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多角度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6-09-23周倩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效果初中语文

周倩

【摘 要】如果学生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稳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的程度。当前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高,被迫学习的情况已不少见。本文就激发学生兴趣而言,从师生关系、课堂激趣、趣味复习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举实例,论述教师如何激活学生兴趣,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愉快学习,乐在其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61-02

这里我只想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点粗浅的体会,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少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家长的要求,而不得不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有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不是源于对知识的热爱,而是带着为了学习而学习观念去接受知识,那么就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去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师生关系和谐,造就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时不要以“严师”出现,不露一点笑容,课堂气氛极不活跃。这样,老师一走进课堂,学生就厌烦,哪里还有兴趣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个学科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对学生态度亲切,经常以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点头,或是一种满意的眼神,学生也能领会到这是教师对他的爱。自然,学生便会因此而喜欢这个教师。师爱生,生爱师,学生往往是因爱这个教师而爱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成语“爱屋及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反之,如果学生对某语文教师失去了感情,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更不可能将学生引入积极的学习语文的情境。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慢慢地成熟,自尊心强,个性逐渐形成,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不仅平时要多给学生关心、爱护,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使是他们做错了一些事,批评他们时,也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注意场合,尽可能避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采用个人交谈的形式,帮助他们认识到缺点错误,少在公众的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训斥。课余时间,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多和同学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有了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课堂激趣,使学生愉快学习

(一)用课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我明白了:开展各种训练对激发学生兴趣有很大帮助。于是,我采取了课前五分钟训练:每天轮流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成语写在黑板上并在讲台上讲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成语可以收集,每天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每天都可以获取新奇的课外知识,满足了青少年求知欲,表现欲。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了,养成了搜集成语的习惯,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发言的胆量。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好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二)用表演、新奇的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对课文仍然不甚熟悉。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课文。而缺乏了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又如何谈得上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呢?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尽如人意。于是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就请两位同学在课堂上表演鲁达三拳打死郑屠的情节。两位同学演得细致入微,下面的同学看得津津有味,所有的同学都融入了课文痛快淋漓的情节之中。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采用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教学时,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以有关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就能够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在讲授《核舟记》一文时,我从“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句生发出去,向学生们介绍了天干地支记年法和文人的名、字、号知识,同时还让同学们由天支年推算公元年。学生全神贯注,兴趣浓厚,被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所吸引,迅速地进入了学习轨道。

(三)用有深度的问题,开启学生探索的头脑

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有完成基础题的满足感,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苏联的伟大教育家赞科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过分简单的知识,机械的训练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

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实用性和肤浅性虽然占有一定的位置,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大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接触事物日趋广泛,他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必然会产生探讨的愿望。所以教学时必须把握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增强他们的求知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浮光掠影学一学,学生认识不到其中的奥妙,往往兴味索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究底里,学习积极性就大不相同。如文中有这样的句子:“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这样的句子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地探求,味道大为浓郁。引文中至少有三点可追根穷源,以知识本身的难度吸引学生学习。“望闻问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钻研文化典籍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来比喻?原来是承接上文钻研的目的——“开一剂救济文化的药方”而来,承接紧密,语势顺妥。“目不窥园”只是一般地形容吗?一查检,才知用了典。《汉书·董仲舒传》中写董仲舒因专心致志学习“三年不窥园”。文中形容闻一多,着重推崇其钻研文化宝藏精神惊人。杜甫晚年“一月不梳头”原来是从他的诗句“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的诗句来。杜甫奔波一生,难得在成都草堂有较安定的生活,故疏懒得一月不梳头,文中这一句在于进行反衬,突出闻先生孜孜日夜不懈的精神。难点攻破,再把几句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文简意丰,比

喻、反衬、用典恰到好处。

三、趣味复习,让学生抗击遗忘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针对所学课文中的知识点,我认为,首先应该将知识牢牢记住。然后,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复习与运用,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的目的。对于基础的东西,死记硬背并没有什么不好,在记忆里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的背一些。特别对于那些优美的语段、诗歌、散文以及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牢牢地掌握。这样才能谈的上今后的运用。

当然,死中可以求活,在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或语段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默写、同桌互相提问,还可以开展背诵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每到半期和期末,我都会对本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内容作一个归纳,将其依次列在一个表格中并标明序号。然后将这些序号标注在乒乓球上,再将乒乓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在各个组任意抽3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来抽取盒子中的乒乓球,并根据序号背诵相应的内容。最后进行小组评分,看哪个组得分最高。整个比赛的过程,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得分率也很高。可见,为了比赛,准备得都很充分。这样不仅督促了学生记住了知识,还使他们乐在其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总是希望自己成为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愿望是特别强烈,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个愿望提供养料,给予支持、鼓励,这种愿望就会渐渐地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可见,兴趣对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找到了途径,并注意主动去培养,就可以逐渐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在学生兴趣的培养上多加引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激发学生持久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马伯成.要有死记硬背之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

8-9期.

[2] 李铁芳.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2期.

[4] 《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06期.

[5]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08期.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效果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灵动耳环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