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为靶标对6种果园常用药剂的安全性评价

2016-09-22许长新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刘金利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巴氏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焦 蕊,许长新,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刘金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 昌黎 066600)

以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为靶标对6种果园常用药剂的安全性评价

焦蕊,许长新,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刘金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巴氏新小绥螨是目前我国果园中常用的捕食螨天敌之一,在果园中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品质量。筛选高效低毒、对天敌安全的化学农药,是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重要措施。采用改进的叶片浸渍法,以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为靶标,对6种果园常用农药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安全系数指标,对参试药剂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螺螨酯、腈菌唑、戊唑醇、甲维盐和噻螨酮的安全系数均>5,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低风险性,具有与巴氏新小绥螨协同使用的潜力;三唑锡的安全系数为3.68,对巴氏新小绥螨有一定的杀伤力,表现出中等风险性。

巴氏新小绥螨;室内毒力;安全性

在果树上,叶螨、蓟马、粉虱和蚜虫等吸汁性害虫常严重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类害虫个体小、繁殖快、变异迅速,易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十分困难。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经引发农药污染、残留以及害虫再猖獗等一系列社会与生态问题。陈玉托等[1]调查发现,广东省一般柑桔园,每年仅用于防治螨害所使用的化学农药次数就高达15~20次。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且引发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害虫再猖獗、发生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建立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势在必行,其中,规模化生产与释放捕食螨在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2]。

巴氏新小绥螨 (NeoseiulusbarkeriHughes,1948)是目前我国果树生产上常用的捕食螨,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寄螨目革螨亚目植绥螨科新小绥螨属,整个生活史经历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5个发育阶段[3,4]。其属于广食性捕食螨类,天然食物有叶螨、粉螨、粉虱、花粉和蓟马等,因具有发育历期短、死亡率低、产卵率高、扩散力强等优点[5~8]而被认为是好的生物防治作用物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多利用巴氏新小绥螨防治保护地吸汁性害虫(螨)[9,10],但是捕食螨能够控制的害虫种类有限。目前,苹果棉蚜、黄蚜、金纹细蛾等害虫仍需要化学防治。而使用化学农药就会对捕食螨的应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减少农药对环境、自然天敌和害虫抗药性的影响,寻求对目标害虫高效、对自然天敌影响较小的化学农药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选用目前我国北方果园常用的6种农药,测定其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以筛选出对巴氏新小绥螨毒性相对较弱的药剂,最大程度地保护捕食螨,发挥生物间的自然控制作用,从而实现以螨治螨以及田间害虫(螨)的可持续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靶标昆虫为巴氏新小绥螨。2013年采自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苹果园,在实验室采用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Troupeau)]进行人工饲养,培养多代作为供试材料。

参试药剂为目前我国北方果园常用的6种药剂,分别是95.1%三唑锡原粉、98%噻螨酮原粉、97%螺螨酯原药、98%戊唑醇原粉、95.2%腈菌唑原粉、70.2%甲维盐原粉,均由中农联合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

1.2.1药液制备参试药剂的原药均用丙酮定容作为母液,然后用水稀释成系列梯度浓度和田间推荐使用剂量(表1)。

1.2.2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改进的叶片浸渍法[11],测定6种参试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将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放在直径2 cm的桃叶片上,在系列梯度浓度和田间推荐使用剂量的参试药液中浸渍5 s,然后用吸水纸除去多余药液,放在以海绵保湿的盘中,置于温度(25±1)℃、空气相对湿度75%±5%的人工气候箱中。试验设6个药剂处理,以丙酮加水处理作为对照,3次重复,每重复30头。24 h后,在双目解剖镜下检查并记录螨体的死亡(以毛笔轻轻触动螨体无任何反应视为死亡)情况,计算螨口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表1 参试药剂的稀释梯度浓度以及田间推荐使用剂量(mg/L)Table 1 Di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recommended dosage of tested medicaments

利用DPS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以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为参考,与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相比,计算药剂的安全系数(天敌的LC50/田间推荐使用浓度)[12],用以评估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安全性。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将农药的安全性划分为4个等级(表2)。

表2 农药的毒性等级Table 2 Pesticidal toxicity level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的室内毒力和校正死亡率差异较大,其中,三唑锡的安全系数为3.68,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中等风险性;其他药剂的安全系数均>5,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低风险性,药剂的安全性顺序为螺螨酯>腈菌唑>戊唑醇>甲维盐>噻螨酮(表3和4)。

表3 不同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室内毒力Table 3 Toxicity of different medicaments to N.barkeri

表4 参试药剂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巴氏新小绥螨的校正死亡率Table 4 Corrected mortality rate of medicaments of recommended dosage to N.barkeri

