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婚俗变迁初探
——以河南开封尉氏县L村为例
2016-09-22纳日碧力戈
纳日碧力戈 马 静
中原地区婚俗变迁初探
——以河南开封尉氏县L村为例
纳日碧力戈马 静
婚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婚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中原农村的婚姻缔结模式从包办婚过渡到自由婚,婚姻圈由小变大,嫁娶成本逐年上升,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得到提高。这些变化间接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
婚姻;通婚圈;社会发展;社会转型
学界对人类婚姻缺乏普遍认可的定义*多数学者的婚姻定义会涉及“性生活权力”和“合法子女”这两个方面。例如,高夫(K. Gough)认为婚姻是一种普遍的制度,用来确立子嗣的合法性;古迪纳夫(W. H. Goodenough)则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规定了对于妇女的性权力(参见Charlotte Seymour-Smith,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Press, 1986, pp.179-180)。一夫一妻制婚姻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该女人生育的子女是夫妻双方的合法子女;多配偶制分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类(参见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编订:《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周云水等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此外还有纳亚尔人(Nayar)和纳(日)人的“走访婚”制、同性婚、冥婚等等婚制。亲属制在婚姻的基础上形成,属于“交互存在”(mutuality of being),即民族志中提到的那种“交互人”(mutual peoples)关系或者同生共死关系(参见Marshall Sahlins, What Kinship is (Part 1),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N.S.), 2011 (17), pp.2-19)。 本文使用的婚姻概念指国内合法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我们在这里使用的婚姻概念指现代一夫一妻制婚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多种权利和义务。仅就中原地区来说,一夫一妻制婚姻意味着相对稳定的两性关系和同居关系,两性分工,共享资源,生儿育女,共同抚养教育子女。*David Levinson and Melvin Ember (eds).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ume 3,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p.733。婚姻不仅是维系夫妻感情的纽带,也是维系双方家族的纽带,家庭和婚姻在家庭与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显然,“婚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制度,婚姻的缔结在传统社会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当事人的事情,同时更是双方家庭、家族及社会的重大事情。”*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在社会转型中,受政治、经济、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村婚姻观念和习俗都发展了巨大变化。中原地区的婚姻形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适应现代化发展,具有新旧两重性,既保守又开放。本文以L村为例*该论文的田野材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在2012-2013年期间对河南省尉氏县进行的田野调查。本文基于L村的调查,通过访问村民、教师、商人等当事人和知情人,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王姓家族三代婚姻的情况。本文遵循人类学习惯,出现访谈对象名字均为化名。,拟从婚姻缔结模式、婚姻圈的动态变化、经济成本及女性家庭中的地位等方面来探讨农村在社会转型中的婚俗文化变迁,从而解读我国农村的婚恋观。
一、L村村落概况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属于河南省开封市,东邻通许、扶沟县,南与鄢陵、长葛县接壤,西与新郑县交界,北与开封县、中牟县相连”*尉氏县志编纂委员会:《尉氏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第1页。,属于典型的中原地区。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同时因为地处内陆中原地带,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文化呈现多元化,现代文化程度较高。L村是尉氏县城西南十五华里处的一个自然村,人口分布集中,村中央有一条公路与多个村寨相连,交通便利。
