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叙事衔接手段比较及教学启示

2016-09-23张笑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张笑

【摘 要】衔接手段是构成连贯叙事的必要条件,但叙事衔接手段存在跨语言差异这一事实对二语学习者提出了挑战。本文拟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同题汉英叙事作文为语料,聚焦母语与二语语篇衔接手段的跨语言差异,以期对英语叙事教学有所贡献。

【关键词】二语叙事 母语叙事 叙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07-01

一、引言

构建连贯的故事不仅需要适合语境的叙事结构,还需要衔接手段的运用。创造衔接需要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其中词汇资源尤其重要,它包括词汇联结以及指示标记,包括个人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以及时态和体等(Halliday & Hasan,1976)。

虽然各种语言都需要使用衔接手段使语篇连贯,但语篇衔接手段使用存在明显的跨语言差异。二语学习者必须明白衔接手段中存在的跨语言差异,才能在输入和输出二语时避免错误。因此这就要求研究者发现衔接手段的跨语言差异。

二、叙事衔接手段

就叙事衔接而言,跨语言差异在两个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一个领域是参照——即对于个人、物体、特征、地点及事件的识别,这大多是通过个人的、社会的、话语的指示标记词表达出来的,例如代词和指示词。

在连词衔接这一领域也同样存在差异,即运用连接词(如,和、然后、但是、因为)来标记各种语义和语用功能和关系。不同语言社群运用连接词的模式也有所不同。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者要求三十名扬州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就“最难忘的事”这一话题产出英汉同题口头叙事作文。这三十名研究生均为女生,都接受了四年英语专业教育,并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有较好的英语语言表达基础。之所以选择“最难忘的事”为话题,是因为这个话题能激起受试的产出欲望,确保其有话可讲。同题汉英作文避免了因为内容不同而产生衔接手段差异的可能。

研究者对受试的口头作文进行了录音,并认真转录为文字。随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试图探究其中汉英参照衔接手段使用差异。

四、讨论与启示

总体来说,通过对比汉英同题口头叙事作文,研究者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与二语口头作文中,英语作文的衔接手段明显多于汉语文章。这一结论符合汉英文化差异,也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一文化和语言差异有所了解。英语重形合,形式严谨,表达精密,强调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较少依赖语境。而汉语重意合,形式松弛,要求联系语境,运用语感。即使使用了衔接手段,也较为含蓄不直接。

英语文章中的照应手段使用明显多于汉语中的照应,这一点也反映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英口头作文中:英语作文中使用的指示照应和人称照应都很少,与汉语作文中的使用情况相当。这一语言现象说明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未能摆脱母语干扰。汉语中人称代词使用较少,这是因为施事主语一旦出现了,在后续的句子中就会被省略。这也导致汉语中的省略多余英语。汉语句法和词汇都体现出简约的特点。汉语中主语省略很多,不仅在一个句子中有省略,跨句省略也很常见。另外英语中常用的指示照应词“the”,在汉语中并无与之对应的词,因此中国学生也很少使用。

英语中的替代比汉语的多。英语中“one”“that”“those”等都可用作名词替代,而汉语中只有“的”字结构与之类似;汉语中的“这么着”“来”“干”等可以用作动词替代,如同英语的“do”;“然”“这样”“那样”“如此”等可以用作小句替代,相当于英语中的“so”(胡壮麟,1994)。虽然在词语上有这样的对应,但中国学生使用的频率小。这也反映了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未能摆脱母语干扰。

两种语言的作文中另一重大差异表现在词汇衔接手段上。英语作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显著地多于汉语作文,体现在原词重复出现的频率不同。英语原词重复比汉语多,主要原因有二。其中一个原因是英语词汇有屈折形式。如:英语中的“do”,

“does”,“doing”和“did”作为一个词,它们的复现都被记录为原词重复;而汉语中由于缺少屈折形式,原词重复没有英语的多。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汉语强调“以神统形”,过分注重言语的形式,必然会损害意象的表达。而且词语的重复繁冗历来被中国作家认为是作文之大忌,避之惟恐不及。所以汉语原词重复较英语少见。

五、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与二语同题口头叙事作文中的参照衔接手段,发现了存在以下三点主要差异。首先,英语文章中的照应手段使用明显多于汉语中的照应。英语作文中使用的指示照应和人称照应都很少,与汉语作文中的使用情况相当。其次,英语中的替代比汉语的多,虽然在词语上有对应,但中国学生使用的频率小。最后,英语作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显著地多于汉语作文,体现在原词重复出现的频率不同。这些语言现象说明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未能摆脱母语干扰。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ichael, &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New York: Longman.1976.

[2] McCarthy, Michael.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3] Viberg, A. Age-related and L2-related features in bilingual narrative development in Sweden. In Ludo Verhoeven and Sven.2001.

[4] Stromqvist(Eds.), Narrative development in a multilingual contex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