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情感教育,让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2016-09-22李巍巍

教师·上 2016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活力语文教学

李巍巍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注重情感教育,让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这一问题。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意义;活力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学作家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培养其文学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对此,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将每个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如此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当讲解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画面,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同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陶冶文学情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倘若教师无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则容易导致学生在情感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需要育人,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其情操,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自己的情感及时与学生分享,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是在学习一些描景的文章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将文章的景象更加绘声绘色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美景之中,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同时,当学生回答出课堂的提问,教师需要及时予以评价,发自内心地赞美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例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将春天的气息呈现给学生,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如此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表达内心所想,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以活跃课堂氛围,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情感教育,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情感教育带来的喜悦。需要注意的是,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美丽的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描绘秋景的优美语句画出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之处,使其走进课本,体会秋天的独特之美。

3.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注重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我们眼里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自己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之后让学生再认真学习这篇文章,学会做前后对比,有助于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培养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同时,针对文中利用拟人手法描绘秋天景象的生动语句,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朗读,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通过语文课本陶冶其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他们学会人物情感表达方式,为提升语文整体成绩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情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富有情感的人。

参考文献:

[1]司利亚.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5,(84).

[2]王金霞,马少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J].宁夏教育科研,2015,(3).

[3]吕 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活力语文教学
活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