L村与周边邻村田土相连,且田间有多条小路通往邻村,其中邻村主要有:席苏、麦仁店、郭家村、大苏村、赵家村、蔡家、黑庄。L村相对较大,人口约1200多户,杂姓较多,但主要有王、马、张、路、霍等姓氏;饮食主要为面食,早晚为稀饭、馒头,外加一两个菜,中午面条,晚上稀饭;该区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天村民多在树荫下乘凉,冬天用棉花秸秆取暖;常用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拖拉机、电三轮车等;该村划分有六块田地,田地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与周边村子的田地相连;田地多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红薯、油菜等农作物。笔者选择L村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不属于繁闹的都市,也不属于闭塞的村寨,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内陆村子。笔者将从不同角度对该村婚姻文化的变迁进行深层次解读。
二、L村动态的婚姻模式
一夫一妻制是“西方标准”,在“坚船利炮”和“百万英镑”的掩护下,它已经进入许多“后发现代化”的国家,成为那里的婚姻标准。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婚姻是契约’的理论,认为婚姻是两性之间签订的契约,以终身占有对方的性官能为条件,结成稳定的伴侣。”*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6页。“现代的一些婚姻家庭法学者将契约说进一步发展,以法律为准绳,认为婚姻是男女自愿结合的契约,他们为了爱情和利益走到一起,涉及两性生活和经济利益,也涉及生儿育女,教育后代。因而婚姻契约与其他的民事契约不同,具有伦理性和制度性。”*宋智慧:《以契约理念透视婚姻本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一般说来,现代西方婚姻多注重经济利益,注重“私权”,而中国中原地区的传统婚姻更注重“关系”,注重道德和礼仪。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崛起,中原地区的婚姻制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纵观中国婚姻历史,过去的父母包办婚姻和现在的婚姻自由,分属不同的婚姻模式。
(一)“父母包办”婚姻模式
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史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理念根深蒂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L村年龄在70岁及以上的老人的婚姻,大部分属于包办。
我今年83岁了,17岁嫁到L村,娘家是蔡家村,这两个村挨得比较近,双方走动帮忙都方便。我家人少,缺劳动力又穷,那个时候是俺亲戚介绍,给父母讲:“L村的王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比你们家条件还算稍好一些,女儿嫁过去不至于整天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我父母那个时候穷也不怎么讲究,就同意了这门亲事。那个时候我还小,也不懂事,啥都听父母的,结婚前也没有见过自己男的。那时候当姑娘要想偷偷地见自己结婚对象,都丢死人了,怕别人说闲话,认为这个姑娘是急着找婆家,想自己的老头*当地方言,指丈夫。了。*时间:2012年7月12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蔡兰。
这批老年人出生在1949年以前,在1949年前后完婚,经历了社会动荡和经济萧条,在物质、思想、文化等方面比较匮乏,缺少婚姻自由的观念,婚姻由父母做主,根本不知道何为谈恋爱。
(二)“半包办—半自由”婚姻模式
1950年5月中国开始在全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里面条文明确规定男女结婚要双方自愿,不得有包办婚姻。但在刚刚解放的新中国,新的婚姻理念要想在农村得以迅速实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理念的灌输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大众文化的宣传和引导,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旧社会长大的这批老年人,他们的思想相当保守和传统,但他们的后代是“长在红旗下”、活在新社会的一批人,在婚恋观上两代人难免有所不同,造成下一代人的婚姻既存在保守的一面,也存在开放的一面,属于“半包办—半自由”的婚姻模式。
