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生活之水 推阅读之舟

2016-09-23卢敏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效阅读高中生

卢敏

【摘 要】在高中生阅读时间日益减少的今天,很难让他们挤出时间对鸿篇巨制的作品进行阅读,而运用报刊时效性强,对新闻点评精当,对公众的吸引力的特点,开设报刊阅读课,以点带面,进行高效阅读,使学生能够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理解能力,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并且能够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 报刊杂志阅读 高效阅读 思考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43-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此在高中阶段更应该应广泛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读书的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校园,为师生提供读书的环境,通过报刊阅读课,让学生们通过思维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中学生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的、阅读内容陈旧的现状决定了阅读对象的选额。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是保证成功开展报刊阅读课的重要前提。以《中国青年报》为教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青年报》高中版具有报刊所特有的时效性,同时也具有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现代的特点。它紧跟形势、贴近生活、难易适度,可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时事信息、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是训练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的好材料。

一、培养阅读技巧,进行高效阅读

(一)整体阅读指导

整体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通过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大意。我们知道,略读只需要学生对文章产生粗略的印象,知道文章的大意、主题句或作者写作的意图等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也正是学生阅读大多数报刊文章阅读目的。所以,我们通常都要求学生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一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寻找主题句,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他们学会概括大意,根据各段大意再推出全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回答一些与整体理解相关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通过浏览抓主旨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尤其是对新闻角度和深度的思考能力都会提高,这势必会激发学生读报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着眼细节分析

1. 从标题入手

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些标题,而直接盲目地进行阅读看,而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特别是新闻标题简洁明了,或一阵见血或画龙点睛。另外,新闻标题通常省略主语、谓语等,用词独特,常以短语出现,这些标题语法结构特殊,是文章或新闻内容和主旨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特色,并培养他们根据标题推断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2. 跳读和精读相结合

跳读要求快速阅读,但目的性更强,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在跳读训练开始前,教师一般可以把一些具体的问题给学生展示出来,比如:主人公的姓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一些重要的数据等等,然后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跳读迅速找出答案。一旦获取所需的信息,达到目的,阅读便可终止,不必读完全文。通过训练,学生对文章中的信息敏感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对于高考中的科技文阅读题型,可以跳过大量艰涩难懂的术语迅速排除掉干扰项从而精准地筛选出自己所需信息。精读读工作主要针对个别难句:在段落阅读中分析该段落语言结构,与其他段落间的联系,难句所处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的联系,语法结构或修辞手法,结合与文章主题来加强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二、优化阅读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合作学习 发展互动课堂

合作学习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式阅读。这种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从学习伙伴中了解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和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合作、帮助、分工、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1. 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抢答式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实施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提问自行回答。

2. 根据标题试写新闻,然后与原文比照。从最新的学生未阅读过的报纸中选择一两个热点话题新闻标题或故事标题。要求学生试写三四句话的新闻概要或简短故事。分发报纸给学生,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与报纸上原版新闻作对比学习。学生在试写和对比两个环节中逐步熟悉新闻或故事用语的比较固定的格式;掌握更快地从新闻或故事报道中获取主要信息的技能,给快速阅读打下基础。

3. 热点讨论,新闻点评。学生浏览报纸,从报刊文章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最为敏感或热门的话题。细读文章,了解人们对文中涉及的问题的观点。组织、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换意见;对语文水平稍差些的学生,鼓励他们说出同意哪一种观点。

(二)报刊阅读与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优化组合

报刊、多媒体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很多优秀的期刊杂志对语文学习者而言,它不仅仅是信息资源,同时还是语文学习者学习语文的鲜活的文本依据。而网络资源,又以它容量大、更新快的特征给人提供了信息时代优质的服务。特别是语文多媒体网络资源,发挥着它声音和视频动态信息对外语学习者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利用好报刊阅读和多媒体网络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如《中国青年报》所具有的时效性,同时也具有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紧跟形势的特点,它与电台、电视台的广播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世界各国的主要媒体,包括电台、电视台、报纸和杂志都在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网站,我们事先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音频视频进行下载,阅读课教学时,效果会更好。将平时学习语文时割裂的“听、说、读、写”不合并学习,会相辅相成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刘国正先生说“如今在语文教学中最欠缺的是缺少生活的活力要注入源头活水增添活力……把语文学习看成孤立的纯技能的训练是当前诸多弊端的原因”。因此要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自主阅读能力,短短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教会他们阅读策略,并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加以验证和运用。开设报刊阅读课,没有那些苛刻的附加条件的制约,掌握阅读技巧,构建高效课堂,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回归课堂。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杨 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3] 刘德超.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学文科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

[4] 王 萍.构建高效课堂之我见[N].岳阳晚报,2013年.

[5] 刘国正.语文教学与生活.2014年版.

猜你喜欢

高效阅读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英语高效阅读教学之策略
走进阅读的世界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立足场景运用,建构高效阅读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