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恐怖了,恐怖片居然不吓人

2016-09-22

看天下 2016年25期
关键词:恐怖电影恐怖片漫画

曹乐溪

这个9月,连着几部恐怖惊悚类的海外IP被引进,瞬间让人以为中国影视的尺度进入了新纪元:先是讲述人类因为大脑被寄生物控制而走向自相残杀的日本电影《寄生兽》,然后是落单少女海上鲨口求生存的美国片《鲨滩》。已经开机的国产网剧《整容液》改编自韩国同名暗黑漫画,日本著名恐惧操控师伊藤润二的漫画也已经被中方买下,计划电影、网剧、网大三箭齐发,号称要改成中国的《美国恐怖故 事》。

另一边,国内的恐怖电影也在9月迎来一波小高潮:《夜半哭声》、《荒村凶间》、《夜魔人》已于近日上映,接下来还有《诡梦凶铃》、《食人岛》以及月末的《京城81号II》等一连串恐怖片扎堆。但目测多数电影仍无法摆脱“哭声总是有冤,幻觉终归得治”的固定套路,难现佳作。再加上网络大电影的兴起,也给院线恐怖片造成很大打击,国产惊悚电影想要重现此前《京城81号》的热度与票房收益,可谓难上加难。

大片引进过审难:砍掉近一半

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地球被一种可怕的孢子入侵,它们寄生在人体,控制人类的大脑,引导他们自相残杀。幸运的是,高中生新一身上的孢子只侵入了他的右手。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新一不得不同寄生在自己身上的“小右”开始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活,并且向其他试图覆灭人类的寄生兽展开挑 战。

这是电影《寄生兽》的主要剧情。在日本,它是名副其实的经典漫画大IP改编作品,岩明均的原著曾经获得1993年第17届讲谈社漫画奖和1996年的第27届星云赏。电影版被拍成上下两部,分别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上映,在日本国内收获将近40亿日元(约合2.6亿人民币)的总票房。

海外恐怖电影的投资成本和制作水平,一般都具备较高的水准,但是引进国内往往难过审核的关卡,再加上批片引进倾向于有票房保障的传统好莱坞大片,能够进入国内院线的恐怖电影少之又少。

为了适应国内的审查环境和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原本血腥暴力镜头超过50%的《寄生兽》做了大量删改,把总长度226分钟的上下两部剪成了125分钟的单集。

谈到《寄生兽》删节的部分,引进方安乐影业总经理张晗表示:“剪掉的一部分内容是比较血腥暴力的吃人镜头,不太适合一般中国观众的观赏口味。另外,日本电影有个问题就是节奏比较缓慢,所以东宝公司在中国版的剪辑里,砍去了一些并不太重要的枝节,适合中国观众的观看节奏。”

《寄生兽》原本的主题是探讨环境保护和人性本源。尽管删减版情节更加紧凑,但思想内涵也被弱化了许多。在原版中,男主角高中生新一和母亲之间有大量的情感戏,与作为寄生兽代表的田宫良子养育人类孩子遥相呼应。国内上映版对这条线索进行了大幅删减,剪辑后关于母性伟大的刻画就显得比较苍白。另外,作为支线情节的变态杀人狂浦上的戏份也被完全删去,让市长指责人类才是最残忍寄生兽的演讲看起来缺少说服 力。

张晗介绍,安乐影业买下了《寄生兽》在大中华地区的全部版权,“价格不算便宜,和欧美的一些批片差不多量级。”据了解,近年来好莱坞批片版权金大部分在大几十万美元,上百万美元已经算是很高昂的价格。

尽管投资成本不低,不过《寄生兽》在国内的宣发基本上是按照中等成本电影的量级来做的。

“这类电影的主要受众是特定人群,比如二次元和恐怖片爱好者,我们会有一些特别的渠道去通知他们,”张晗告诉记者,“男主角染谷将太正在中国拍《妖猫传》,也给我们录制了一些宣传视频。我们做的宣传以新媒体为主,电视广告这些因为题材原因不能投放,也没有主创来华以及路演这方面的费 用。”