我有六个孩子,五男一女,在他们这几个中,只有老四是自己谈朋友,其余几个孩子都是亲戚朋友介绍。那个时候不像我们结婚,孩子们在结婚前都可以见对方,不同意再介绍(别人)。俺这些当父母的,有时候劝也劝不动,大部分他们自己感觉差不多都行了。那个时候他们也不怎么挑剔,不像现在挑三拣四。当时俺家老大相亲对象有2个,老二2个,老三2个,老四3个,老五3个,老六5个。老四比其他几个性格外向,自己接触的人也多,他是自己谈的。当时我不太满意,劝了很多次,不管用,孩子不听,最后媳妇怀孕了,你没办法。老三人比较老实,给他介绍一个刚开始不同意,后来我劝了几句也就同意了。挑媳妇这方面父母比谁都上心,都想找贤惠顾家会过日子的。*时间:2012年7月12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蔡兰。
由此可见,解放后出生的这批人所生活的年代政治稳定,社会发展迅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其婚姻观念不但受父母的影响,也受时局的影响;在他们的婚姻中既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固守,又能寻找到现代文化的痕迹。他们的婚姻性质不再属于父母包办,而是属于“半包办——半自由”的婚姻模式。
(三)“自由恋爱”婚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缩小,教育文化和科技的普及,流动人口的增大,多元文化不断融合,使得改革开放后的这一代人,婚姻趋向“自由恋爱”模式,尤其是80后和90后,自由程度较高,出现多种婚姻形式,例如闪婚、试婚等。笔者把这一阶段出生的年轻人婚姻归结为“自由恋爱”模式。这一代年轻人父母虽然受双重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文化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不再强制干预子女的婚姻大事,而是沟通和协商,在对待子女婚事上表现的较为开明,他们在婚姻中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
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上班。单位人介绍结的婚。虽然在结婚之前俺两口对儿媳没有正式工作有点介意,但也没有那么反对,只要老大愿意就行。老二今年22岁,他自己出去打工认识了门楼任乡的姑娘,当时我跟他妈两个不太同意,认为年龄太小,但儿媳当时怀孕了,也只是埋怨了儿子几句,最后还不得给他俩办婚礼。*时间:2012年7月15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张良。
由以上实例可以说明,家长在孩子婚姻大事中,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担忧和不满,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子女手里,只要不是很离谱都会遵循他们的意愿。在现代婚姻中父母的意见只是年轻人的一个参考依据。“在婚姻观念中,亲属网络很难以原有的规则去要求年轻的一代,因为他们已经超出了亲属的‘势力场所’和本地的‘舆论范围’。”*刘锋:《苗族婚姻制度变迁六十年——以贵州省施秉县夯巴寨为例》,《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可见在婚姻大事上子女对父母和家族原有教条理论的听从早就已经被社会所解构。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从小接受思想文化教育,追求社会潮流,追求个性和婚姻自由,认为婚姻由自己做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通婚圈”的由小到大,呈散状式分布
“通婚圈是用来描述择偶规律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表示某—社会群体成员婚配对象的来源范围,通婚圈的大小指示着某一区域内成员的婚配对象的来源情况,能够反映一个家族、社区、地区乃至国家与其他区域之间社会经济交往状况。”*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将人口学引入通婚圈的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L村的婚姻流动情况,来探讨该村不同时期的社会交往状况。
在传统社会,由于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人们的交往半径相对较小,在地域上也对L村的男婚女嫁具有一定的限制,因为与邻村田土相连,亲戚之间走动频繁,经济上的互相来往,使得L村的通婚范围仅限于周围大苏、麦仁店、蔡家村、赵家村等几个距离较近的村子。但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条件也日趋好转,与外界交往较多,使得该村通婚圈逐步扩大,散状分布在邻村、邻乡等区域。在不同历史时间L村“通婚范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根源。以下笔者将以蔡兰(女,时年83岁)家为例,来分析L村不同时期的通婚范围。
表1 L村蔡兰家世代情况婚嫁表
在L村蔡兰家世代婚嫁情况表可以得出,L村的通婚范围分别为:本村、邻村、同乡村、外乡村、县城、外市、外省。该村的通婚范围从本村到外省呈现由近到远的“涟漪式”扩大,这一变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俺家最大的是姑娘,她嫁的比较远,那个时候重男轻女,让她在家干活,弟兄多,家里一堆事,最后她的婚姻也耽误了。其他都是儿子,大儿子结婚没有耽误,那个时候老头在村里当干部,跟麦仁店的干部关系好,后来大家一说开同意两家来往。二媳妇来俺村是她姑介绍的,她姑也是俺村的媳妇。老三娶大槐树的媳妇也俺村一个干部介绍,刚好是他老丈人那边的侄女。老四就不用说了,自己从初中就开始谈朋友,两人愿意,家人也管不了。老五人长的好,给他介绍了几个都没有看上,后来是他堂姐介绍,双方都满意。*时间:2012年7月12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蔡兰。
