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6-09-22魏富强
魏富强
摘 要:初中语文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初中生今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课堂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文章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教学效率;策
初中生语文基础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初中生的语文基础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合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提高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一、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新阶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往往把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在课下观察到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平铺直述课本内容,课堂则会没有激情与活力,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在这种课堂上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语文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其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知识,促进其综合发展。
在积极活泼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学生不再同以前一样,一味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语文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意识。例如,在秋天到来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多到外面看看,欣赏外面的风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你眼中的秋天美吗?”“描述一下现在秋天的景象”等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秋天进行赞美,将学生分组进行成果展示。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例如:《从现在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情景引导,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对森林王国中的动物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表演。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其综合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单一固定的教学手段很难保证初中生长期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合理、科学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多种感官综合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初中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语文课本中“静止”“枯燥”的画面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动态”“图像”的状态展现给学生,学生会被声音、图像、动画所吸引,可以加深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巩固他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不仅仅是一门需要研究的学问,还是关于语言艺术的探讨,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积极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确定和保证学生在初中语文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荣.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23):44.
[2]兰勇平.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95.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