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6-09-22夏莉霞
夏莉霞
【摘要】近年来,由于网络与新媒体市场人才匮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我国高校新增专业的新宠,本文梳理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相关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科研团队”项目(14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 88.9%。①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网络与新媒体的相关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当前,我国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供求显著失衡,在新媒体空前发展、大量传统媒体急速转型的背景下,行业内部对网页美工、网络编辑、网站设计与维护、APP应用开发、新媒体推广与运营等方面的人才,达到了求贤若渴的状态,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开设相关专业,并以新闻院系、编辑出版专业等学科为基础,探索新媒体行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模式。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
早在2000年左右,不少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下自行开设网络新闻传播或新媒体等专业方向,这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置的最初雏形。2010年教育部开展“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 050307S)申报工作,这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前身,亦是最早出现在招生专业目录的专业名称。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及其南广学院首次获得教育部批准招生,2011年获批的也有8所高校。2012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取消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而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特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050306T)。此次学科动态调整,把网络与新媒体与计算机网络类专业区分开来,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细分需求定位。
笔者针对每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新增备案专业名单进行整理,开设“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 2010、2011)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2-2014)的高校统计如下:
由此表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招生的高校一共有87所,其中一本占20.7%、二本占51.7%、三本占27.6%,开设此专业的一本院校数量远远低于二本三本院校,究其原因,与目前的普通高校职业建设规划密切相关。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今后我国普通高校将按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分类设置和评估、指导。②与此前的划分标准相比,新的标准着重从办学宗旨、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入手,研究型高校侧重进行学术型和研究型的人才教育,应用技术型则更注重对学生实用性技术的培养,高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一线生产的高技术操作型人才。由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更符合目前二本三本院校面临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要求,故而开设院校以二本三本居多。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失衡
纵观目前国内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从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上来看,大都将该专业设置在新闻传播学学科之内;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来看,往往很大程度上沿用和借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内容;在师资配置上,许多高校的任课教师出自于新闻传播专业,这就导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之新得不到充分体现。此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技术比重应该占多少、理论比重占多少,新媒体人才总目标下面又应该分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向?这些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做出清晰的回答。③
笔者针对这87所高校的培养计划进行抽样分析,发现一般高校都是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这三大部分来分配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笔者归纳出,主要有传播学基本理论知识、新闻采编写相关技能、软件技术操作、新媒体业务知识、人文素养这五大知识模块。
上述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绝大多数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配置,然而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譬如有的院校新闻传播类的相关课程设置过多,与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差别甚微,有的院校软件技术类课程设置过多,形成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信息工程类专业打擂台的尴尬境地,且技术软件更新速度太快,四年的大学培养周期过长,容易使学生沦为疲于奔命的技术工匠,有的高校各方面课程都有所涉猎,且主次不分明,宛如一锅大杂烩,貌似可以满足所有相关行业职位,但其实学生只懂皮毛无一技之长,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二)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无论是行业内还是学术界,真正了解、研究、精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都十分匮乏。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教师多是从新闻传播学或信息技术学转型而来,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新专业的融合贯通不是短时期能够实现的,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養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落差巨大,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许多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并没有完全打通,学生仍然是机械、个别地在学习相关课程,难以用所学的知识来剖析、研究社会现实。
在师资培训方面,只有少数实力较强的一本院校有能力派遣教师出国访问学习,大部分高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进修,但也有许多二本三本的教师表示愿意到企业一线锻炼,无奈学校不能够提供实际有效的政策支持,双师型人才培养沦为一纸空谈。英美一些高校的传媒相关专业常常聘请业内精英人士充当客座教授,既可以补充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使学生了解行业前线的最新动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这种颇具弹性的师资结构值得我们借鉴,但国内许多高校在实际执行中兼职老师聘任的高学历门槛和低薪待遇,让许多行业专家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