,而与踏板直接接触的就是鞋子。

在刚开始玩车的时候,我也曾是个“不专业”的人。当时我以为车鞋无非是抓不抓得住脚,别的没什么作用,犯不着花很多钱去刻意买双鞋。但当我拥有了第1双车鞋开始,才发现车鞋并非那么简单,以致于后来我鞋柜里的骑行鞋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全了。

骑行鞋也称为车鞋,是专门针对骑行而设计的鞋子。大体上可分为2类:水平踏板骑行鞋和自锁踏板骑行鞋。无论是平踏还是自锁的车鞋,经过多年发展后,现在均拥有了完善的产品线。山地骑行鞋的品牌有很多,比如5.10、Shimano、Mavic、T e v a、V a n s、D C、Exustar等等,但专注于山地重力系统骑行的车鞋品牌却为数不多,目前在国内较为著名的有5.10、Shimano、Teva,而5.10的山地骑行鞋不仅是当今分类最全面,也是国内用户最多的品牌。

相比普通的运动鞋,骑行鞋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光是有鞋底的抓力,还在于科学的整体设计。由于山地骑行会遇到许多意外,所以山地骑行鞋需具备一定的防护功能。不同骑行方式和骑行强度的骑行鞋鞋底硬度有不同的设计,如针对重型骑行强度的车鞋,在鞋垫下方会设置缓冲材料,当你高速通过颠簸以及飞下大落差的时候,便为你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购买什么样的车鞋,应当根据骑行类别、骑行强度、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合适的选择。比如FR (freeride)骑行,就需要抓力极强、坚固、厚实并对脚踝有保护作用的平底骑行鞋,其中5.10的Impact和Teva的Links便具备这些功能;而针对速降时用的锁鞋,如Shimano的AM45和5.10的Minnaar就开发设计了宽掌面的车鞋来提高速降时的稳定性,并有较好的保护性能。

水平踏板骑行鞋

水平脚踏骑行鞋的优点很多,譬如入门门槛低、适用范围广、对骑行环境要求不高等等。车鞋鞋底的胶质是其看家本领,比如5.10的Stealth胶质和Teva的Spider胶质。此外花纹的设计也对鞋底的抓力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山地车骑行来说,最好选择一款鞋底厚度和硬度(并非指胶质)适中的车鞋。虽然轻薄鞋底的车鞋在脚感和路感上更清晰,但长时间的骑行会使脚掌疲劳酸痛。尤其在大强度的使用下,中等厚度和硬度的鞋底可以提供缓冲和保护作用,防止脚部受伤。

自锁踏板骑行鞋

自锁踏板骑行鞋的优点在于稳定性好,而且能提高踩踏效率,也是当下山地车骑行鞋的主流,但并不建议刚入门的新手使用。这并非是因为使用自锁鞋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而是从刚开始学骑车就使用自锁鞋,会导致无法掌握正确的骑乘姿态和发力技巧。

目前市面上许多自锁脚蹬会采用宽大的外框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而车鞋也随之革新。部分车鞋适当降低了鞋底的硬度,从而提高脚掌的舒适度,代表作就是5.10的Minnaar。尽管车鞋可以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缓冲能力,但由于部分山地车脚蹬的外框较小,所以这类车鞋就难以保持支撑,会影响稳定,尤其在过弯以及跳跃时更明显。因而选择一款硬度处于中等偏上,并且拥有较宽掌面的锁鞋,对于山地车骑行来说是最适合的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双专业的骑行鞋才能让你无忧无虑走天涯。

水包袋

水袋包就像升降座杆,在你没有用过之前会觉得它可有可无,但当你接触之后,便会与其形影不离。

水袋包也是专业山地车骑行的重要装备之一,而如果是长距离骑行那就是必备装备了。水袋包的最大功能并不是放置头盔、相机、手机、钱包什么的,而是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想喝水的时候就能喝水,而且背部的稳定系统能让你忘记背上还有1个包。

山地车水袋包从容量上选择,大约在15-20 L比较合适。小了会装不下你的护具和其他装备,过大则会变成你的负担。针对你放置物品的体积和类型,背包装载仓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分布也非常重要。比如护膝放入主仓,钥匙、手机、钱包有专门隔间的辅仓,而风镜最好有单独的存储仓。防雨套也一定不能少,在你雨中激战时,就不必担心手机、相机会被淋湿。

水袋包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2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一个是背负系统,一个是水袋设计。

水袋包背负系统的好与坏直接体现在试乘感受上,一款设计精良的水袋包一定会在背负系统上下足功夫。水袋包的背负系统分别针对背部、颈背和肩部设计,使背包本身的重力和惯性能得到均匀地分散。设计精良的水袋包不仅舒适,而且还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在你对抗乱石和陡坡的时候,它能服帖地待在你的身后,不会随着车辆的颠簸起伏而乱挪动。

5 Osprey Manta系类的Air Speed背负系统由带通风槽的脊状泡沫加上尼龙编织网布制造出轻质且有良好支撑的通风背板。同时背包整体由骨架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背负的性能。新款Osprey Manta系列还增加了Biostretch背带,不仅在舒适性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在透气性能上有明显提升。

水袋包最后一项重点就是水袋本身了,可以说这是水袋包设计的初衷,也是灵魂。现在大多水袋包都会自带配套的水袋,这不仅能够让水袋和背包的安装更匹配,而且部分品牌的水袋包内部设有1条骨架,能对水袋施压,帮助骑者饮水。

水袋由储水袋、水管和吸水嘴等组成,储水袋和吸水嘴的设计尤为重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骑行需求选择储水袋的容量,小到1 L,大到3 L,或者折中选择2 L也不失为是个好办法。而独到的吸水嘴设计会让你眼前一亮,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Osprey的磁吸式吸水嘴。其在吸水嘴和胸带上分别有一枚磁铁,正常骑行时吸水嘴可以通过磁铁固定在胸口,而当你想喝水时,可直接取下,不需多余的步骤,非常贴心。

导汗带

导汗带估计听说过的人并不多,它在徒步、登山、攀岩领域有较多应用。导汗带和普通汗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通过吸收、存储汗水来阻止其流到眼睛,而是通过类似屋檐排水槽般的导汗槽,将额头上的汗液导向两边,然后排出。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有效阻隔汗水,二来不会像普通汗带一样又热又湿。

当然导汗带不是山地车骑行必需的装备,但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尝试一下。在各户外实体店或者网店都能够购买到。

Osprey 磁吸式吸水嘴以及其新旧款水袋包对比

总结:

山地骑行装备虽然看似并不重要,但它对你骑行的帮助以及保护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比你的爱车更重要。希望通过我们这一章的内容介绍,能够给予你对护具和装备有全新的认识,更提高你骑行的兴趣!

(来源:chinabike)

猜你喜欢

水袋山地车山地
山地草甸
基于柔性水袋的沉管隧道压载水系统设计与应用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水袋 动力之源
4款山地车脚蹬的测评报告
千里达轻量化山地车双雄——X-TREME极限X1&极限X7
波兰市场由山地车向城市自行车转移
山地之美——雨补鲁
身边还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