被删减了近一半戏份的《寄生兽》没有铺天盖地的大规模宣传,在国内还是取得了4000万票房,超过了4月份另一部日本真人电影《垫底辣妹》。这个成绩和动辄十亿量级的大片比起来并不是十分亮眼,但在张晗看来,这样的数字已达到他们的预期。

比《寄生兽》晚一周上映的《鲨滩》是一部来自美国的原创电影,制作成本只有1700万美元。乍一看,《鲨滩》开篇就为人们展现了墨西哥神秘海滩的美景:阳光、冲浪、性感美女,这一切似乎都和传统好莱坞电影并无二致。但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下,却隐藏着凶险的敌人——鲨鱼。被大白鲨袭击受重伤的年轻女孩受困于几小时后就会被涨潮淹没的礁石,四周的海水里,盘旋已久的嗜血巨兽虎视眈眈。她如何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战胜鲨鱼,是电影最大的看点。

“《鲨滩》的概念比较特别,”出品公司美国索尼哥伦比亚首席营销官廖旭翎告诉记者,“前半段是氛围的铺垫,相比之前的《大海啸之鲨口逃生》鲨鱼咬人的现实惊悚,《鲨滩》更多是心理惊悚,触及大自然的潜在威胁和人性对于未知事物的畏惧与焦虑。而到了后半段则变成荒岛求生,在离海岸不远的小岛上,如何靠着意志和智慧,为生存奋 战。”

相比于《寄生兽》在宣传上的策略,《鲨滩》要显得高调许多。廖旭翎说;“这部电影此前在海外的票房和口碑都非常好,而且美女大战鲨鱼、利用智慧荒岛求生这些元素也很商业化,再加上女主角布莱克·莱弗利因出演热门美剧《绯闻女孩》在国内积累了不少人气,不会因为片子不是大成本制作就在宣发上做得小。”

舶来IP本土化:惊悚变科幻

除了引进海外恐怖电影,国内影视公司也开始把目光更多瞄准了恐怖片流行多年的日韩,恐怖漫画的版权因此成了香饽饽。在2015年风靡国内的韩国惊悚漫画《整容液》,目前已被一家叫时代众乐的公司买下版权,同名网剧正在开拍,游戏、周边衍生品等也会陆续打造。

而另一家公司派睿莱斯作为《孤独的美食家》中国版的制作方,此番再次引进日本漫画IP,力争把恐怖漫画之父伊藤润二的一系列作品改编成院线电影、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同时浸没式话剧、恐怖美学博物馆等线下娱乐体验也在开发中。

作为从业近30年的日本恐怖漫画代表人物,伊藤润二的作品以独具风格的线条和令人细思恐极的情节而著名,目前他有16部作品被搬上大银幕,同时也有不少短篇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自称看恐怖电影长大的伊藤润二,最喜欢的作品是1973年的美国电影《驱魔人》,其中有一幕小女孩仰面朝上手脚并用倒着走下楼梯的场景堪称恐怖片的经典镜头,伊藤表示,相比于漫画,恐怖电影真正的长处在于音效、光线等带来的恐怖氛围。

改编自海外的恐怖漫画的影视作品,如何在保留原作魅力的同时适应国内的审查,对创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困难。为此,网剧版的《整容液》在原作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从黑暗惊悚变成了软科幻题材,原本只是女主人公为了爱美整容而人性扭曲,在网剧中观众则会看到几位主角一同追查整容液背后的集团黑幕。

同样,派睿莱斯在选择引进伊藤润二的作品时,也很纠结。总经理吴美丽说:“有考虑到审查的问题,比如我个人非常喜欢伊藤老师的《漩涡》,但这部作品很难被改编,还有《祖先们》中长出无数的头,这样的情节也很难在影视剧中体现。”

“伊藤的故事特点是没有铺垫直接进入高潮,但做成影视作品会比较奇怪。”吴美丽表示,“这次我们引进的作品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在剧本上也做了很大的改编和本土化的处理。”