再看蔡兰的孙辈们,其中外甥大学毕业,在县政府上班,经单位人介绍娶外乡的妻子;外甥女在外打工,自由恋爱,嫁于天津;蔡兰的孙女上班后经朋友介绍,嫁于县城;大孙子大学毕业后经姥姥家人介绍娶席苏一姑娘;二孙子经父亲朋友介绍娶朋友的朋友之女为妻;三孙子在周口市西华县当兵,自由恋爱结婚;四孙子与初中同学结婚,该女属于外乡。
由以上可知,笔者通过对L村蔡家世代通婚圈因由分析,在L村通婚圈之所以出现几种不同情况,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亲朋好友的介绍,同事的帮忙和男女青年自由恋爱。
2.婚姻范围从农村到城市的扩大和散状式分布与家族成员的活动范围有关。
3.通婚圈受外界影响较大,与教育背景、工作情况等因素也有关系。
4.通婚圈与人在社会中的网络关系密不可分,各种人际网络资源互相整合,使得选择范围不断扩大。
四、L村影响婚姻变迁的诸多因素
凡·吉纳普(Arnold van Gennep)较早地对人生仪礼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个体“人生危机”的分析,提出了“通过仪式”(the rites of passage)的概念。*凡·吉纳普认为,所有的仪式都是从一种社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状态,因而具有通过仪礼的共同特征,而通过仪礼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脱离(separation)、转变(transition)和加入(incorporateion)仪式。Gennep, Arnold van,The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0.他将过渡仪式的思想贯穿于订婚与婚礼研究的始终,他认为“婚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永久性地加入新环境的仪式”,同时也是一种变更关系、破坏社会平衡,以及从日常生活的“平淡中苏醒过来的场合”。*Gennep, Arnold van,The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0,pp.116-145.女儿从娘家出嫁,是由“女儿”变为“亲戚”的一个身份转变,这种转换需要通过仪式来实现当事人及相关社会成员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接纳与认可。*刁统菊、赵丙祥、刘晓琳:《宗族村落中姻亲关系的建立、维护与重组——以鲁东小姚格庄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从男女青年相识、相知、相爱到定亲结婚的整个过程都应该属于“通过仪式”。
(一)恋爱中的礼物
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多元文化的影响,男女双方由过去的“不知情为何物”到现在公开大胆的恋爱、同居,婚姻中的这一重大变化,与男女双方互赠礼物有着紧密的联系,礼物在男女恋爱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是沟通双方感情的重要媒介。
解放前,俺村结婚都是父母包办,根本不可能自己谈,很多都没有见过面就结婚,那时候穷,根本都没有什么定情信物。我以前看上俺村的一个姑娘,还悄悄给她送过好吃的,长大点她就嫁到隔壁村了。*时间:2012年8月4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王全。
解放后,生活条件好了。结婚前我去地里抓了几只黄鼠狼,赶集卖了三块钱,花八毛钱给俺对象买了一双袜子,去走新亲戚*当地在男女双方没有结婚前,逢重大节日互相走访的行为。的时候悄悄给她。俺弟结婚前做服装生意,他谈恋爱那会,经常送他对象衣服,俩人感情好,他对象还给他织过毛衣。*时间:2012年11月8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马力。
现在生活条件更别提了,好得很。俺那些孙子们都跟时髦,多学大城市。听说还有啥情人节,送的东西五花八门,玫瑰花、洋娃娃、手表、衣服、鞋子,能送的东西都送,这些我都听过。*时间:2012年7月12日;地点:L村;访谈人:马静;访谈对象:蔡兰。
在谈恋爱时,礼物从“好吃的”或者什么都没有,到七八十年代的袜子、衣服、毛衣,到21世纪的“玫瑰花、洋娃娃、手表”,发生了变化。此外在初恋、热恋和谈婚论嫁三个不同阶段,情侣在选择礼物时也会从多方面考虑。礼物的赠送不仅能反映人的性格、经济状况,还能成为情侣间的调和剂。礼物从单一变多元,从廉价变昂贵,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外出务工、求学等受外界文化影响的因素,能够接触更多礼物种类。此外经济收入的提高,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更值钱的送礼选择。
(二)从订亲到结婚男女双方的开支
在中原地区,婚姻是家族大事,在双方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父母会选择为子女办盛大而隆重的婚礼,这一婚姻理念在当下变得更加彰显。