3 结论与讨论

以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作为靶标,测定了6种果园常用农药对捕食螨天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药剂的安全系数顺序为螺螨酯(156.52)>腈菌唑(95.60)>戊唑醇(68.38)>甲维盐(43.12)>噻螨酮(7.65)>三唑锡(3.68),除三唑锡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中等风险性外,其他药剂均对巴氏新小绥螨表现出低风险性。

噻螨酮为叶螨卵、幼、若螨的高效杀螨剂,其不能较快地杀死雌成螨,但对雌成螨有很好的绝育作用,雌成螨触药后所产的卵不能孵化;螺螨酯具有触杀作用,而无内吸性,对各虫态的螨均有触杀活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杀螨剂螺螨酯和噻螨酮均表现出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安全,并且螺螨酯的安全性>噻螨酮。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结果为药后24 h的检查结果,在这种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其对雌成螨的杀伤效果,有待于增加处理时间后的观察效果。到目前为止,尚缺乏果园常用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安全性的系列数据[15~18],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考虑到三唑锡对天敌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因此,果园释放巴氏新小绥螨时应避开使用该药剂。

本研究内容是几种果园常用杀螨剂、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巴氏新小绥螨成螨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可为果园捕食螨的保护利用和人工释放提供重要依据。但是,这些药剂对巴氏新小绥螨各个螨态的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陈玉托,黄立胜,陈宁,徐永炉,王寿科,张树英.捕食螨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8):62.

[2]徐学农,王恩东.国外昆虫天敌商品化生产技术及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8,24(1):75-79.

[3]吴伟南,欧建峰,黄静玲.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47卷:蛛形纲蜱螨亚纲植绥螨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9-120.

[4]吴伟南,梁来荣,蓝文明.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五十三册:蜱螨亚纲植绥螨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233.

[5]Bonde J.Biological studies including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the predatory mite Amblyseius barkei[Acarina.:Phytoseiidae]at 25℃ in the laboratory[J].Entomophaga,1989,34(2):275-287.

[6]De Silva P H,Fernando L C.Rearing of coconut mite Aceria guerreronis and the predatory mite Neoseiulus baraki in the laboratory[J].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2008,44(5):37-42.

[7]Yano S,Osakabe M.Do spider mite-infested plants and spider mite trails attract predatory mites?[J].Ecological Research,2009,24(6):1173-1178.

[8]Jetske G de Boer,Marcel Dicke.Experience with methyl salicylate affects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a predatory mite to blends of 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J].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2004,110(2):181-189.

[9]Hessein NA,Parrella MP.Predatory mites help control thrips on floriculture crops[J].CaliforniaAgriculture,1990,44(6):19-21.

[10]江高飞,陈飞,李晓娇,岳建苏,冉春,刘怀.巴氏新小绥螨的研究进展 [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2):36-40.

[11]孟和生.两种生物测定方法对杀螨剂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J].植物保护,2002,28(3):49-51.

[12]王小艺,沈左锐.四种杀虫剂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害虫生物防治与和化学防治的协调性评价[J].农药学学报,2002,4(1):34-38.

[13]周勇.新型杀螨剂螺螨酯的合成工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

[14]邓崇岭,唐艳,蒋运宁.杀螨剂的种类及在柑桔上的应用现状[J].广西园艺,2006,17(6):60-62.

[15]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4种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成螨的急性毒性[J].昆虫天敌,2007,29(2):60-63,53.

[16]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几种常用杀菌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影响 [J].蛛形学报,2007,16(2):104-107.

[17]王允场,李夏莲,刘怀,李爱华,钟玲.12种药剂对巴氏钝绥螨的活性及安全性评价[C]//成卓敏.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67-970.

[18]吴元善,东孝子,任宏涛,张领耘.伪钝绥螨对23种农药的耐药性测试[J].生物防治通报,1994,10(1):33-34.

Safety Evaluation of Six Acaricides Commonly Used in Orchard on Neoseiulus barkeri

JIAO Rui,XU Chang-xin,YU Li-chen*,HE Li-min,LI Li-tao,LIU Jin-li
(Changli Institute of Pomology,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Changli 066600,China)

Neoseiulus barkeri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edatory mite in orchard of China,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improve the fruit quality.In order to explore chemical controls coordinated with biological controls,indoor toxicity test was done for six kinds of orchard commonly used drugs to Neoseiulus barkeri with the immerseleaf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xicity order of chemicals to N.barkeri was spirodiclofen>myclobutanil>tebuconazole>emamectin benzoate>hexythiazox>5,they had low toxicity to N.barkeri,the safety factor of azocyclotin was 3.68,it was medium risk of releasing N.barkeriin in field.

Neoseiulus barkeri;Toxicity;Safety

S481+.1

A

1008-1631(2016)03-0032-03

2015-11-16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201103020)

焦蕊(1978-),女,河北正定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E-mail:502166515@qq.com。

于丽辰(1960-),女,河北保定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E-mail:ylc825@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巴氏化学农药生物防治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