在派瑞莱斯的计划中,投资超过5000万的系列网剧《残缺的世界》明年春季开播,这部剧选取了15-20个伊藤润二的短篇故事,以半原创IP的形式,通过构建统一的世界观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而2017年底的院线电影《至死不渝的爱》,则讲述了一个由十字路口占卜风俗而引发的令人唏嘘的爱情,血腥暴力镜头非常少。作为海外恐怖漫画IP影视化的一次试水,看得出来制作方还是较为谨 慎。

伊藤润二则表示,年轻的时候会比较介意原作影视化的还原度,但他现在认为,漫画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电影作为导演的作品,如果改编完成度比较高,即使和原作并不太相近,他也十分期待,比如即将在11月与观众见面的网络大电影《肋骨怪女》。

国产电影新概念:可怕片

和国外IP太过惊悚或血腥不同,国内恐怖电影市场完全是另一幅景象。这个9月除了已经上映的《夜半哭声》《荒村凶间》和《夜魔人》,还有《诡梦凶铃》、《食人岛》、《京城81号II》3部恐怖片即将与观众见面。比起他们自称的“悬疑”、“惊悚”标签,这些电影可能更适合最近刚被网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国产可怕片”,除了靠PS过度的海报和女主角一惊一乍的尖叫声唬人之外,不仅情节不恐怖,而且粗制滥造的程度也着实吓坏了观众。

2014年,制作成本仅为2200 万的《京城81号》票房突破4亿。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让人们乐观地认为恐怖惊悚电影的“大片”时代已经来临,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却没有再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同类作品,包括今年在宣传上大张旗鼓的《魔宫魅影》,虽然还是《京城81号》的制作班底,而且投资成本也是前者的2倍,但仅收获8000多万票房。

现在回顾《京城81号》现象级的成功,不得不承认它具备一定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性。首先2014年网络大电影刚刚兴起,院线恐怖片还在走百万成本以小博大的路线,相比之下,《京城81号》花费上千万打造的朝内81 号的凶宅和3d特效,在制作上的精致唯美甩开其他同类电影一大截。其次,《京城81号》在宣发上主打“东方惊悚”概念,无论是民国大家族的背景设置,还是冥婚、公鸡拜堂等民俗,都让看惯了美式视觉惊悚和日韩恐怖音效的观众产生好奇。

但是短短两年之后,千万成本的恐怖电影已经不再稀缺,观众更加看重恐怖片的叙事逻辑与恐怖氛围的渲染,这些都是目前国产电影的短板。离开有说服力的剧情,单纯视觉上的惊悚并不会给观众带来很好的观影体验。

另外,由于国产电影审查方面的限制,恐怖电影最后的悬疑揭秘往往走向精神病理学的幻觉妄想,或者恶有恶报善有善终一类的伦理说教,很难走出模式套路。《京城81号》虽然也无法不落窠臼,但通过惊悚故事来展现“人鬼情未了”的爱情主题,把恐怖元素与犯罪、爱情或科幻结合,探索类型的融合,不失为国产恐怖电影的一个发展方向。

如今随着网络大电影的兴起,恐怖电影在审查尺度更为宽松的网络平台上如鱼得水。在每年上百部恐怖题材网大的冲击下,恐怖片爱好者从院线被分流至视频网站也许会是大趋势。素有“鬼王”之称、以拍恐怖惊悚片出名的导演彭顺更是坦言,由于好的恐怖故事稀缺和题材审查限制,已经不会再拍鬼片。

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海外经典恐怖漫画IP进行本土化改编,吸引恐怖片观众之外的二次元爱好者们,可能会是国内影视公司的不二出路。但漫画改编的真人影视即使在市场发达的日本也常有扑街之作,《进击的巨人》就遭到日本观众炮轰,国内“吃螃蟹”的影视公司也许更需要谨慎为之。

摘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 ,部分内容有删改

猜你喜欢

恐怖电影恐怖片漫画
AChinese Horror Story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逆转”
看恐怖片也有益健康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我想拍一部恐怖电影
十大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