我结婚那会儿家里穷,连个像样的陪嫁都没有,结婚也只收男方几块大洋,请家里面人吃一顿饭,猪是自己喂的,也花不了太多钱,顶多150元了不得了。到了老大结婚那会,俺两口给他盖了一间瓦房。订亲时送媳妇家一筐大白馍,馍里面夹的都是大肉片,还送了60块钱给媳妇,在当时这算是很排场*当地方言,表示隆重和风光。的,后来过礼*当地男女结婚前最后一次的送礼,礼物成本较高,包括金钱和实物礼品。的时送媳妇家300元钱。大媳妇来家的时候也带嫁妆了,陪送的有:一个帐子*六七十年代当地比较流行的嫁妆,支撑在床上,颜色多为白色,属于床上用品。,四把椅子,一台缝纫机,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一个木箱子,两床被子。俺两家加起来花费差不多1500元左右。俺家老小结婚最晚,在1998年结婚,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在县城给他买了一套房,送给女方家2000元钱,俺家还买了席梦思床、衣柜之类的家具,女方家陪送了一辆差不多400元的自行车,几件家具,几床被子。如果不算房,两家花费差不多有两万了。俺家大孙女出嫁也算风光,男方从订亲—过礼—结婚,总共给了老大家6000元。孙女婿家有房,俺不用管,当时他们还拍了结婚照,个个看起来像明星,婚结下来男方差不多花3万元。孙女陪送的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办酒席也花费了2万多。双方应该共花费差不多六万多。2011年,俺孙子结婚,第一次见面*当地方言,相当于订婚。送女方一万一*意为万里挑一。,第二次过礼送四万七*意万里挑妻,“七”和“妻”谐音,表示男方对所娶妻子十分中意。,结婚装修房子花费约为8000元,买电视柜、衣柜、席梦思床、沙发等共花费一万元,举办酒席花费3万多。女方在结婚时买液晶电视机、冰箱、空调两个、消毒柜等共花去一万二,举办酒席花费两万多,两边家庭在结婚中共花了近十一万元。
在蔡兰本人和儿孙们的婚事中,从订婚到举行婚礼,男女双方支出的总金额按照不同辈分各为:150元—1500元—2.5万—6万多—近达11万。从1949年以前到21世纪的今天,时间跨度近70年,男女双方家庭为婚姻所支付的金额呈快速逐年上升趋势。依据“L村蔡兰家世代情况婚嫁表”,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婚姻中男女双方支付的婚姻成本逐年提高,这与社会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关系,尤其是处于中原地区的L村表现突出。
2.受中国生育制度的影响,国家严格控制计划生育,使得一家原有七八个孩子缩减到现在的一两个,最多三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压力,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使得父母有能力和精力为子女筹备一场隆重的婚礼。
3.婚姻是子女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能够为孩子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是父母的心愿,同时在社会攀比心盛行的今天,父母们乐意为子女的婚礼买单。
张之毅在《玉村农业和商业》中指出:“男娶女嫁是人生喜庆事,农家也常爱大事铺张,尤其是有钱的人家,更不惜花钱。”*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13页。这句话也正是现实当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婚姻仪式中的交通工具及男女初婚月份
在L村男女婚事中,嫁娶的交通工具依次更替为:“轿子—马车—拖拉机—摩托车加轿车—轿车”,交通工具由原来的人力到当今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迎娶车辆的数量也由少到多。交通工具质和量的变化,体现了L村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婚姻仪式的阵容不断强大,也反映了村民们对子女婚姻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L村,过去操办婚事多集中在农闲的腊月。到21了世纪,婚礼的举行多分为几个不同的时间段,主要为:五一、十一、腊月。这些婚姻仪式日期的变化可以从“L村蔡兰家世代情况婚嫁表”中看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婚礼举办时间的变化可归结为以下原因:
1.在农村,人们在腊月举办婚礼,一来亲朋好友都有闲暇的时间,二来在新年到来之际增添新人,能够增加一年中的喜气,现在L村依旧保持这样的习俗。
2.过去生活困难,腊月举办婚礼,婚宴上剩余的饭菜可以储备起来新年享用。但现在不同,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好,不存在生存的顾虑,举办礼婚可以因人而异,只要日子好,可以选定一年中的不同时间。
3.在西方婚姻仪式和社会潮流的影响,年轻人结婚倾向于穿婚纱和礼服,受婚礼中衣服的限制,使得新人更倾向于选择春秋两季。
五、女性婚姻地位的变化
(一)男尊女卑
