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五属中药性效与亲缘关系相关性研究进展Δ
2016-09-22龙小琴秦华珍黄燕琼翁铭钻李明芳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5300
龙小琴,秦华珍,黄燕琼,谢 鹏,罗 君,翁铭钻,李明芳(.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 5300)
·综述讲座·
姜科五属中药性效与亲缘关系相关性研究进展Δ
龙小琴1*,秦华珍1#,黄燕琼2,谢鹏1,罗君1,翁铭钻1,李明芳1(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530011)
目的:为阐释中药性效的科学内涵、寻找新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姜科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其与亲缘关系的相关性。结果:姜科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五属24味中药均具有辛味,多属于温、热性药,主归脾、胃经,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燥湿行气和消积止痛等,主治脾胃寒凝、湿阻气滞和食积诸证,均含有挥发油类成分,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姜科五属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与亲缘关系均存在相关性,同属中药共性明显。结论:开展中药亲缘关系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和广阔前景,其对阐释中药性效的科学内涵、寻找新药具有推动作用。
姜科;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姜花属;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亲缘关系;相关性
姜科为单子叶植物姜目的一科,约有50属、1 000种,主要分布在地球的热带地区;我国约有20属、216种,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姜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为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为了解姜科中药性味、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亲缘关系的相关性,为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研究奠定基础,并为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五属24味中药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味、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其与亲缘关系的相关性。
1 性味、功效和主治
姜科五属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比较见表1。
表1 姜科五属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比较
由表1可见,姜科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五属24味中药均具有辛味;除了郁金为寒性,其他皆为温性或热性;姜黄属中药均兼有苦味。在有归经的17味中药中,16味中药归脾和/或胃经,主要分布于山姜属、豆蔻属和姜属;5味中药兼归肺经,3味中药兼归肾经,3味中药兼归肝经,1味中药兼归心经。结果显示,味辛、性温热,主归脾、胃经是姜科五属中药的药性特征;姜黄属中药均兼有苦味,均兼归肝经。从中药药性角度分析,味辛、性温热的中药多具有温中、散寒、燥湿、行气、活血和止痛等功效;味苦、性寒的中药多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活血和清热等功效。从中药功效和主治角度分析,主归脾、胃经的中药通常具有温中、止痛、燥湿、行气、止呕、止泻和消食等功效,一般适用于脘腹冷痛、腹部胀满、呕吐、泄泻和消化不良等证;姜黄属中药均具有活血、行气和止痛功效,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疼痛证。
2 化学成分
姜科五属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见表2。
表2 姜科五属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
由表2可见,姜科五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成分;山姜属和姜属均含二苯基庚烷类成分;山姜属、姜黄属和姜花属均含有萜类成分;山姜属和姜黄属多含有糖苷类成分;姜黄属、姜属和豆蔻属多含有微量元素。亲缘关系较近的同属中药,在化学成分上的共性较明显,如山姜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二苯基庚烷类、甾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姜黄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糖苷类、姜黄素类、萜类、多肽类成分和微量元素;姜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二苯基庚烷类、姜辣素类成分和微量元素;姜花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和萜类等成分。
3 药理作用
姜科五属中药的药理作用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姜科五属中药除了姜花属的滇姜花和黄姜花外,五属中药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山姜属和姜黄属中药均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姜黄属、姜属和豆蔻属中药均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山姜属和豆蔻属中药均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姜黄属和姜花属中药均具有抗肿瘤作用。亲缘关系较近的同属中药,在药理作用上的共性较明显,如山姜属7味中药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胃黏膜和促进胃肠运动作用,且其中6味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5味中药具有降血脂、血糖和血压作用,4味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姜黄属3味中药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炎、镇痛、抗过敏、保肝利胆、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作用;姜属5味中药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其中4味中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运动、改善心脑血管和抗肿瘤作用,3味中药具有止呕、抗腹泻及降血压、血脂和血糖作用;豆蔻属4味中药均具有抗菌、抗病毒、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运动、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其中3味中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及降血压、血脂和血糖作用,2味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姜花属5味中药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3味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姜科山姜属、姜黄属、姜属、豆蔻属和姜花属五属24味中药均具有辛味,多属于温、热性药,主归脾、胃经,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燥湿行气和消积止痛等,主治脾胃寒凝、湿阻气滞和食积诸证。其中,姜黄属中药均具有辛、苦味,归肝经,有活血、行气和止痛功效,均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疼痛证。姜科五属中药均含有挥发油类成分,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姜科五属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与亲缘关系均存在相关性,同属中药共性明显。由此预测,开展中药亲缘关系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和广阔前景。如,以中药亲缘关系为基础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或者根据相同的药理作用在其近缘植物中寻找已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开发中药新品种。此外,中药亲缘关系研究对阐释中药性效的科学内涵也具有推动作用。
表3 姜科五属中药的药理作用比较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1、153、208、238、239、253、264、274、287、29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93、594、608、610、643、644、650、659、662.
