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陶冶小学生情操探析
2016-09-23刘玲
刘玲
【摘 要】美术课是教师实施小学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重要科目,在美术课上,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实行师生角色转换,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欣赏美,描绘美,使学生享受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美 描绘美 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44-01
小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好奇心强,那么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来说,如何把孩子这种情感转化为对美丽作品的欣赏而产生发散思维,以及创作灵感的生成都是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美术活动的过程决定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美、描绘美
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是如何培养和激发创造力的呢?首先要让学生感观美,在头脑中浮现出表现对象的形象,例如我让学生画鱼,我带着放着各种颜色可爱的金鱼,还有小草鱼,小鲤鱼的鱼缸进入课堂,使学生为鱼儿各种形态产生兴奋之情;接着我就提出问题:你们喜欢那种鱼?那种颜色最好看?学生纷纷举手告诉我他们心中的想法,此时我不失时机的问:这堂课我们就来画鱼,如何画,你们想好了吗?请分四个小组探讨交流一下如何画?我请四个组长回答,有的说他们喜欢那条大红金鱼,先画鱼嘴,然后画鱼身和鱼尾,最后画鱼鳞;还有说他们组喜欢青色的小草鱼,因为小草鱼安静,长得可爱,而且比金鱼容易画好;有的说…,接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出绘画工具——各种颜色的画笔,美术本子,用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构思大胆的描绘他们眼中看到钟爱的鱼儿,不久每人都绘画出一幅幅饱含着童趣的儿童画,从而构建了一堂生动有趣小学美术特色课堂。
二、带着孩子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之美
美术课我们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传统的美术课,老师只是简单在黑板上画一幅图画让学生照葫芦画个瓢,没有新意,学生兴趣不高,当然学生也就缺少了画画的冲动和灵感,这样的美术课应该说是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所以,美术课我历来主张一个学期要计划有堂课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奇妙之美,例如,在大自然中我让孩子感受到:春天阳光的和煦,感知鸟语花香,杨柳也渐渐的披上了绿装,感受万物的在轻柔的春风中显示出生机勃勃,当然这也是老师引导孩子有纸和笔给大自然留在最美好的烙印;感受的夏天的浓绿和听到蛙声一片;秋天的蓝天白云,红色枫叶的飘落;冬天的美丽雪花,画下眼花缭乱各种雪人,从而为小学生提供了一手真实丰富的绘画素材,当然通过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中,使人感受到一颗颗天真而又好奇的心,自然学生的培养了学生学会审美,也提高了想说的绘画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具体事物,接触表现的材料和用具,悉心选择表现方法,重视表现步骤。通过制作程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序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
三、让小学生融进生活,培养学生爱美
生活是小学生美术创新、创作思维的源泉,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阳光的融入生活,因为生活之美能给孩子许多的正能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净化。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孩子为生活中的美在哪一片茫然时,教师就成为给孩子这双眼睛的人。美术课我鼓励孩子细心,用敏锐的眼睛观察我们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大胆画出你心中的喜怒哀乐。令我欣慰的是我发现孩子画的许多作品展现意味深长的事或者画,例如,我教的三年级有个王敏的孩子,她画了一幅画:两个大人在厮打,旁边有个小女孩在惊慌失措的哭喊,下边有一行歪歪斜斜的小字:这就是我的家。这幅画体会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王敏的父母在厮打中弄矛盾,弄离婚,流露出孩子的无奈和苦闷;还有一位学生的作品也感人,一个邻班小女孩得了白血病,他画了一个小女孩掉着眼泪,并且说:救救我吧,好心的叔叔阿姨们,这幅画显示了作者善良的爱心,这幅画在学校橱窗里展出后,生病的孩子受到大量的善款。还有一些同学画了《环保小天使》、《我可爱的妈妈》,通过这些美术艺术多特表现的感染力,使小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小培养了他们美的心灵。
四、引导欣赏优秀儿童图片、动漫,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将绘画作为一种与外界沟通的语言,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内容通过绘画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把自己欣赏的感受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确认了对自己的认识,在自我传达过程中学生不断矫正绘画计划,在这种自我传达过程中、信息不断发出、反馈,正是经过这种螺旋形的上升过程,不断地培养其美术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标。我经常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最精美的,拨动心弦儿童图片和感染力强的动漫给学生看,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我要学生既要欣赏故事情节,也要注意各个角色心理变化,以及各种环境的景物特征,通过这种多特的感染力,让小学生在艺术海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总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学,老师不仅要向小学生传授质朴无华的绘画技巧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感知美,欣赏美、绘画美,同时提高小学生对生活审美的能力,让小学生在神秘的艺术世界里,在斑斓而广阔的生活世界中不断追求美。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范画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2011.第21期.
[2] 吴小茵.如何构建小学美术课堂[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