在过去,L村的女性在结婚前活动范围较小,日复一日地过着“田间—村落”的生活作息,结婚后变为“田间—婆家—娘家”的生活方式。女性的地位,受传统文化的约束,她们在家里说话不算数,只有结婚当天才成为主角,婚后依然过着人微言轻的附属生活。最明显的就是客人来家吃饭,尽管女人辛苦做饭招待客人,但吃饭时女人是不能上桌,只能在厨房或者堂屋的某个角落里面吃普通的饭菜。不仅如此,在婆家还要看婆婆的脸色过日子。在L村有一位姓赵的媳妇家庭贫困,嫁L村后,因为婆婆嫌贫爱富,整天折磨她,让她下地干活,空闲时间就让她织布,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直到孩子10岁那年婆婆过世后她才有好日子过。
在传统社会中,婚姻剥夺了女人的某些权利和自由,不能读书,不能到处走动,只能从事家务和照看孩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们变得顺从和麻木。
(二)女性意识觉醒
改革开放后,五四时期就已经发展起来的“男女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不少女性敢于追求自由,发出自己的呼声,付诸行动,她们的家庭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蔡兰的女儿,曾经是村里面的干部,嫁到外乡后,自己带着丈夫发家致富,经营废品收购生意,每年约有十万元左右的收入。蔡兰的第三个儿媳,也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自己卖水果,生意很红火,每年约有七八万元的收入。在L村这两个女性代表,能够典型地反映出女性在婚姻地位上的提高。她们能说会道,吃苦耐劳,能够独揽全局,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因此丈夫也对她们比较听从,不敢怠慢。
这个时期的女性虽然觉悟,但仍然受中国传统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在谋生的同时,也兼顾家务劳动,在婚姻家庭中,实际劳动强度仍然很大,比较辛苦。
(三)男女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
随着市场体制改革和多元文化的进入,国家更加注重教育,继续提倡男女平等,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女性作为弱势群体,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现代教育,无论从知识还是从思想观念上,都与以往的传统女性不同,更多的女性会追求婚姻平等。
受到现代文明熏陶的男女青年,不再受“男尊女卑”观念的约束,在夫妻生活中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个体化生活方式和理念。例如蔡兰的孙女是小学教师,丈夫在交通队上班,两个人在家庭分工上不分你我,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挣钱养家共同参与,不存在谁养活谁的问题;蔡兰的外甥在和外甥媳妇都是大学生,两个人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政府人员,家庭生活模式和孙女一样,过着现代夫妻的平等模式生活,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总之,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女性地位在婚姻理念和婚姻实践中的变化,不仅使女性提高了社会地位,也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团结。
六、结 语
一个区域的婚姻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不仅与相应人群的历史文化取向有关,也与当代政治和经济的格局有关。在网络与全球化背景下,原来作为中原地带“半封闭—半开放”的L村,在部分保持地域婚俗传统的同时,也对其变通调整,注入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理念,以顺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一般来说,人类婚姻制度及其相应的婚姻观念的发展变化,会滞后于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但是,在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巨大社会转型的浪潮中,婚俗也会受到猛烈冲击,原有地方社会的传统礼俗或转入“地下”,或土崩瓦解,导致制度和观念上的同步转型。L村的婚姻模式从包办婚到自由婚,婚姻圈迅速扩大,由村内婚、临近婚扩大至省外婚,甚至国外婚。与此同时,婚姻成本大大提高,更多的父母愿意倾其一切,为子女筹备盛大婚礼。在个体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外界文化影响,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在家庭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地位也得到提升。L村的婚俗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
[责任编辑刁统菊]
纳日碧力戈,贵州大学长江学者,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贵州贵阳 550025);马静,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贵阳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