[4]包骏,冉懋雄.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3.
[6] 赵中振,肖培根.当代药用植物典:西方篇[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75.
[7]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1.
[8]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草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0:671.
[9]杨秀泽,周汉华,童红.夜寒苏(圆瓣姜花)的鉴定及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7):642.
[10] 芦燕玲,高则睿,徐世涛,等.GC-MS法分析姜花属4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25(2):210.
[11]李洪福,李永辉,王勇,等.高良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236.
[12]Morita H,Itokawa H.Cytotoxic and antifungal diterpenes from the seeds of alpinia galanga[J].Planta Med,1988,54 (2):117.
[13] 卞梦芹.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14]王秀芹,杨孝江,李教社.草豆蔻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8,31(6):854.
[15]张俊清,王勇,陈峰,等.益智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5):280.
[16]张彦燕,沈祥春.艳山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5):179.
[17]Dhirender K,Jyoti Y,Pawan K,et al.Current pharmacological and phytochemicalstudies of the plant alpinia galanga[J].Chin J Integr Med,2011,10(9):1 061.
[18]吴秋燕,王平平,王奎武,等.四川山姜的化学成分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3,33(1):121.
[19]尹国平,张清哲,安月伟,等.温郁金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27(22):3 354.
[20]王颖.中药郁金、姜黄、莪术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1]舒薇,高秋,周芥锋,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莪术及姜黄中的微量元素含量[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6):34.
[22]张贵杰,黄克斌.广西莪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5,43(11):24.
[23]关健,张岩,赵余.生姜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114.
[24]叶刚飒,余书洪,杨卫芳,等.生姜的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3):24.
[25]邓胜国,尹爱武,陈铁壁,等.生姜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4):66.
[26]朱路,王贵林.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21.
[27]孙凤娇,李振麟,钱士辉,等.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5,34(3):34.
[28]李丽,舒刚.姜的研究现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 (11):51.
[29]屈尚蓝,夏亮,宋流东,等.阳荷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5):111.
[30]刘莹,杨迺嘉,高玉琼,等.珊瑚姜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药杂志,2007,7(7):613.
[31]徐开宇,邢学锋,许文学,等.砂仁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15):100.
[32]陆山红,赵荣华,幺晨,等.砂仁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1):227.
[33]代敏,彭成.草果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1,2(4):55.
[34]吴孟华,张伟,邓庆华.小豆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5):906.
[35]游建军,彭建明,张丽霞,等.白豆蔻引种栽培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9,32(12):1 916.
[36]刘丽娟,闫素君.姜花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23 (2):6.
[37]Chan EW,Wong SK.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ornamental gingers,hedychium coronarium and alpinia purpurata:a review[J].J Integr Med,2015,13(6):368.
[38]Ghildiyal S,Gautam MK,Joshi VK,et al.Pharmacognostical study of hedychium spicatum(ham-ex-smith)rhizome[J].Asian Pac J Trop Dis,2012,2(1):S148.
[39]吴珍,陈永顺,王启斌.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J].医药导报,2011,11(30):1406.
[40]吴珍,陈永顺,杜士明,等.草豆蔻挥发油对大鼠醋酸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7):560.
[41]赵秀玲.姜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5):9.
[42]张云玲,郑一敏,胡少南,等.6-姜酚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23(6):1 259.
[43]Chakraborty D,Mukherjee A,Sikdar S,et al.[6]-Gingerol isolated from ginger attenuates sodium arsenite 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plays a corrective role in improving insulin signaling in mice[J].Toxicol Lett,2012,210(1):34.
(编辑:陶婷婷)
R96文献标志码A
1001-0408(2016)23-3301-04
10.6039/j.issn.1001-0408.2016.23.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60646);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LX2014163)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理论、物质基础与药效。电话:0771-5709943。E-mail:longxiaoqin128@126.com
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理论、物质基础与药效。电话:0771-5709943。E-mail:qinhuazhen@126.com
2016-01-13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